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废金属屑中主要成分为Cu、Fe、Al,还含有少量的铜锈[Cu2(OH)2CO3]、少量的铁锈和少量的氧化铝,用上述废金属屑制取胆矾(CuSO4·5H2O)、无水AlCl3和铁红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在废金属屑粉末中加入试剂A,生成气体1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溶液2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气体2的成分是        

(3)溶液2转化为固体3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固体2制取CuSO4溶液有多种。 如在固体2中加入稀H2SO4后,通入O2并加热,使固体2全部溶解得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溶液1转化为溶液4的一系列过程,不能简化为“向溶液1中+加试剂C→溶液4”,理由是               

(6)直接加热AlCl3·6H2O不能得到无水AlCl3。SOCl2为无色液体,极易与水反应生成HCl和一种具有漂白性的气体。AlCl3·6H2O与SOCl2混合加热制取无水Al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正确答案

  (1)2Al+2OH-+2H2O=AlO2-+3H2↑(1分)  (2)Fe2+ (2分) CO2和H2(2分)

(3)4Fe2++8OH-+O2+2H2O=4Fe(OH)3↓(2分)  (4)2Cu+4H++O2=Cu2++2H2O(1分)

(5)若溶液4中将混有试剂A中的阳离子(如Na+等),而使AlCl3溶液不纯净(2分)

(6)AlCl3·6H2O +6SOCl2 =AlCl3+12HCl+6SO2↑(2分)

试题分析:(1)根据转化图可知,固体1最终生成胆矾和铁红,这说明固体1中含有铁和铜两种元素。所以试剂A应该是氢氧化钠溶液,则生成的气体应该是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2OH-+2H2O=AlO2-+3H2↑。

(2)固体2最终得到胆矾,这说明固体2是铜,则试剂B不应该是碱液。根据气体2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有气体1产生,这说明试剂B应该是硫酸,气体2中含有CO2和氢气,而溶液2中含有亚铁离子。

(3)固体3是氢氧化铁,则溶液2转化为固体3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Fe2++8OH-+O2+2H2O=4Fe(OH)3↓。

(4)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但氧气能氧化单质铜生成氧化铜,进而生成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是2Cu+4H++O2=Cu2++2H2O。

(5)溶液1中含有偏铝酸钠,试剂C是盐酸。如果向溶液1中+加试剂C→溶液4”,则溶液4中将混有试剂A中的阳离子(如Na+等),而使AlCl3溶液不纯净。

(6)氯化铝水解,所以直接加热得不到氯化铝,需要在氯化氢的气氛中加热。SOCl2为无色液体,极易与水反应生成HCl和一种具有漂白性的气体,所以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该气体应该是二氧化氯,则反应的方程式是AlCl3·6H2O +6SOCl2=AlCl3+12HCl+6SO2↑。4·5H2O)、无水AlCl3和铁红的流程图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难易适中,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和方法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类试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

Ⅰ.  A是无色液体,L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F、H、J、X、Y、Z是气体;

Ⅱ.  G、X、Y、Z是单质,其他是化合物,其中Y呈黄绿色、H呈红棕色,E和F都极易溶解于水,二者相遇会有白烟生成;

Ⅲ.  B和C都是由一种金属与一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非金属元素相同且质量分数B中是28%,组成B的金属元素原子核外的K层和M层电子数相同。

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A__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属于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反应有(填写反应代号)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保持容器的温度和体积不变,在反应③刚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前后容器的压强之比为          

正确答案

(2)⑤⑥⑦(3分)

(3)Mg3N2 AgN3 (4分 )

(4)Ag+2HNO3(浓)===AgNO3+NO2↑+H2O (2分)

(5)5:7 (2分 )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6分)钠、铝和铁是三种重要的金属。请回答:

(1)三种金属中,____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生成物均为盐和氢气。写出该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水发生反应。其中,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钠与水反应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填序号)。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中;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钠沉入水底   b.钠熔成小球  c. 钠四处游动     d.溶液变为红色

正确答案

(1)铝(Al)    2Al+2NaOH+ 2H2O = 2NaAlO2 + 3H2

(2)3Fe+4H2O(g)= Fe3O4+4H2     b c     2Na+2H2O===2NaOH +H2↑ 

试题分析:(1)铝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生成物均为盐和氢气;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物均为盐和氢气,而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物均为碱和氢气;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物均为盐和氢气,而不与碱反应。

(2)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黑色的磁性氧化铁,即四氧化三铁(Fe3O4),还有氢气,方程式为:3Fe+4H2O(g)= Fe3O4+4H2。钠的密度比水小且熔点较低,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现象为:附在水面上,因有氢气生成,所以钠四处游动,还熔化成小球,如水中滴加酚酞,因有碱生成,所以溶液会变红色。金属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所以把钠密闭保存在煤油中,煤油的密度小于钠的密度,所以钠沉到煤油的底部,隔绝空气和水蒸气。钠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 +H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金属的有关性质知识,完成此题,要熟记和理解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0分) A、B、C、D是由前18号元素组成的四种常见化合物,D为红棕色气体,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下反应关系:

(1)上述转化过程中包含的反应类型为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乙在甲中燃烧,当有1 mol e转移,生成液态A时,放出142.9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为可逆反应,经过一段时间该反应达到平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将3 mol甲和4 mol C混合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2分钟后,达到平衡。平衡后混合气总物质的量为6 mol,甲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将该平衡混和物缓慢通入水中得到1L溶液,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c

(2)H2(g ) + 1/2 O2(g)  =  H2O(l) ;△H="-285.8" kJ/mol

(3)2 NO + O22NO2 ;0.25 mol/(L·min);4mol/L

D为红棕色气体,即NO2

由“乙在甲中燃烧生成液态A”可推得甲为氧气,A为水,乙为氢气;

C与甲(氧气)可生成NO2,可猜测C为氮气或NO;而甲(氧气)与B可生成C与A(水),可知B为氨气:4NH3+5O24NO+6H2O,可判定B为氨气,C为NO

(1)涉及反应为:2H2+O22H2O(化合反应)、2H2O2H2↑+O2↑(分解反应)、4NH3+5O24NO+6H2O、2 NO + O22NO2(化合反应);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2)反应2H2+O22H2O中转移电子数为4个,故1molH2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85.8 kJ,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 ) + 1/2 O2(g)  =  H2O(l) ;△H="-285.8" kJ/mol

(3)反应:2 NO  +   O2 2NO2

初n:      4           3         0

△n:      2x           x         2x

平衡n:   4—2x       3—x       2x

4—2x+3—x+2x=6,x=1

v(甲)=0.25 mol/(L·min)

由反应NO+NO2+O2+H2O=2HNO3可知生成硝酸为4mol,浓度为4mol/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合金是建造航空母舰的主体材料。

(1)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

①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工业炼铝的原料由铝土矿提取而得,提取过程中通入的气体为________。

②Al-Mg合金焊接前用NaOH溶液处理Al2O3膜,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焊接过程中使用的保护气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航母舰体材料为合金钢。

①舰体在海水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为________。

②航母用钢可由低硅生铁冶炼而成,则在炼铁过程中为降低硅含量需加入的物质为________。

(3)航母螺旋桨主要用铜合金制造。

①80.0 g Cu-Al合金用酸完全溶解后,加入过量氨水,过滤得白色沉淀39.0 g,则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②为分析某铜合金的成分,用酸将其完全溶解后,用NaOH溶液调节pH,当pH=3.4时开始出现沉淀,分别在pH为7.0、8.0时过滤沉淀,结合题图信息推断该合金中除铜外一定含有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第三周期第ⅢA族 CO2 ②Al2O3+2NaOH=2NaAlO2+H2O Ar(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2)①吸氧腐蚀 ②CaCO3或CaO (3)①83.1% ②Al、Ni

本题围绕金属材料命题,要根据题目设问的角度,联系相关知识解答。(1)①Al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第ⅢA族;提纯铝土矿通入CO2发生的反应为2AlO2+CO2+3H2O=2Al(OH)3↓+CO32。②Al2O3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为Al2O3+2NaOH=2NaAlO2+H2O;保护气应不能与金属反应,一般用稀有气体。(2)金属在海水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炼钢过程中为降低Si的含量,常加入CaCO3或CaO将SiO2转化为CaSiO3而除去。(3)①因加入过量的氨水会发生反应Cu2+4NH3·H2O=[Cu(NH3)4]2+4H2O,故得到的白色沉淀为Al(OH)3,物质的量为0.5 mol,据Al元素守恒可知Al的质量为13.5 g,则Cu的质量为66.5 g,Cu的质量分数约为83.1%。②由图像可知,Fe3在pH≈1.9时开始沉淀,在pH≈3.2时沉淀完全,依次类推。pH=3.4时才开始出现沉淀,说明溶液中没有Fe3,则一般也无Fe2,因为Fe2在空气中会被氧化成Fe3,此时的沉淀为Al(OH)3;pH=7.0时过滤出的沉淀为Al(OH)3和Cu(OH)2;pH=8.0时过滤出的沉淀为Ni(OH)2

点拨:知识:金属材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铝的化合物的性质;金属的冶炼与腐蚀;混合物的计算及金属离子沉淀的pH。能力: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问题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下一知识点 : 其他金属的性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铝的化学性质和冶炼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