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病人的护理
- 共592题
国际TNM分期法中的M是指
正确答案
解析
国际抗癌联盟提出的TNM分期法中,T指原发肿瘤(tumor),N为淋巴结(lymph node),M为远处转移(metastasis)。
某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近1天尿量为lOOOmL,此时最重要的护理措施为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临床基础类考题,属于比较简单题目。化疗期间应该多饮水,以加速药物的排泄。故选E。
患者,女,47岁,发现右侧乳房内无痛性肿块2个月,体检: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可扪及直径约4cm的肿块,边界不清,质地硬,周部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第2天,对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术后第2天,不可进行肩关节活动。活动应该循序渐进。
患者,女,42岁。白血病入院化疗3个周期后出现足趾麻木、腱反射消失等外周神经炎的表现,引起此副作用的化疗药物为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识记类考题,比较简单。长春新碱的副作用主要是神经系统毒性,引起外周神经症状,如手指、足趾麻木、腱反射迟钝或消失,外周神经炎。泼尼松为糖皮质激素,大剂量易引起糖尿病、消化道溃疡和库欣综合征症状;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的副作用有心脏毒性;甲氨蝶呤的副作用有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
某急性白血病患者,因“乏力、食欲减退、消瘦1个月有余,伴发热1周”收入院。行化疗后出现恶心,但无呕吐。血常规检查:白细胞2×109/L,血小板150×109/L。该患者的护理问题不包括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临床应用类考题,比较简单。血小板的正常值100〜300×1012/L,低于50×1012/L易内脏出血,低于20×1012/L易脑出血。
患者,女,47岁。发现右侧乳房内无痛性肿块2个月,体检: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可扪及直径约4cm的肿块,边界不清,质地硬,局部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术后第2天,对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乳腺癌患者在术后1周,开始做肩关节活动。
患者,女性,30岁,乳腺癌根治术后。护士在出院指导中,告知早期发现复发乳腺癌时最应强调的内容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术后最重要的健康指导是自我检查,最好在月经后的7~10天。
对乳癌术后出院患者健康指导,最重要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以免促使乳腺癌的复发。
进行乳房自我检查的最合适时间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最好在月经周期的第7-10天
患者,女,32岁,乳腺癌根治术后,并经化疗,出院前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对预防复发最重要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术后五年内避免妊娠,以免促使乳腺癌复发。
患者,女,30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胸闷、气急,活动后症状加重3周”就诊,实验室检查:Hb 77g/L,WBC 61.8×109/L,PLT 183×109/L,异常细胞88%。为进一步诊治收入血液科病房。 为明确诊断,需行骨髓穿刺术。护士对患者解释穿刺的注意事项时,错误的内容是
正确答案
解析
骨髓穿刺术的目的是诊断血液及骨髓疾病,术后应嘱患者静卧休息,不可以正常活动。
与白血病发病无关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目前在白血病的发病原因方面,认为与感染、放射因素、化学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
某急性白血病患者,因“乏力、食欲减退、消瘦1个月余,伴发热1周”收入院。行化疗后出现恶心,但无呕吐。血常规检查:WBC2×109/L,PLT 150×109/L。该患者的护理问题不包括
正确答案
解析
结合题干患者乏力,因此C存在;患者食欲减退、消瘦1月余,因此B存在;伴有发热,且出现恶心,因此D存在,患者白细胞数很低,且有发热,因此A存在;患者血小板数量正常,且无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E错误。
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贫血、出血、发热、白血病细胞浸润不同部位的表现等。而造成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功能异常,故选C,而其他选项不是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
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临床基础类考题,比较简单。几乎所有的白血病患者在病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最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减少,此外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感染以及细菌毒素对血管的损伤也有关系。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