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有界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10-3T;磁场右边是宽度L=0.2m、场强E=40V/m、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一带电粒子电荷量q=-3.2×10-19C,质量m=6.4×10-27kg,以v=4×104m/s的速度沿OO’垂直射入磁场,在磁场中偏转后进入右侧的电场,最后从电场右边界射出.求:

(1)大致画出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画在答题纸上给出的图中)

(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

(3)带电粒子飞出电场时的动能EK

正确答案

(1)|轨迹如图.

(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vB=m

R==m=0.4m

(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电场力做功,粒子的动能增加:EK=EqL+mv2

代人数据解得:EK=7.68×10-18J

答:1)大致画出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

(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是0.4m;

(3)带电粒子飞出电场时的动能EK=7.68×10-18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在xoy平面第一象限整个区域分布匀强电场,电场方向平行y轴向下,在第四象限内存在有界匀强磁场,左边界为y轴,右边界为x=d的直线,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从y轴上P点以初速度v0垂直y轴射入匀强电场,在电场力作用下从x轴上Q点以与x轴正方向成45°角进入匀强磁场.已知OQ=d,不计粒子重力.求:

(1)P点坐标;

(2)要使粒子能再进入电场,磁感应强度B的取值范围;

(3)要使粒子能第二次进入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取值范围.

正确答案

(1)设粒子进入电场时y方向的速度为vy,则vy=v0tan45°

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为t,则

OQ=v0t

OP=t

由以上各式,解得OP=P点坐标为(0,

(2)粒子刚好能再进入电场的轨迹如图所示,设此时的轨迹半径为r1,则

r1+r1sin45°=d 解得:r1=(2-)d

令粒子在磁场中的速度为v,则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qvB1=   解得:B1=

要使粒子能再进入电场,磁感应强度B的范围 B≥B1

要使粒子刚好从x=2.5d处第二次进入磁场的轨迹如图,

粒子从P到Q的时间为t,则粒子从C到D的时间为2t,所以  CD=2d

CQ=CD-QD=2d-(2.5d-d)=

设此时粒子在磁场中的轨道半径为r2,由几何关系  2r2sin45°=CQ解得 r2=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qvB2=   解得B2=

要使粒子能第二次进磁场,粒子必须先进入电场,故磁感应强度B要满足B≤B2

综上所述要使粒子能第二次进磁场,磁感应强度B要满足

    ≤B≤                

 答:(1)P点的坐标为(0,

(2)要使粒子能再进入电场,磁感应强度B的取值范围B≥

(3)磁感应强度B要满足≤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xoy平面内,直线OP与y轴的夹角α=45°.第一、第二象限内存在大小相等,方向分别为竖直向下和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1.0×105N/C;在x轴下方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1T,如图所示.现有一带正电的粒子从直线OP上某点A(-L,L)处静止释放.设粒子的比荷=4.0×107C/kg,粒子重力不计.求:

(1)当L=2cm时,粒子进入磁场时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2)当L=2cm时,粒子进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如果在直线OP上各点释放许多个上述带电粒子(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计),试证明各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圆周运动的圆心点的集合为一抛物线(提示:写出圆心点坐标x、y的函数关系)

正确答案

(1)带电粒子在第三象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进入第一象限的速度为v1,设粒子出发点坐标为(-L,L),则

    qEL=mv12得v1=4×105m/s         

粒子在第一象限做类平抛运动:y=at2=L  

    x=v1t       

得x=2L=0.04m             

(2)粒子做类平抛运动,则vx=v1=4×105m/s,vy=at=4×105m/s   

设粒子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x正方向的夹角为Φ,

则  tgΦ==1    

解得  Φ=45°

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

 v2==4×105 m/s   

(3)L取任意时均有:x=2L,Φ=45°            

v=v1=2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运动时,qvB=m

代入数据得:R=

所以圆心的坐标为:

  x=2L-R,y=-R

R=代入并消去L,得

  x=4y2+y                       

此方程为一抛物线方程

答:(1)当L=2cm时,粒子进入磁场时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是0.04m.

(2)当L=2cm时,粒子进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是4×105 m/s,方向与x正方向的夹角为45°.

(3)证明如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电荷量均为+q、质量分别为m和3m的小球A和B,中间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中以速度v0匀速上升.若不计两带电小球间的库仑力作用,某时刻细绳断开,求:

(1)电场强度及细绳断开后A、B两球的加速度;

(2)当B球速度为零时,A球速度的大小;

(3)从绳断开至B球速度为零的过程中,两球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增量为多少?

正确答案

(1)由于两小球是匀速上升的,由平衡条件有

2qE=4mg

解得电场强度E=

绳断开后,对A球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qE-mg=maA

解得 aA=g,方向向上.

对B球有 qE-3mg=3maB

解得 aB=-g,方向向下.

(2)两球所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当B球的速度为零时,有

(m+3m)v0=mvA

解得 vA=4v0

(3)绳断开后,B球匀减速上升,设当速度为零时所用的时间为t,则t==

此过程A、B球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A=t=

hA=t=

此过程中,两球所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对两球做的功,即

△E=qEhA+=18mv02

答:(1)电场强度及细绳断开后aA=g,方向向上,aB=-g,方向向下;

(2)当B球速度为零时,A球速度的大小4v0

(3)从绳断开至B球速度为零的过程中,两球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增量为18mv0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的板长L=0.2m,板间距d=0.2m,两金属板间加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并在两板间形成交变的匀强电场,忽略其边缘效应,在金属板上侧有一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其上下宽度D=0.4m,左右范围足够大,边界MN和PQ均与金属板垂直,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l0-2T.在极板下侧中点O处有一粒子源,从t=0时起不断地沿着OO’发射比荷=1×l08 C/kg.初速度为v0=2×l05m/s的带正电粒子,忽略粒子重力、粒子间相互作用以及粒子在极板间飞行时极板间的电压变化.

(1)求粒子进入磁场时的最大速率;

(2)对于能从MN边界飞出磁场的粒子,其在磁场的入射点和出射点的间距s是否为定值?若  是,求出该值;若不是,求s与粒子由O出发的时刻t之间的关系式;

(3)定义在磁场中飞行时间最长的粒子为{A类粒子},求出{A类粒子}在磁场中飞行的时间,以及由O出发的可能时刻.

正确答案

(1)设偏转的电压为U0时,粒子刚好能经过极板的右边缘射出.

d=•(

L

v0

)2

解得:U0=400V.

知偏转电压为400V时,粒子恰好能射出电场,且速度最大.

根据动能定理得,

mvm2-mv02=q

解得:vm=2×105m/s

(2)如图,设粒子射出电场速度方向与OO′间夹角为θ.

粒子射出电场时速度大小为:v=

qBv=m

由几何关系得:s=2Rcosθ

解得:s==0.4m,是一个定值.

(3)如上小题图,{A类粒子}在电场中向B板偏转,在磁场中的轨迹恰好与上边界相切,

则有:R(1+sinθ)=D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sinθ=0.6,所以θ=37°

则在磁场中飞行的时间为:t==π×10-6s

进入磁场时,vy1=v0tanθ=1.5×105m/s

又vy1=

对应AB的电压为U1=300V

所以粒子从O点出发的时刻可能是t=4n+0.4s(n=0,1,2…)

答:(1)粒子进入磁场时的最大速率为2×105m/s;

(2)对于能从MN边界飞出磁场的粒子,其在磁场的入射点和出射点的间距s是定值,s=0.4m;

(3){A类粒子}在磁场中飞行的时间为π×10-6s,由O出发的可能时刻为t=4n+0.4s(n=0,1,2…).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综合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