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关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的给药次数较普通制剂少

B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的治疗作用较普通制剂更持久

C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血药浓度波动较普通制剂小

D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较普通制剂更具靶向性

E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较普通制剂更能增加患者的顺应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缓释制剂系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的制剂。控释制剂系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释放药物,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血药浓度比缓释制剂更加平稳,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的制剂。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与普通制剂比较,缓释、控释制剂具有以下特点:(1)药物治疗作用持久、毒副作用小、用药次数显著减少。(2)药物可缓慢地释放进入体内,血药浓度的"峰谷"波动小,可避免超过治疗血药浓度范围的毒副作用,又能保持在有效浓度治疗范围(治疗窗)之内以维持疗效。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是由穿心莲内酯和PEG6000组成的,其具体制法是:取PEG6000水浴加热熔化后,加人穿心莲内酯药物细粉,搅拌使分散溶解,迅速放入-20℃的冰箱中固化,粉碎过筛,即得。按释药特性分类,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固体分散体

A速释型固体分散体

B缓释型固体分散体

C控释型固体分散体

D肠溶型固体分散体

E水溶性固体分散体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组题考查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中基质是PEG 6000,PEG 6000属于水溶性基质,所以制成的固体分散体为速释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是由穿心莲内酯和PEG6000组成的,其具体制法是:取PEG6000水浴加热熔化后,加人穿心莲内酯药物细粉,搅拌使分散溶解,迅速放入-20℃的冰箱中固化,粉碎过筛,即得。PEG6000属于

A水溶性载体材料

B水不溶性载体材料

C难溶性载体材料

D肠溶性载体材料

E缓释性载体材料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组题考查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中基质是PEG 6000,PEG 6000属于水溶性基质,所以制成的固体分散体为速释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可用作药物固体分散体水溶性载体材料的是

A聚丙烯树脂Ⅲ号

B乙基纤维素

C醋酸纤维素酞酸酯

D聚丙烯树脂Ⅱ号

E聚维酮

正确答案

E

解析

固体分散体的常用载体(1)水溶性载体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乙二醇类、聚维酮类)、表面活性剂、有机酸及糖类(如山梨醇、蔗糖)等。(2)难溶性载体材料:纤维素衍生物(如乙基纤维素)、聚丙烯树脂类、脂类等。(3)肠溶性载体材料:纤维素衍生物(如醋酸纤维素酞酸酯)、聚丙烯树脂类(如Ⅱ号、Ⅲ号)等。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1 分

关于固体分散物的说法,正确的有

A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型状态分散在载体材料中

B载体材料包括水溶性、难溶性和肠溶性三类

C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

D药物的分散状态好,稳定性高,易于久贮

E固体分散物不能进一步制成注射剂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固体分散物(solid dispersion),又称固体分散体,是固体药物分散在固体载体中制成的高度分散体系。通常是一种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水溶性材料或难溶性、肠溶性载体材料中形成固体分散物。利用载体的包蔽作用,可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使液态药物固体化。固体分散物的主要缺点是药物的分散状态稳定性不高,久贮往往发生老化现象。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1 分

不易制成缓释制剂的药物有

A半衰期>24时

B药物剂量>1g

C在肠道内有特定主动吸收部位的药物

D药效剧烈且吸收无规律的药物

E易受生理因素影响的药物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

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的药物(1)生物半衰期(t1/2)很短(小于1h)或很长(大于24h)的药物。(2)单服剂量很大(大于1g)的药物。(3)药效剧烈、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律或吸收差或吸收易受影响的药物。(4)在肠中需在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1 分

按照给药途径不同,缓释制剂的类型有

A口服缓释制剂

B眼用缓释制剂

C口腔用缓释制剂

D牙用缓释制剂

E透皮缓释制剂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

按照给药途径不同,缓释、控释制剂的类型主要有以口服给药为主的缓释、控释制剂,同时也包括眼用、鼻腔、耳道、阴道、直肠、口腔或牙用、透皮或皮下、肌内注射及皮下植入等缓释、控释制剂。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1 分

关于缓(控)释制剂的说法,正确的有

A缓(控)释制剂可以避免或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

B可以用聚氯乙烯,聚乙烯等制成不溶性骨架片达到缓(控)释效果

C可以用羟丙甲基纤维素等制成亲水性凝胶骨架片达到缓(控)释效果

D可以用巴西棕榈蜡等制成溶蚀性骨架片达到缓(控)释效果

E可以用微晶纤维素包衣制成渗透泵片达到缓(控)释效果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缓(控)释制剂可以比较持久地释放药物,减少给药次数,降低血药浓度峰谷现象,提供平稳持久的有效血药浓度,降低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常用的不溶性骨架材料有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酯、无毒聚氯乙烯、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硅橡胶等。亲水胶体骨架材料有甲基纤维素(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羟丙甲纤维素(HPMC)、聚维酮(PVP)、卡波普(Carbopol)、海藻酸钠盐或钙盐、脱乙酰壳多糖等。生物溶蚀性骨架片这类片剂由不溶解但在体内可溶蚀水解的蜡质、脂肪酸及其酯类物质制成,如巴西棕榈蜡、硬脂酸、硬脂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等。微晶纤维素是纤维素部分水解而制得的聚合度较小的结晶性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可压性,有较强的结合力,压成的片剂有较大有硬度,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干粘合剂”使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关于药物β—环糊精包合物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B减少药物的刺激性

C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D增加药物的靶向性

E使液体药物固体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药物经环糊精包合后能够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减少药物的刺激性,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同时能够使液体药物粉末化而便于制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下列能提高中药制剂中挥发性成分稳定性的技术是

Aβ-环糊精包合

B药物微粉化

C流化喷雾制粒

D喷雾干燥制粒

E大孔树脂吸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包合技术特点。将药物包合或嵌入β-环糊精筒状结构中,可避免挥发性成分的损失,防止易氧化成分的破坏,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可用作油脂性栓剂基质的是

A卵磷酯

B半合成山苍子油酯

C甘油明胶

D乙基纤维素

E十二烷基磺酸钠

正确答案

B

解析

常见的油脂性基质如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类:系游离脂肪酸经部分氢化,再与甘油酯化而得的甘油三酯、二酯及一酯的混合酯,所含的不饱和基团较少,不易酸败,贮藏中也比较稳定,为目前应较多的油脂性栓剂基质,其中有半合成椰子油酯、半合成山苍子油酯、半合成棕榈油酯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可用作水溶性栓剂基质的是

A卵磷酯

B半合成山苍子油酯

C甘油明胶

D乙基纤维素

E十二烷基磺酸钠

正确答案

C

解析

常见的水溶性基质如甘油明胶:系用明胶、甘油与水制成,一般明胶与甘油等量,水应控制在10%以下。具有弹性,不易折断,在体温下能软化并缓慢溶于分泌液中。基质中甘油与水的比例越高则越易溶解,而成品也越软。本品常用作阴道栓的基质,但不适用于鞣酸等与蛋白质有配伍禁忌的药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不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是

A磁性靶向制剂

B栓塞靶向制剂

C热敏靶向制剂

D免疫靶向制剂

EpH敏感靶向制剂

正确答案

D

解析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一)磁性靶向制剂 (二)栓塞靶向制剂 (三)热敏感靶向制剂 (四)pH敏感靶向制剂 (五)结肠靶向药物制剂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1 分

下列有关气雾剂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有

A吸入给药时,药物的吸收速度与药物的脂溶性成反比

B发挥全身作用的吸入气雾剂,雾滴的粒径愈小愈好

C吸入气雾剂雾滴的粒径大多在5μm以下

D可用其饮片细粉

E吸入给药时,药物的吸收速度与药物的分子大小成反比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本题考查气雾剂的质量要求。吸人气雾剂给药的吸收速度与药物的脂溶性成正比,与药物的分子大小成反比;吸入气雾剂雾滴的粒径应在lOμm以下,其中大多数在5μm以下,且一般不用其饮片细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关于缓释、控释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控释制剂给药后血药浓度较为平稳

B渗透泵片可以均匀地恒速释放药物

C药效作用剧烈的药物宜制成控释制剂

D肌内注射药物的混悬液具有缓释作用

E胃漂浮片可提高药物在十二指肠的疗效

正确答案

C

解析

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的药物(1)生物半衰期(t1/2)很短(小于1小时)或很长(大于24小时)的药物。(2)单服剂量很大(大于1g)的药物。(3)药效剧烈、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律、吸收差或吸收易受影响的药物。(4)需在肠道中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

下一知识点 : 中药质量标准和鉴定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