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70岁。右腹股沟区肿块3年,平卧消失。查体:右耻骨结节外上方有一半球形肿块,未进入阴囊,可用手回纳,压住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咳嗽时仍可见肿块突出。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股疝

B腹股沟斜疝

C腹股沟直疝

D精索鞘膜积液

E交通性鞘膜积液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老年男性,右耻骨结节外上方有一半球形肿块,未进入阴囊,可用手回纳,压住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咳嗽时仍可见肿块突出,提示最可能是腹股沟直疝。股疝多见于40岁以上的女性,疝块多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腹股沟斜疝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疝块可进入阴囊,压住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咳嗽时肿块不再突出。精索鞘膜积液的肿块较小,平卧位时牵拉同侧睾丸可见肿块移动。交通性鞘膜积液的肿块,平卧位时缩小或消失。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性,5岁,右侧可复性腹股沟斜疝,以上手术方法中最佳的是

A单纯疝囊高位结扎

BFerguson法

CBassini法

D麦克凡法修补

E疝成形术

正确答案

A

解析

疝修补常用的术式有3类:①疝囊高位结扎术:适用于儿童、疝囊较小、腹壁肌肉发育健全者。它也是疝修补术或疝成形术的基本步骤之一。②疝修补术:适用于腹壁缺损不十分严重的病人。是治疗腹股沟疝最常用的方法。在疝囊高位结扎后加强腹壁。其修补法主要有加强腹后壁的Bassini法和加强腹前壁的Ferguson法。③无张力疝修补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性,24岁,右侧可复性腹股沟斜疝,以上手术方法中最佳的是

A单纯疝囊高位结扎

BFerguson法

CBassini法

D麦克凡法修补

E疝成形术

正确答案

C

解析

疝修补常用的术式有3类:①疝囊高位结扎术:适用于儿童、疝囊较小、腹壁肌肉发育健全者。它也是疝修补术或疝成形术的基本步骤之一。②疝修补术:适用于腹壁缺损不十分严重的病人。是治疗腹股沟疝最常用的方法。在疝囊高位结扎后加强腹壁。其修补法主要有加强腹后壁的Bassini法和加强腹前壁的Ferguson法。③无张力疝修补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性,50岁。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8小时入院。急症手术中发现嵌顿入疝囊的回肠有约5cm坏死,行坏死回肠切除、肠吻合术。对伤口进行彻底清洗后,无明显炎症表现。疝处理应首选

A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

BFerguson法疝修朴术

CBassini法疝修补术

DHalsted法疝修补术

E无张力疝修补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施行肠切除吻合术的病人,因手术区污染,在高位结扎疝囊后,一般不宜作疝修补术,以免因感染而致修补失败。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性,80岁。右腹股沟斜疝嵌顿2小时来诊,既往有可复性腹股沟斜疝史30年,检查:右侧腹股沟10cm ×6cm嵌顿疝,张力较高,皮肤无红肿,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试行手法复位

B手术复位并行疝嚢高位结扎

C手术复位并行加强腹股沟管前壁疝修补术

D手术复位并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E手术复位并行加强腹股沟管后壁斜疝修朴术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男性患者,80岁,右腹股沟斜疝嵌顿2小时,右侧腹股沟10cm ×6cm嵌顿疝,张力较高,皮肤无红肿,提示嵌顿疝尚未发生绞窄坏死,首选的治疗方法是试行手法复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疝囊壁的一部分为腹内容物时称

A嵌顿性疝

BLitter疝

CRichter病

D滑动性疝

E绞窄性疝

正确答案

D

解析

病程较长的疝,因内容物不断进入疝囊时产生的下坠力量将囊颈上方的腹膜逐渐推向疝囊,尤其是骼窝后腹膜与后腹壁结合的极为松弛,更易被推移,以致盲肠阑尾、乙状结肠或膀胱随之下移而成为疝囊壁的一部分,这种疝称为滑动疝,属于难复性疝。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关于腹股沟疝的描述正确的是

A斜疝疝块外形多呈半球形

B斜疝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C直疝精索在疝囊后方

D直疝由直疝三角突出,可进入阴囊

E直疝多见于儿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疝块经腹股沟管突出,呈梨形或椭圆形,可进入阴囊,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疝块不再突出,精索在疝囊后方,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斜疝易发生嵌顿。直疝多见于老年人,由直疝三角突出,疝块呈半球形,很少进入阴囊,精索在疝囊的前方,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直疝极少发生嵌顿。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性,70岁,腹股沟三角突出半球形包块,易还纳,未进入阴囊,不透光,主要考虑为

A鞘膜积液

B隐睾

C股疝

D直疝

E斜疝

正确答案

D

解析

腹股沟直疝多见于老年,由直疝三角突出,很少进入阴囊,疝块为半球形;腹股沟斜疝多见于儿童与青壮年,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疝块为椭圆形或梨形,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不再突出;股疝多见于40岁以上的妇女,经股管突出,绝不进入阴囊,疝块为半球形,位于卵圆窝,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是最易发生崁顿的疝(占60%)。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74岁。腹股沟疝修补术后2年,复发3个月,要求再手术治疗。考虑患者年老、腹壁薄弱,最适宜的手术式是

ALichtenstein法

BHalsted法

CBassini法

DMcVay法

EFerguson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腹股沟管后壁修补方法。只有McVay法适用于后壁薄弱严重的患者。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腹横肌发育不全

B腹横筋膜发育不全

C腹外斜肌发育不全

D腹内斜肌发育不全

E腹膜鞘突不闭锁

正确答案

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腹股沟疝。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腹膜鞘突不闭锁或闭锁不完全。

下一知识点 : 股疝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