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日民族之统一。”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1912年1月)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

材料二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三   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 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从辛亥革命时期到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有何新的发展?(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的根本原因。(2分)为改变革命屡败的局面,孙中山在理论和政治上有何重大创新或举措?(2分)

(3根据材料三你怎样理解毛泽东所说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2分)“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表现是什么?(2分)

正确答案

(1)从民族统一(“五族共和”)、民族平等到明确反帝、谋求中华民族解放。(2分)

(2)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2分)

举措:提出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开展。(2分)

(3)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壮大了工人阶级;其失败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新的革命道路。(2分)

表现: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平等;建立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实现了普遍平等的人权;完成土地改革,改善了人民生活。(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列强“各国内也有与我们有仇的,也有与我们无仇的”,“我们要杀洋人,当杀那千军万马的洋人,不要杀那些无用的洋人。”

――引自陈天华《猛回头》

材料二 一旦开战,“在两军阵前,有进无退,巴不得把他杀尽,洋兵以外的洋人,一概不伤他。洋兵若是降了擒了,也不杀害”,也“不能灭洋人的国”。面对洋人,“越恨他,越要学他,越能报他,不学断不能报”,“即如他的枪能打三四里,一分时能发十余响,鸟枪只能打十余丈,数分时只能发一响,不学他的枪炮,能打得倒他吗?”

――引自陈天华《警世钟》

回答:

(1)在上述材料中,陈天华对“洋人”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与义和团运动相比,陈天华对洋人的认识有了怎样的发展?

正确答案

⑴.对洋人应作具体分析,不赞成盲目地反对所有的洋人;提出反侵略斗争应有理有节的思想,而不应该不分清红皂白乱杀一气;提出“要拒洋人,须先学洋人的长处”。

⑵.与义和团运动相比,陈天华在反帝斗争问题上已摆脱了盲目排外的狭隘眼界,把反帝斗争提到了理性和讲求策略的新高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陈天华对待洋人及外洋事物态度的理解能力。本题较容易,只要读懂材料、联系中国近代各阶级、阶层,特别是义和团对外洋事物的态度并进行比较即可出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荏苒三十年》林伯渠

材料2: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复兴之路》(环球时报)

材料3: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做了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为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理论探索,对建立新中国有重要影响。

下表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彻底实现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1)请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的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2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毛泽东当时引起美国《生活》杂志高度重视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什么?请你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概括出毛泽东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的史实,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所进行的政治上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民主革命思想并同改良派进行思想论战;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等。

(2)长征胜利完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贡献:理论上,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实践上,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取得胜利。

(3)《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否定了国民党专制独裁的政治制度。1948年,中国共产党号召各民主党派召开政协会议成立联合政府。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筹建新中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和优秀品格永远值得我们颂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纲领

材料二

新旧三民主义内容比较简表

(1)孙中山对材料一中同盟会的纲领阐发是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进理论引领社会前进。指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分别引领了哪一革命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体现了孙中山怎样的优秀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三民主义。核心内容:民权主义。

(2)明确反对帝国主义、主张民族平等、增加“节制资本”、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等。

(3)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或大革命)。

(4)与时俱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胡绳说: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材料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通路。

材料三 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请回答:

(1)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的评价是否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3)辛亥革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创造了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

  C

   资产阶级革命,从根本上说就是建立起本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障碍,开辟道路。所以“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建立民国”,即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实行民主政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孙中山在谈到辛亥革命失败时说:“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害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据材料回答:

①孙中山在上文中指出的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②除孙中山在上文中总结的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外,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还有哪些?

③依据孙中山的上述讲话你对他的革命精神有何认识?

正确答案

①革命派向反革命势力及帝国主义妥协。革命派急于求成。缺乏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坚强的革命政党。国内各种反革命势力联合并与帝国主义勾结。革命党人当时没有认清袁世凯的反动本质而拱手将政权交给袁世凯。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有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并以军事威胁、经济封锁、外交孤立等手段对革命派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③孙中山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不断总结革命失败的教训,以利于下一步的革命斗争,表现了他不屈不挠、坚持民主革命斗争的崇高精神。

此材料问答题,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回答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从与帝国主义妥协、缺乏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坚强的革命政党、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对袁世凯认识不清等四个方面来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第二问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回答历史问题能力,以及归纳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并同有看到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没有唤起民众。第三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问题,在评价中既要看到孙中山的讲话的正确的一面,又要指出其局限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力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

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院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1913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独立宣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体现了哪些民主思想?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如果真的实行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能使中国人民获得自由和民主吗?

正确答案

(1)背景:欧洲启蒙思想广泛传播,独立战争爆发及英王的暴虐。民主思想: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

(2) 意义:促使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在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3) 言之有理即可

(1) 《独立宣言》在独立战争期间大陆会议通过,宣布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宣言体现了启蒙思想的主张。体现了民主思想。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3) 回答能或者不能都要结合史实进行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荏苒三十年》林伯渠

材料2: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复兴之路》(环球时报)

材料3: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做了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为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理论探索,对建立新中国有重要影响。

下表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彻底实现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1)请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的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2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毛泽东当时引起美国《生活》杂志高度重视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什么?请你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概括出毛泽东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的史实,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所进行的政治上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民主革命思想并同改良派进行思想论战;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等。

(2)长征胜利完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贡献:理论上,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实践上,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取得胜利。

(3)《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否定了国民党专制独裁的政治制度。1948年,中国共产党号召各民主党派召开政协会议成立联合政府。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筹建新中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的演说

材料二  ……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 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 一体保护 。                               

——《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三  我同盟会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以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孙中山《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四  (一)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含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个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国民党一大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孙中山所谓的“三样目的”,概括地说要达到什么目标?所谓“至完美的国家”又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材料二、三,你认为“今民族、民权已达到目的”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中山因何未能建立“至完美”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材料四反映出的孙中山的主张,有哪些新的发展?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推翻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不对。因为: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外来民族压迫依然存在。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通过了《临时约法》,但是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实行专制独裁统治,中国只是有民国之名,无民国之实,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民权主义并没有完成。

(3)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敢彻底反帝反封建;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4)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新内容。原因是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接受了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以及孙中山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格。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凤凰网“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问卷调查统计

材料二 众所周知,1900年至1911年期间,上海连续演绎了许多有声有色的政治剧,比如爱国学社、张园国会、苏报案、民立报,还有同盟会中部总会等等,这些剧目均具有全国影响和重大意义。

——廖大伟《辛亥革命与上海政治地位的提升》

材料三 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的开展外,在其他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

——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走向》

(l)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广州和武汉得票遥遥领先?如果请你增添两个城市作为备选项,你会选择哪两个城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为什么会有人选择上海代表辛亥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发展具有怎样的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辛亥革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广州: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早期传播地区。武汉: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所在地。檀香山:兴中会的创立。东京:中国同盟会创立。

(2)上海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地域发展严重不平衡。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思想;培养了大批革命人才;其城市革命方式的失败,引发了先进的中国人对农村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实践。

下一知识点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辛亥革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