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对人的影响
- 共2908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2008年3月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首场集体采访,山东团代表、山东省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技术部固机经理许振超在接受采访时,结合自身经历,畅谈怎样真正作为一名合格的产业工人、技术工人。许振超少年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但他初中毕业时正赶上“文革”,只能去当了一名码头工人。许振超没有因此而沉沦,他坚信“知识就是力量”,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知识;可以不进大学,但不可以不学习”。他几十年来如一日,系统学习和掌握了英语、液压基础学、电机学、电机自动化、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学科。他说,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工作岗位上,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为企业增效,为国家争光。在这种精神支撑和鼓舞下,“振超效率”诞生了。
许振超的经历和事迹是怎样体现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人的健全人格。振超不怕困难,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始终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体现了这一点。(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许振超坚信“知识就是力量”,“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在此激励下努力学习、工作和贡献,体现了这一点。(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许振超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劳动技能,而且具有为企业增效;为国家增光的优秀思想品质,体现了这一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陕西“西咸新区”为国家级新区。
西咸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有专家认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文化先行一步,加强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做到民心相通。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观点合理性的理由,并为如何做到民心相通提一些政策性建议。(7分)
正确答案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建议:大力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间商业贸易,发展沿线国家间旅游,互办国家文化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等。
试题分析:本题第一小问要求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观点合理性的理由。解答本题学生必须从对材料的分析理解中来找寻答题的思路。题中材料“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文化先行一步”,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题中材料“加强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表明文化具有多样性特征,也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本题第二小问要求学生为“民心相通”提出政策性建议。“民心相通”指的是加强民族文化交流。本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可根据平时教师上课所讲或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所涉猎的相关方面的时事,从加强经贸往来、发展国际旅游、互派留学生等角度加以说明。
辨析: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优秀文化总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深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所以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2)但不能说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因为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优秀和糟粕之分。只有参加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人的精神健康向上,落后、腐朽的文化活动会腐蚀人的精神,使人的精神空虚迷茫甚至堕落。(3)人们参加优秀文化活动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过程。如果只是被动地、强制性地参加优秀文化活动,也难以产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国家七部委经常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专项行动,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据此,有人认为,网络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个人无法抗拒,抵制低俗网络文化关键在于国家。
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个人的发展。因此,国家必须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人接受文化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被动的。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熏陶,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人类学家鲍亚士(Boas)在《原始人的心智》一文中指出:“决定人类行为习惯的不是遗传因素,而是文化因素。人类行为和信仰所反映的不是他与生俱来的智慧,而是他所生活的文化系统。”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先验的、无条件的,谁也无法抗拒这种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我们就是要消除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挖掘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人格培养的部分,为我所用。依据以上材料如何评价文化对人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人的生存发展受到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制约。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人的行为习惯或方式,人的认识和思维方式都要受到所处文化环境的影响。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文化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这种影响是难以抹去的。其中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④不同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人们应当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接受先进健康文化的熏陶,才能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曰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情形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分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人们清醒的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②文化能对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材料一 久游网旗下的《劲舞团》其实是一款交友网游,玩家拥有像QQ秀那样的展示道具,但其最大的问题在于拥有“开房跳舞”、“结婚”等互动系统,这些功能设置给一部分玩家造成了容易发生“一夜情”的印象。
材料二 随着网络游戏的兴起,它不再紧紧依循虚拟世界的游戏规则,而越来越转向与现实社会的逐渐接轨。在“网游”这一特殊“土壤”中萌发的“代骂”,已成为一门赚钱的职业。而因网上对骂产生摩擦,进而导致现实生活中发生集体械斗的事件不胜枚举。
材料三 2010年7月14日,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共同举行“加强网络游戏监管通气会”,通报批评了《劲舞团》等网络游戏的设计低俗化倾向和推广中对玩家不良诱导等问题。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已建立了“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监管通知单”制度,对网络游戏等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告知并要求改正,绝不能让法律和道德规范在虚拟世界被颠覆。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4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绝不能让法律和道德规范在虚拟世界被颠覆“的依据。(16分)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防治网络游戏低俗化提出相应建议。(9分)
正确答案
(1)材料一表明,部分网络游戏产品设计和运营存在低俗化倾向;材料二表明,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网络游戏低俗化已危害了游戏玩家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给现实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2)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有不同的反作用。部分网游低俗化倾向,违反了法规政策和社会公德,危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经济社会的稳定。
b.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同。要防止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借助网络游戏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c.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要防止落后、腐朽文化通过网络途径的传播而对现实社会造成危害;
d.文化多元化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游戏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必须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a.从国家角度看,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为网络游戏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同时要完善市场准入和内容审查制度,加强监管,引导网络游戏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b.从网络游戏企业角度看,要明确网络游戏的文化定位,履行社会责任,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开发健康向上的网络游戏文化产品。
c.从个人角度看,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眼里,拒绝污染,努力追求高层次的思想道德目标。
试题分析:
(1)本题是材料信息概括类的题目,需要对材料由准确的概括,同时用简练语言表达出来,材料一表明,部分网络游戏产品设计和运营存在低俗化倾向;材料二表明,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网络游戏低俗化已危害了游戏玩家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给现实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2)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绝不能让法律和道德规范在虚拟世界被颠覆的依据。解读设问,颠覆法律和道德规范,就是强调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对社会的影响,也包括文化对人的影响,同时网络文化借助网络途径传播,网络文化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部分。具体理论包括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有不同的反作用;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多元化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然后回扣设问,针对网络文化和上述理论组织语言,即部分网游低俗化倾向,违反了法规政策和社会公德,危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经济社会的稳定;要防止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借助网络游戏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要防止落后、腐朽文化通过网络途径的传播而对现实社会造成危害;网络游戏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必须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对防治网络游戏低俗化提出建议。解读设问,对防治网络游戏低俗化提出建议,就等价于如何应对文化生活现状,关于如何应对文化生活现状,教材有相关理论表述,进行系统梳理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角度,即从国家角度看,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为网络游戏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同时要完善市场准入和内容审查制度,加强监管,引导网络游戏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网络游戏企业角度看,要明确网络游戏的文化定位,履行社会责任,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开发健康向上的网络游戏文化产品;从个人角度看,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眼里,拒绝污染,努力追求高层次的思想道德目标。
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
请你谈一下阅读这段话后的感悟,并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思维方式是人们在一定的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体现各种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长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许多欧美国家把推广阅读活动作为提高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必要手段。美国实行“阅读优先计划”,英国努力“建立满是读书人的国家”,日本开展“亲子20分读书”活动……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
当下中国的国民阅读呈现功利化、实用化等倾向。无论是在实体书店还是网络书店,有关人际关系、升学升职、投资理财、养生保健、家庭教育等实用类书籍往往热销,而文学、哲学、史学等滋养心灵、奠定文化基础的书籍则少有人问津。某权威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72.7%的人认为“人们注重现实利益,功利化阅读明显”;56.7%的人认为“人们偏重书籍的实用性”。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6分)
(2)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对国民阅读中的功利化、实用化倾向进行评析。(6分)
正确答案
(1)①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②有利于我们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汲取世界优秀文化营养,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③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在阅读过程中适当偏重实用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精神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人们的读书除了实用性外,还要选择一些对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有促进作用的书籍。③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丧失斗志。为此要注重对阅读内容的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每点2分)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全民阅读可以提高国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因此,学生解答本题可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以及文化创新等角度去分析说明。
(2)本题要求学生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对国民阅读中的功利化、实用化倾向进行评析。本题的切口不大,直接考查学生对辩证唯物论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中关于“当下中国的国民阅读呈现功利化、实用化等倾向”的分析说明,从中找出答题的思路。国人阅读有关人际关系、升学升职、投资理财、养生保健、家庭教育等实用类书籍是为了对今后的工作、生活,这说明在阅读过程中适当偏重实用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题中材料“而文学、哲学、史学等滋养心灵、奠定文化基础的书籍则少有人问津”,说明绝大部分的国人忽视了意识对人的能动作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