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所示,真空室中电极K发出的电子(初速不计)经过U0=1000V的加速电场后,由小孔S沿两水平金属板A、B间的中心线射入.A、B板长l=0.20m,相距d=0.020m,加在A、B两板间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u-t图线如图2所示.设A、B间的电场可看作是均匀的,且两板外无电场.在每个电子通过电场区域的极短时间内,电场可视作恒定的.两板右侧放一记录圆筒,筒在左侧边缘与极板右端距离b=0.15m,筒绕其竖直轴匀速转动,周期T=0.20s,筒的周长s=0.20m,筒能接收到通过A、B板的全部电子.

(1)以t=0时(见图2,此时u=0)电子打到圆筒记录纸上的点作为xy坐标系的原点,并取y轴竖直向上.试计算电子打到记录纸上的最高点的y坐标和x坐标.(不计重力作用)

(2)在给出的坐标纸(图3)上定量地画出电子打到记录纸上的点形成的图线.

正确答案

(1)计算电子打到记录纸上的最高点的坐标设v0为电子沿A、B板的中心线射入

电场时的初速度,则mv02=eU0①

电子在中心线方向的运动为匀速运动,设电子穿过A、B板的时间为t0,则

l=v0t0

电子在垂直A、B板方向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于恰能穿过A、B板的电子,在它通过时加在两板间的电压uc应满足

d=t02

联立①、②、③式解得

uc=U0=20V

此电子从A、B板射出时沿y方向的分速度为vy=t0④

此后,此电子作匀速直线运动,它打在记录纸上的点最高,设纵坐标为y,由图(1)可得

=

由以上各式解得y=+=+m=0.025m=2.5cm⑥

从题给的u-t图线可知,加于两板电压u的周期T0=0.10秒,u的最大值um=100伏,因为uC<um,在一个周期T0内,只有开始的一段时间间隔△t内有电子通过A、B板

△t=T0⑦

因为电子打在记录纸上的最高点不止一个,根据题中关于坐标原点与起始记录时刻的规定,第一个最高点的x坐标为

x1=s=2cm⑧

第二个最高点的x坐标为

x2=s=12cm⑨

第三个最高点的x坐标为

x3=s=22cm

由于记录筒的周长为20厘米,所以第三个最高点已与第一个最高点重合,即电子打到记录纸上的最高点只有两个,它们的x坐标分别由⑧和⑨表示

(2)电子打到记录纸上所形成的图线,如图(2)所示.

答:(1)电子打到记录纸上的最高点的y坐标为2.5cm,x坐标为2cm或12cm.

(2)如图所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选择密度相同、大小不同的球状纳米粒子.在电离室中使纳米粒子电离后表面均匀带正电,且单位面积的电量为q0.电离后,粒子缓慢通过小孔O1进入极板间电压为U的水平加速电场区域I,再通过小孔O2射入相互正交的恒定匀强电场、匀强磁场区域II,其中电场强度为E,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收集室的小孔O3与O1、O2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已知纳米粒子的密度为ρ,不计纳米粒子的重力及纳米粒子间的相互作用.(V=πr3,S=4πr2

(1)如果半径为r0的某纳米粒子恰沿直线O1O3射入收集室,求该粒子的速率和粒子半径r0

(2)若半径为4r0的纳米粒子进入区域II,粒子会向哪个极板偏转?计算该纳米粒子在区域II中偏转距离为l(粒子在竖直方向的偏移量)时的动能;(r0视为已知)

(3)为了让半径为4r0的粒子沿直线O1O3射入收集室,可以通过改变那些物理量来实现?提出一种具体方案.

正确答案

(1)半径为r0的纳米粒子在区域Ⅱ中沿直线运动,受到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

由F=qvB

F=Eq

得qvB=Eq       ①

v=

粒子在区域Ⅰ中加速运动,通过小孔O2时的速度为v

由动能定理    qU=mv2

半径为r0的纳米粒子质量m=ρ×πr3

电量q=q0×4πr2

由②③④⑤式得   r0=

(2)由③④⑤式得半径为r0的粒子速率v=

由⑦式判断:粒子半径为4 r0时,粒子速度v'=,故F<F,粒子向上极板偏  

设半径为4r0的粒子质量m'、电量q',偏转距离为l时的动能为Ek

解法一:粒子在区域Ⅰ、Ⅱ全过程中,由动能定理Ek=q'U+q'El⑧

q′=q0×4π(4r0)2

由⑧⑨式得粒子动能  Ek=64πq0(U+El)⑩

解法二:粒子在区域Ⅱ中,由动能定理   Eq′l=EK-m′v′2q′=q0×4π(4r0)2m′=ρ×π(4r0)3

得   Ek=64πq0(U+El)

(3)由⑥式可知,粒子沿直线射入收集室可以通过改变电场强度E、磁感应强度B和加速电压U来实现.

只改变电场强度E,使电场强度E为原来的,则半径为4r0的粒子受到的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能沿直线射入收集室.

答:(1)如果半径为r0的某纳米粒子恰沿直线O1O3射入收集室,则该粒子的速率为,粒子半径r0=

(2)若半径为4r0的纳米粒子进入区域II,粒子向上极板偏.该纳米粒子在区域II中偏转距离为l(粒子在竖直方向的偏移量)时的动能为Ek=64πq0(U+El).

(3)为了让半径为4r0的粒子沿直线O1O3射入收集室,可以只改变电场强度E,使电场强度E为原来的,则半径为4r0的粒子受到的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能沿直线射入收集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在y>0的区域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在-h<y<0的区域I中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y<-h的区域Ⅱ中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且是y轴上的一点,C是x轴上的一点.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以某一初速度.沿x轴正方向从A点进入电场区域,继而通过C点以速度方向与x轴夹角为φ=30°进入磁场区域I,并以垂直边界y=-h的速度进入磁场区域Ⅱ,粒子重力不计.试求:

(1)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a;

(2)A、C两点与O点间的距离y0、x0

(3)粒子从A点出发,经过多长时间可回到y=y0处?

正确答案

(1)由题可知,粒子在磁场Ⅰ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角θ=60°,相应的半径为

   r1==h

由qvB=m,得v=

(2)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有

  x0=vcos30°•t0

  y0=

又vsin30°=t0

解得,t0=,x0=,y0=

(3)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可知,第一次返回y=y0处前在磁场Ⅰ中运动的总时间为t1=

在磁场Ⅱ中运动的总时间为t2=

故第一次返回y=y0处前运动的总时间为T=2t0+t1+t2=+

之后运动呈周期性,故返回y=y0处前运动的总时间为t=nT=n(2t0+t1+t2=+),n=1,2,3,…

答:

(1)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2)A、C两点与O点间的距离x0、y0分别为和y0=

(3)粒子从A点出发,经过n(2t0+t1+t2=+),n=1,2,3,…时间可回到y=y0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如图(a)所示, 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间的距离d=0.1m,板长L=0.3m,在金属板的左端竖直放置一带有小孔的挡板,小孔恰好位于AB板的正中间.距金属板右端x=0.5m处竖直放置一足够大的荧光屏.现在AB板间加如图(b)所示的方波形电压,已知U0=1.0×102V.在挡板的左侧,有大量带正电的相同粒子以平行于金属板方向的速度持续射向挡板,粒子的质量m=1.0×10-7kg,电荷量q=1.0×10-2C,速度大小均为v0=1.0×104m/s.带电粒子的重力不计.

求:(1)在t=0时刻进入的粒子,射出电场时竖直方向的速度;

(2)荧光屏上出现的光带长度;

(3)若撤去挡板,同时将粒子的速度均变为v=2.0×104m/s,则荧光屏上出现的光带又为多长?

正确答案

(1)103 m/s    (2)4.0×10-2m   (3)0.15m

试题分析:(1)从t=0时刻进入的带电粒子水平方向速度不变。

在电场中运动时间t=L/v0=3×10-5s ,正好等于一个周期         (1分)

竖直方向先加速后减速,加速度大小         (1分)

射出电场时竖直方向的速度       (1分)

(2)无论何时进入电场,粒子射出电场时的速度均相同。

偏转最大的粒子偏转量 (2分)

反方向最大偏转量     (2分)

形成光带的总长度l=4.0×10-2m        (1分)

(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2,打在荧光屏上的范围如图c所示。

         (1分)

          (1分)

形成的光带长度l=d1+ d+ d2=0.15m  (2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直角形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和2m的小球A和B,支架的两直角边长度均为L,可绕固定轴O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空气阻力不计。设A球带正电,电荷量为q,B球不带电,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开始时OA边处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当杆O转过37°时,小球A的速度最大,则匀强电场的场强E的大小为___________;若在转动过程中杆OA所能转过的最大角度为θm,则cosθm=___________。(已知sin37°=0.6,cos37°=0.8)

正确答案

mg/2q,7/25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综合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