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对人的影响
- 共2908题
据调查显示,中国是苹果公司的第二大市场。某班开设了“如何看待当前‘苹果’产品热”的主题班会,同学们议论激烈。小李说:“拥有苹果产品就显得自己家里很有钱或是高人一等。我家虽然不富裕,可我也想买iphone4S。”小张说:“我会买苹果产品,但我绝对不是果粉,我看中它外观精美,性能强劲。”小王说:“中国人若一直追寻着苹果产品更新的脚步,总有一天会被美国文化同化。”
材料中小王说:“中国人若一直追寻着苹果产品更新的脚步,总有一天会被美国文化同化。”请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9分)
正确答案
该观点不全面。(1分)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美国产品,一定程度上也承载着美国的文化理念。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若经常使用美国产品,是会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小王的观点有一定道理。(4分)
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中国人受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影响,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对待苹果产品,我们应该理性的分析,不能盲目追随别人的脚步。我们应从苹果公司文化中吸取先进健康的成分,摒弃落后、腐朽的成分,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分)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中国人若一直追寻着苹果产品更新的脚步,总有一天会被美国文化同化。”进行评析,仔细寻找关键词,得到的是:苹果产品,美国文化,同化,也就是要辨析运用美国的苹果产品,会不会被美国文化同化,很明显这里涉及一个知识点,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苹果产品是美国生产的,当然会承载美国的文化,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我国有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只要我们理性对待苹果产品,就不会被同化。
点评:本题属于评析题,评析题就是首先要对题目中的观点进行判断,然后再说出判断的理由,高中的评析题一般都是正误混合型的,即既有合理的成分,又有不合理,需要辩证的分析。
“在生命的长河里,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份感情让你刻骨铭心;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
根据以上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简述文化对人生的塑造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优秀的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因此,我们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1)结合材料,分析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依据。(14分)
正确答案
(1)①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4分) 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体现了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分) 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提高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4分)(考生从文化生活的其他观点答题,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是党在新形势下做出的重大决策;(2分)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4分)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4分)④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党员实现自身人生价值。(4分)(考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其他观点答题,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设问要求,首先要结合材料回答问题,从材料中找出材料的哪一点体现了文化生活的那个知识点。其次,要从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来回答。考生要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塑造人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知识,结合材料回答即可。但是语言组织时要避免离开材料,随意答题的现象。
(2)本题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是原因类的解答题。答题时考生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进行分析说明。考生可以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分析说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是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的实际情况决定的,然后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角度说明开展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好处;再次可以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角度说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最后可以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角度紧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即可。
每年日本太地町渔民要捕杀数千头海豚。“蔚蓝色纯净的海水,瞬间漫出大片鲜红的血色,整个海湾都被红色所浸染,海豚们此起彼伏地跳跃、挣扎,发出惨死的哀号声……”这是美国纪录片《海豚湾》里的一幕,因为赤裸裸的真实影像,但凡看过影片的人,都会为这些动物遭受的灾难而流下同情的眼泪,同时也在深深反省人类自身的行为。《海豚湾》获奖后,太地町政府发布声明:“在日本国内和世界各地都存在着不同的饮食传统,这些传统有着漫长的历史。尊重和理解地方饮食文化非常重要。”
分析说明材料中所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正确答案
(1)《海豚湾》以其真实影像,使人深受震撼,反省自己的行为。说明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海豚湾》在世界播映,引起世人对日本捕杀海豚的广泛关注。体现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日本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传统,我们要尊重和理解。说明文化具有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4)日本人爱吃海豚的传统文化,与当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科学理念不相符合,要自觉加以剔除。体现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模糊,题目类型体现类,本题根据设问无法判定所运用知识点,需要对材料信息进行筛选和解读,从而准确定位所学知识。题中《海豚湾》以其真实影像,使人深受震撼,反省自己的行为,体现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题中《海豚湾》在世界播映,引起世人对日本捕杀海豚的广泛关注,体现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题中日本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传统,我们要尊重和理解,体现文化具有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题中日本人爱吃海豚的传统文化,与当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科学理念不相符合,要自觉加以剔除,体现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14分)2012年6月18日14时7分许,在一气呵成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程序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取得成功。
材料一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成功实现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的建造载人空间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无人”到“载人”,从“单人”到“多人”,从“单飞行器”到“多飞行器连接”这个过程决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承载了中国航天人无数的心血,他们不断突破,推动着我国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6分)
材料二 航空航天事业的成功,所带来的影响决不是单一的。在这个工程中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中国航天人不断攻坚克难;同时它还带来7倍于本身的经济效益,极大的促进我国经济同时还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科技手段,越来越成为提升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巨大力量。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在我国发展航天事业的过程中文化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8分)
正确答案
(1)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航天工作者不断突破,推动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体现了这一点。(2分)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国航天事业虽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发展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2分)③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从无人航天器到载人多航天器连接,承载着无数航天人的心血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分)
(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航天事业的成功不仅能鼓舞航天人攻坚克难,而且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强国家综合国力。(2分)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载人航天精神”能够鼓舞中国航天人不断攻坚克难,推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2分)③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航天事业的发展能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且能提升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2分)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航天事业的发展极大的提升了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2分)
试题分析:(1)该题的原理是发展的观点,要总结发展的原理内容,从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过程、发展的状态等角度结合材料内容对应回答。具体分析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发展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一系列过程分别体现了发展的什么原理。(2)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体现文化的作用,要注意总结文化的作用有哪些,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文化对人的作用、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等角度回答。
材料一 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材料二 在传统书店普遍萧条的今天,台湾的诚品书店却创下了一个“书店神话”。全台湾拥有39间分店,每年顾客人数达到9000万人次。诚品的成功之处是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除了以精致优雅的阅读空间规划、精心陈设展现阅读价值外,更长期举办各项演讲、座谈、表演与展览等延伸阅读活动,满足了现代人生活的多元需求;诚品还主张“连锁不等同于复制”,实行“因地制宜”的经营方式。
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的合理性(12分)
正确答案
①文化作为一种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3分)
②爱读书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促进民族的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互相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爱读书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必然推动社会的发展。(3分)
③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多读书,读优秀的书,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3分)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爱读书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3分)
试题分析:本题是以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和台湾的诚品书店却创下了一个“书店神话”为背景材料,考查“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的合理性。结合材料,选准角度,可从文化的力量、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影响、优秀文化的作用、文化的重要性等角度来考虑问题。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广东省今后将继续推进城镇化步伐,预计到2015年城镇化率将达到70%。然而,没有文化就谈不上城镇化。近年来,该省致力于建设“文化强省”“幸福广东”,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素质。目前,广东在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正在加强公共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等文化惠民工程,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谈谈广东省“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的依据。(8分)
正确答案
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建设幸福广东,构建和谐社会。
②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广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广东城镇化发展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文化塑造人生。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等文化惠民工程,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要求,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升广东综合国力。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谈谈广东省“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的依据。原理限定文化的作用,材料限定为广东省“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题型为依据类主观题,文化的作用可以从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塑造人等方面去组织答案,结合材料,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建设幸福广东,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广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广东城镇化发展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要求,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升广东综合国力。注意理论与材料的合理对接。
(18分)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我党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杜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杜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
(1)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知识,对材料一进行分析。 ( 8 分)
材料二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说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10 分)
正确答案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实践的发展,我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入。(4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指导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4分)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4分)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人们主动接受先进文化影响,接受先进文化熏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文化素养。(3分)
③文化塑造人生。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要求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回答本题,首先要调动知识。该原理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等知识。结合材料,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实践的发展,我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是社会意识发作用的表现,本题难度不大。
(2)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包括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特点和文化塑造人生等知识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人们主动接受先进文化影响,发挥先进文化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考生从这几个角度回答即可。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发了关注热潮。2013年10月18日晚总决赛在央视一套、十套并机播出,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南师大教授郦波指出:从语言学角度来讲,影响语言文化发展最关键的是民族生存状态。我们现在键盘录入和语音录入使得大家提笔忘字,其实是对母语情感的淡化。世界历史上所有文明的衰亡都伴随着她们文字的消亡,伴随着对母语情感的淡化,这是文化层面的危机。所以在这个历史当口,我觉得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有意义的。
材料二 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的原因何在,如何有效应对?语言学家陆俭明说:“我们习惯了用键盘打字,手写的几率势必就会相对减少,这就出现了提笔忘字的情况。但是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电脑、网络数码的使用是一个潮流,而且还要进一步发展,不可逆转。”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对这进程持开明态度:“以后提笔忘字的现象恐怕会越来越多,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看到。但信息化时代一定会让我们民族的文化焕发青春,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用传统思维解决汉字书写能力退化问题一定无解,你不应该也不可能限制一个民族尽情享受人类科技进步、文明进步的成果,你甚至都不能呼吁大家减少使用新的书写工具。
(1)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12分)
(2)请选取一个最恰当的哲学原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科技进步和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的关系。(14分)
正确答案
(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使人民群众接受深刻的文化熏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4分)②文化塑造人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有利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4分)③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继承、发展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着重要作用。(4分)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矛盾主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规定着事物的性质。我们应该看到科技进步对民族文化发展的积极的作用是主流,汉字书写能力退化是支流。不能因为出现汉字书写能力退化问题否定、排斥科技成果对民族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7分)②矛盾主次要方面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汉字书写能力退化问题,要加强解决汉字书写能力退化问题的创新研究,促进汉语言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进步。(7分)
试题分析:(1)考查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即结合材料阐释文化活动的意义。抓住设问中的关键词:汉字(文字),听写大会(文化活动)。可以运用教材中汉字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汉字听写大会(文化活动)对文化本身的传承与创新的作用,最后还要上升到对民族力和创造力,增强民族成员认同感、归属感的作用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解答本题一定要注意视角力求全面,不能拘泥于某一个视角,否则失分严重,最后依据知识点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本题有一定难度,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首先我们适当分析科技进步与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的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科技进步与汉字书写能力退化是这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但这两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汉字书写能力退化是支流,所以我们调用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来回答这一问。首先论述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然后结合材料适当开展,做法力求谈得具体。
2011年3月,全国“两会”传出消息,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预算支出为374.43亿元,同比增长18.5%,逐步解决文化事业费用支出比重过低的问题,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这些财政支出将优先用于支持涉及农村和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保障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大国家重点文物和大遗址保护力度,加强新闻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从文化生活角度,论述财政支持上述文化建设项目的意义。(14分)
正确答案
①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文化影响人来自于一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有利于用优秀的文化塑造人,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5分)②重点文物和大遗址是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见证,保护国家重点文物和大遗址可以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利于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夯实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5分)③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我们要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加强新闻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4分)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从三个方面来回答,第一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展开,根据文化对人的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从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展开,文化建设能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第三从利于大众传媒,积极做中外文化的交流使者,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知识:文化对人的影响,中华文化的特点,做中外文化的交流使者。回答此题首先应根据题目要求,根据文化生活角度,不要因“财政支持”而回答经济方面的内容;其次要用扩散性思维的方式思考,尽可能的从多角度来回答;第三应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切不可只写书本知识或单纯的分析。本题难度较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综合概括能力。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