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房产税计税依据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对居民住宅区内业主共有的经营性房产,依照租金收入计征
B.投资联营的房产,如果共担风险被投资者按房产计税余值从价征税,如果不共担风险投资者应按租金从租计征
C.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用于居住的,其应缴纳的房产税暂减按4%的税率征收
D.凡以房屋为载体,不可随意移动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如给排水、采暖、消防、中央空调、电气及智能化楼宇设备等,无论在会计核算中是否单独记账与核算,都应计入房产原值
E.房产税有从价计征和从租计征两种方式

正确答案

B,C,D,E

解析

[解析] 对居民住宅区内业主共有的经营性房产由实际经营(包括自营和出租)的代管人或使用人缴纳房产税。其中自营的,依照房产原值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计征,没有房产原值或不能将业主共有房产与其他房产的原值准确划分开的,由房产所在地地方税务机关参照同类房产核定房产原值;出租的,依照租金收入计征。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建筑物中,应缴纳房产税的是坐落在( )。

A.某市内的变电塔
B.工矿区的砖瓦石灰窑
C.建制镇内的房屋
D.农村的房屋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独立在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如围墙、烟囱、水塔、变电塔、酒窖菜窖、玻璃暖房、室外游泳池、砖瓦石灰窑以及各种油气罐等,不属于房产的范围。农村的房屋也不属于房产税的征收范围。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企业有一处房产原值1000万元,2008年7月1日用于投资联营(收取固定收入,不承担联营风险),投资期为5年。已知该企业当年取得固定收入50万元,当地政府规定的扣除比例为20%。该企业2008年应缴纳房产税( )万元。

A.6.0
B.9.6
C.10.8
D.15.6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应纳房产税=1000×(1-20%)×1.2%×6÷12+50×12%=4.8+6=10.8(万元)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国有企业在其所在城市市区有房屋三幢,其中二幢用于本企业生产经营,两幢房产账面原值共为400万元,年中对这两幢房屋进行了改建装修,支付费用50万元(当地政府规定允许按房产原值一次扣除30%);另外一幢房屋租给某私营企业,年租金收入为20万元。该企业生产、经营自用房应缴纳的房产税为( )万元。

A.4.8
B.3.36
C.5.4
D.3.78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掌握房产税的计算方法。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根据房产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房产税的税收减免表述正确的是( )。

A.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
B.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的出租房产以及非自身业务使用的生产、营业用房,不属于免税范围
C.企业全额筹建经费创办的民办学校、医疗卫生单位、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以及文化、体育、艺术类单位使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
D.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房产不能免征房产税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全额或差额)的单位(学校、医疗卫生单位、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以及文化、体育、艺术类单位)所有的、本身业务范围内使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所以,C选项错误。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所以,D选项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项目符合房产税规定的有( )。

A.高校后勤实体自用房免征房产税
B.事业单位从实行自收自支的年度起免征房产税3年
C.居民有两处以上住房的,只对其中一处免征房产税
D.基建工地的各种材料棚施工期间免征房产税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居民自住房产,不分面积多少,一律免税。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房产税纳税人的是( )。

A.产权属于全民所有的,其经营管理的单位是纳税义务人
B.产权未确定以及租典纠纷未解决的,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
C.产权出典的,承典人
D.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台同胞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台同胞征收城市房地产税,不征房产税。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王某是一位作家,2009年发生以下收入:
(1)3月出版一本短篇小说集取得稿费5万元。该小说集中的一篇小说由电视制作中心改编成电视剧,又支付作家改编许可费10000元。
(2)3月份为国内某单位讲座取得不含税酬金6000元;5月份又为一单位讲座取得税前酬金30000元。
(3)6月应邀出国访问期间,举办中国改革讲座,国外主办单位支付酬金2000欧元,境外缴纳个人所得税80欧元(外汇牌价7.9)。
(4)7月份将市区内闲置的一处住房按市价出租用于他人居住,租期1年,每月租金2000元,房产原值70万元,当地政府规定房产税的减免比例为30%,已缴纳了营业税和房产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等其他税费暂忽略不计)。8月发生漏雨修缮费600元。上述收入除明确为不含税的之外,均为含税收入。根据以上资料,要求计算:
王某在上述期间月国外讲座应在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0
B.1896
C.1986
D.201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6月境外讲座应在我国纳税,可抵扣限额以内的境外已纳税款,税款计算如下:
2000×7.9×(1-20%)×20%=2528(元)
应在国内补交:2528-80×7.9=1896(元)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根据下面的表格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2003年的各种税收中,哪一种税收所占的比重最小()。

A.增值税
B.个人所得税
C.资源税
D.房产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比较2003年各种税收额的大小知资源税的最小,所以资源税在当年的税收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是最小的,故应选C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企业是一家位于某市市区的国有工业企业。2004年1月,税务机关对该企业2003年房产税纳税情况进行稽查,获得如下资料:
(1)该企业2003年初固定资产账面显示,所有房屋及建筑物原价5 000万元。其中,管理部门及生产用房4幢,原值3 700万元;企业内部自办的幼儿园用房原值200万元、医务室用房原值300万元;围墙原值50万元;其余闲置用房4座,原值分别为300万元、200万元、150万元和100万元。
(2)2003年2月20日,对自行建成的一座生产车间办理竣丁决算,并于当月投入使用,原值200万元。同年3月5日,企业因资金紧张,将这座车间抵押给工商银行取得贷款80万元,抵押期间房屋仍由企业使用。
(3)2003年4月30日,将原值为200万元的闲置用房向B企业投资,协议规定,A企业每月向B企业收取固定收入2万元,B企业的经营盈亏情况与A企业无关。当年收益16万元。
(4)2003年5月7日,将原值为100万元的闲置房产出典给某金融机构,获得资金50万元,出典期间房屋空置。
(5)2003年7月7日,将原值为150万元的闲置房产转让给C企业,转让价100万元。支付转让过程中发生的税金及费用10万元,账面显示该房产已提折旧40万元。
(6)2003年9月3日,将原值为300万元的房产融资租赁给D企业,租期从2003年10月 1日到2008年9月30日,共5年,每年收取租金80万元,租金于每期期初支付。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租赁期内的房产税由出租方缴纳。
该省规定,确定计算房产余值的扣除率为30%。
要求:根据税法规定,分析并计算该企业2003年度应缴纳的房产税税额。

正确答案

(1)管理部门及生产用房应纳税额
应纳房产税税额=3700万元×(1-30%)×1.2%=31.08万元
(2)纳税人自建房屋应纳税额
应纳房产税税额=[200×(1-30%)×1.2%×10÷12]万元=1.40万元
(3)用于对外投资、收取固定收入、不承担联营风险的房产应纳税额
应纳房产税税额=[200×(1-30%)×1.2%×4÷12+16×12%]万元=2.48万元
(4)出典给金融机构的闲置房产应纳税额
l~5月企业应纳房产税税额=100万元×(1-30%)×1.2%×5÷12=0.35万元
6~12月房产税应由承典人金融机构缴纳。
(5)转让闲置房产应纳税额
1~7月应纳房产税税额=150万元×(1-30%)×1.2%×7÷12=0.74万元
(6)融资租赁房产应纳税额
应纳房产税税额=300万元×(1-30%)×1.2%=2.52万元
该企业应纳的房产税税额合计=(31.08+1.40+2.48+0.35+0.74+2.52)万元
=38.57万元
说明:
(1)企业办的各类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因此,该企业幼儿园及医务室用房不征房产税。围墙系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不属于房产的范畴,不征房产税。
(2)纳税人自行新建房屋用于生产经营的,自建成之次月起征收房产税。
(3)以房产对外投资,收取固定收入,不承担联营风险,实际上是以联营名义取得房产的租金,应由出租方按租金收入计缴房产税。
(4)产权出典的,由对房屋具有支配权的承典人缴纳房产税。
(5)房屋转让后从次月起不再征收房产税。
(6)对于融资租赁的房屋,由于租赁费包括购进房屋的价款、手续费、借款利息等,与一般房屋出租的“租金”内涵不同,且租赁期满后,当承租方偿还最后一笔租赁费时,房屋产权要转移到承租方,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的形式。所以,在计征房产税时,应以房产余值计算征收,纳税人不同地区税务部门规定有所不同。

解析

暂无解析

百度题库 > 初级会计师 > 经济法基础 > 房产税税收优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