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废旧钴酸锂镍离子电池主要含有Fe、Al、Cu的单质和LiCoO2,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分离其中各种金属元素.

提示:FeC2O4难溶于水:Fe3++3C2O42-═[Fe(C2O43]3-;[Fe(C2O43]3-遇酸转化为Fe3+.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泡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向固体残渣中加入盐酸时,LiCoO2发生如下反应,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LiCoO2+□HCl-□LiCl+□CoCl2+□Cl2↑+□______

(3)向滤液A中加入H2O2的作用是______

(4)过滤Li2CO3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的角度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解:废旧钴酸锂镍离子电池主要含有Fe、Al、Cu的单质和LiCoO2,初步处理,加碱浸泡,铝和碱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固体残渣为:Fe、Cu的单质和LiCoO2,加盐酸Fe+2H+=Fe2++H2↑,2LiCoO2+8H++2Cl-=2Li++2Co2++Cl2↑+4H2O,沉淀为Cu,滤液A为Fe2+、Li+、Co3+、Cl-,FeC2O4难溶于水,向滤液A中加入H2O2,2Fe2++H2O2+2H+=2Fe3++2H2O,氧化Fe2+为Fe3+,加入草酸铵,过滤沉淀为CoC2O4•2H2O,滤液B为:Fe3+、Li+、Cl-,加入碳酸钠,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Li++CO32-=Li2CO3↓,滤液C为Fe3+、Cl-,加入氧化剂防止铁离子被还原得氯化铁溶液,

(1)铝和碱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所以碱浸泡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2)LiCoO2中Li为+1价,Co为+3价,具有氧化性,HCl中-1价的氯具有还原性,向固体残渣中加入盐酸时,Co(+3→+2),Cl(-1→0),最小公倍数为1,因Cl2为双原子分子,所以LiCoO2前系数为2,根据原子守恒,未知物为水,所以反应为:2LiCoO2+8HCl=2LiCl+2CoCl2+Cl2↑+4H2O,

故答案为:2LiCoO2+8HCl=2LiCl+2CoCl2+Cl2↑+4H2O;

(3)FeC2O4难溶于水,[Fe(C2O43]3-遇酸转化为Fe3+,为避免沉淀Fe2+,需氧化亚铁离子,H2O2具有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向滤液A中加入H2O2的作用是氧化Fe2+为Fe3+;发生的反应为:2Fe2++H2O2+2H+=2Fe3++2H2O,

故答案为:氧化Fe2+为Fe3+,避免下一步Fe2+形成FeC2O4沉淀;

(4)过滤Li2CO3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可能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等,

故答案为: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等.

解析

解:废旧钴酸锂镍离子电池主要含有Fe、Al、Cu的单质和LiCoO2,初步处理,加碱浸泡,铝和碱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固体残渣为:Fe、Cu的单质和LiCoO2,加盐酸Fe+2H+=Fe2++H2↑,2LiCoO2+8H++2Cl-=2Li++2Co2++Cl2↑+4H2O,沉淀为Cu,滤液A为Fe2+、Li+、Co3+、Cl-,FeC2O4难溶于水,向滤液A中加入H2O2,2Fe2++H2O2+2H+=2Fe3++2H2O,氧化Fe2+为Fe3+,加入草酸铵,过滤沉淀为CoC2O4•2H2O,滤液B为:Fe3+、Li+、Cl-,加入碳酸钠,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Li++CO32-=Li2CO3↓,滤液C为Fe3+、Cl-,加入氧化剂防止铁离子被还原得氯化铁溶液,

(1)铝和碱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所以碱浸泡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2)LiCoO2中Li为+1价,Co为+3价,具有氧化性,HCl中-1价的氯具有还原性,向固体残渣中加入盐酸时,Co(+3→+2),Cl(-1→0),最小公倍数为1,因Cl2为双原子分子,所以LiCoO2前系数为2,根据原子守恒,未知物为水,所以反应为:2LiCoO2+8HCl=2LiCl+2CoCl2+Cl2↑+4H2O,

故答案为:2LiCoO2+8HCl=2LiCl+2CoCl2+Cl2↑+4H2O;

(3)FeC2O4难溶于水,[Fe(C2O43]3-遇酸转化为Fe3+,为避免沉淀Fe2+,需氧化亚铁离子,H2O2具有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向滤液A中加入H2O2的作用是氧化Fe2+为Fe3+;发生的反应为:2Fe2++H2O2+2H+=2Fe3++2H2O,

故答案为:氧化Fe2+为Fe3+,避免下一步Fe2+形成FeC2O4沉淀;

(4)过滤Li2CO3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可能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等,

故答案为: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等.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高纯度氧化铝有广泛的用途,某研究小组研究用以下流程制取高纯度氧化铝:

根据上述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除杂”操作是加入过氧化氢后,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约为8.0,以除去硫酸铵溶液中的少量Fe2+.写出在除去Fe2+离子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检验上述流程中“过滤”后杂质是否除尽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3)配制硫酸铝溶液时,需用硫酸酸化,酸化的目的是______

(4)“结晶”这步操作中,母液经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刚出现薄层晶体即停止加热,然后冷却结晶,得到铵明矾晶体(含结晶水).母液不能蒸干的原因是______

(5)铵明矾晶体的化学式为NH4Al(SO42•12H2O,在0.1mol/L铵明矾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的离子是______,离子浓度最小的离子是______

正确答案

2Fe2++H2O2+4NH3•H2O=2Fe(OH)3↓+4NH4+

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色,则杂质已除尽

抑制(防止)Al3+水解

减少可溶性杂质的析出及Al3+水解

SO42-

OH-

解析

解:(1)H2O2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铁离子在氨水存在的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H2O2+4NH3•H2O=2Fe(OH)3↓+4NH4+

故答案为:2Fe2++H2O2+4NH3•H2O=2Fe(OH)3↓+4NH4+

(2)由工艺流程可知,加入过氧化氢将溶液中Fe2+氧化为Fe3+,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值,Fe3+使转化为Fe(OH)3,过滤后的滤液中可能含有Fe3+,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色,则杂质已除尽,

故答案为: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色,则杂质已除尽;

(3)由于铝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所以加入硫酸酸化,抑制了铝离子的水解,故答案为:抑制Al3+水解;

(4)由于蒸干会析出可溶性杂质的析出,且Al3+水解程度增大,所以母液不能蒸干,故答案为:减少可溶性杂质的析出及Al3+水解;

(5)铵明矾晶体的化学式为NH4Al(SO42•12H2O,在0.1mol/L铵明矾的水溶液中,未水解前,c(Al3+)=c(NH4+)=0.1mol/L,由于铵根和铝离子均水解,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氢氧根,故水解后浓度均小于0.1mol/L,c(SO42-)=0.2mol/L,0.2>0.1,故答案为:SO42-;OH-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海水晒盐后的盐卤(主要含Na+、Mg2+、Cl-、Br-等)中模拟工业生产提取镁,主要过程如下图1:

回答下列问题:

(1)从过程①得到的Mg(OH)2沉淀中混有少量的Ca(OH)2,除去少量Ca(OH)2的方法是先将沉淀加入到盛有______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经____________(填操作方法)可得纯净的Mg(OH)2.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如2图是该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进行过程③的实验装置图.其中左侧装置的作用是______.若要验证所得无水MgCl2中不含NaCl,最简单的操作是______

(3)写出过程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贝壳煅烧得到生石灰,生石灰加水得到石灰乳,在海水晒盐后的盐卤(主要含Na+、Mg2+、Cl-、Br-等)中加入石灰乳,MgCl2+Ca(OH)2=Mg(OH)2↓+CaCl2,过滤得到氢氧化镁沉淀;从过程①得到的Mg(OH)2沉淀中混有少量的Ca(OH)2,Ca(OH)2能与饱和MgCl2溶液反应生成Mg(OH)2沉淀和氯化钙,氯化钙溶于水,可用过滤、洗涤的方法分离出Mg(OH)2沉淀,加入盐酸,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Mg(OH2)+2HCl=MgCl2+2H2O,过程②降温结晶得到MgCl2•6H2O,氯化镁中的镁离子易水解,在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MgCl2水解,且带走MgCl2•6H2O受热产生的水汽,所以过程③在氯化氢气流中干燥产物得到无水氯化镁,过程④电解无水氯化镁得到镁.

(1)氢氧化钙微溶,氢氧化镁难溶,Ca(OH)2能与饱和MgCl2溶液反应Ca(OH)2+Mg2+=Mg(OH2)+Ca2+

生成Mg(OH)2沉淀和氯化钙,氯化钙溶于水,可用过滤、洗涤的方法分离出Mg(OH)2沉淀,在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和引流,

故答案为:饱和MgCl2溶液;过滤、洗涤;Ca(OH)2+Mg2+=Mg(OH2)+Ca2+

(2)过程③在氯化氢气流中干燥产物得到无水氯化镁,浓硫酸稀释放热,氯化氢具有挥发性,所以图2中浓盐酸滴加到浓硫酸中有氯化氢气体产生,氯化镁中的镁离子易水解,在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MgCl2水解,所以其中装置A的作用是制备干燥的HCl气体,抑制MgCl2的水解,若要验证所得无水MgCl2中不含NaCl,最简单的操作是:用铂丝蘸取少量固体,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无黄色火焰产生,则证明所得无水氯化镁晶体中不含氯化钠,

故答案为:制备干燥的HCl气体,抑制MgCl2的水解;用铂丝蘸取少量固体,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无黄色火焰产生,则证明所得无水氯化镁晶体中不含氯化钠;

(3)电解无水氯化镁得到镁和氯气,方程式为:MgCl2Mg+Cl2↑,

故答案为:MgCl2Mg+Cl2↑;

解析

解:贝壳煅烧得到生石灰,生石灰加水得到石灰乳,在海水晒盐后的盐卤(主要含Na+、Mg2+、Cl-、Br-等)中加入石灰乳,MgCl2+Ca(OH)2=Mg(OH)2↓+CaCl2,过滤得到氢氧化镁沉淀;从过程①得到的Mg(OH)2沉淀中混有少量的Ca(OH)2,Ca(OH)2能与饱和MgCl2溶液反应生成Mg(OH)2沉淀和氯化钙,氯化钙溶于水,可用过滤、洗涤的方法分离出Mg(OH)2沉淀,加入盐酸,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Mg(OH2)+2HCl=MgCl2+2H2O,过程②降温结晶得到MgCl2•6H2O,氯化镁中的镁离子易水解,在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MgCl2水解,且带走MgCl2•6H2O受热产生的水汽,所以过程③在氯化氢气流中干燥产物得到无水氯化镁,过程④电解无水氯化镁得到镁.

(1)氢氧化钙微溶,氢氧化镁难溶,Ca(OH)2能与饱和MgCl2溶液反应Ca(OH)2+Mg2+=Mg(OH2)+Ca2+

生成Mg(OH)2沉淀和氯化钙,氯化钙溶于水,可用过滤、洗涤的方法分离出Mg(OH)2沉淀,在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和引流,

故答案为:饱和MgCl2溶液;过滤、洗涤;Ca(OH)2+Mg2+=Mg(OH2)+Ca2+

(2)过程③在氯化氢气流中干燥产物得到无水氯化镁,浓硫酸稀释放热,氯化氢具有挥发性,所以图2中浓盐酸滴加到浓硫酸中有氯化氢气体产生,氯化镁中的镁离子易水解,在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MgCl2水解,所以其中装置A的作用是制备干燥的HCl气体,抑制MgCl2的水解,若要验证所得无水MgCl2中不含NaCl,最简单的操作是:用铂丝蘸取少量固体,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无黄色火焰产生,则证明所得无水氯化镁晶体中不含氯化钠,

故答案为:制备干燥的HCl气体,抑制MgCl2的水解;用铂丝蘸取少量固体,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无黄色火焰产生,则证明所得无水氯化镁晶体中不含氯化钠;

(3)电解无水氯化镁得到镁和氯气,方程式为:MgCl2Mg+Cl2↑,

故答案为:MgCl2Mg+Cl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MnO2和Zn是制造干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用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和闪锌矿(主要成分ZnS)联合生产MnO2和Zn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操作I用到硅酸盐材质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填仪器名称).

(2)稀硫酸浸泡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中若析出19.2g单质A,共转移______mo1电子.浸泡时反应速率较慢,下列措施不能提高浸泡时反应速率的是______(填代号).

a.将矿石粉碎

b.提高浸泡温度

c.适当增大硫酸浓度

d.改变软锰矿与闪锌矿的比例

(3)由硫酸锰溶液可得到固体碳酸锰,然后在空气中煅烧碳酸锰制备MnO2.已知:

2MnO(s)+O2(g)═2MnO2(s)△H1=akJ•mol-1

MnCO3(s)═MnO(s)+CO2(g)△H2=bkJ•mol-1

写出碳酸锰在空气中煅烧生成Mn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4)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酸化的硫酸锰溶液制备MnO2的装置如图2所示:

①a应与直流电源的______(填“正”或“负”)极相连..

②电解过程中氢离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若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个,左室溶液中n(H+)的变化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工业上用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和闪锌矿(主要成分ZnS)联合生产MnO2和Zn的工艺流程: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和闪锌矿(主要成分ZnS)在酸溶后MnO2+ZnS+2H2SO4═MnSO4+ZnSO4+S↓+2H2O,过滤,滤渣A为硫单质,滤液为:MnSO4和ZnSO4,通电电解在阳极生成二氧化锰,阴极生成锌.

(1)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用过滤的方法,滤渣A为硫单质,滤液为:MnSO4和ZnSO4,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属于硅酸盐材质,

故答案为:漏斗;

(2)稀硫酸浸泡时反应为MnO2+ZnS+2H2SO4═MnSO4+ZnSO4+S↓+2H2O,MnO2、ZnS难溶于水,MnSO4、ZnSO4,易溶于水易电离,所以离子反应为:MnO2+ZnS+4H+═Mn2++Zn2++S↓+2H2O,19.2g单质A为S,反应中S元素由-2价升高为0,则每析出19.2gS沉淀共转移×(2-0)=1.2mol电子,

a.将矿石粉碎,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故不选;

b.提高浸泡温度,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故不选;

c.适当增大硫酸浓度,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故不选;

d.改变软锰矿与闪锌矿的比例,不能改变反应速率,故选;

故答案为:MnO2+ZnS+4H+═Mn2++Zn2++S↓+2H2O;1.2mol;d;

(3)2MnO(s)+O2(g)═2MnO2(s)△H1=akJ•mol-1

MnCO3(s)═MnO(s)+CO2(g)△H2=bkJ•mol-1②将①+②×2可得:2MnCO3(S)+O2(g)═2MnO2(S)+2CO2(g)△H=(a+2b)KJ•mol-1

故答案为:2MnCO3(S)+O2(g)═2MnO2(S)+2CO2(g)△H=(a+2b)KJ•mol-1

(4)①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酸化的硫酸锰溶液制备MnO2,阳极上锰离子失电子生成二氧化锰,电极反应式为Mn2+-2e-+2H2O=MnO2+4H+;,所以a是正极,

故答案为:正;

②电解过程中氢离子的作用是参与阴极反应和通过交换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时,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阴极上首先放电的是H+,电极反应式为:2H++2e-=H2↑,阳极反应式为:MnSO4-2e-+2H2O═MnO2+SO42-+4H+,若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个,根据氢离子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2H+~2e-,则左室溶液中n(H+)=1mol,

故答案为:1mol;

解析

解:工业上用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和闪锌矿(主要成分ZnS)联合生产MnO2和Zn的工艺流程: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和闪锌矿(主要成分ZnS)在酸溶后MnO2+ZnS+2H2SO4═MnSO4+ZnSO4+S↓+2H2O,过滤,滤渣A为硫单质,滤液为:MnSO4和ZnSO4,通电电解在阳极生成二氧化锰,阴极生成锌.

(1)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用过滤的方法,滤渣A为硫单质,滤液为:MnSO4和ZnSO4,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属于硅酸盐材质,

故答案为:漏斗;

(2)稀硫酸浸泡时反应为MnO2+ZnS+2H2SO4═MnSO4+ZnSO4+S↓+2H2O,MnO2、ZnS难溶于水,MnSO4、ZnSO4,易溶于水易电离,所以离子反应为:MnO2+ZnS+4H+═Mn2++Zn2++S↓+2H2O,19.2g单质A为S,反应中S元素由-2价升高为0,则每析出19.2gS沉淀共转移×(2-0)=1.2mol电子,

a.将矿石粉碎,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故不选;

b.提高浸泡温度,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故不选;

c.适当增大硫酸浓度,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故不选;

d.改变软锰矿与闪锌矿的比例,不能改变反应速率,故选;

故答案为:MnO2+ZnS+4H+═Mn2++Zn2++S↓+2H2O;1.2mol;d;

(3)2MnO(s)+O2(g)═2MnO2(s)△H1=akJ•mol-1

MnCO3(s)═MnO(s)+CO2(g)△H2=bkJ•mol-1②将①+②×2可得:2MnCO3(S)+O2(g)═2MnO2(S)+2CO2(g)△H=(a+2b)KJ•mol-1

故答案为:2MnCO3(S)+O2(g)═2MnO2(S)+2CO2(g)△H=(a+2b)KJ•mol-1

(4)①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酸化的硫酸锰溶液制备MnO2,阳极上锰离子失电子生成二氧化锰,电极反应式为Mn2+-2e-+2H2O=MnO2+4H+;,所以a是正极,

故答案为:正;

②电解过程中氢离子的作用是参与阴极反应和通过交换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时,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阴极上首先放电的是H+,电极反应式为:2H++2e-=H2↑,阳极反应式为:MnSO4-2e-+2H2O═MnO2+SO42-+4H+,若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个,根据氢离子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2H+~2e-,则左室溶液中n(H+)=1mol,

故答案为:1mo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石家庄校级期末)工厂中用稀硫酸浸泡某矿石后的溶液中,除了含有大量硫酸外,还含有少量NH4+、Fe3+、AsO43-、Cl-.为除去杂质离子,部分操作流程如下图:

请回答问题:

(1)用稀硫酸浸泡某矿石后的溶液中,硫酸的浓度为4.9g•L-1,则该溶液的pH约为______

(2)NH4+在用稀硫酸浸泡某矿石后的溶液中以(NH42SO4和NH4Cl形式存在.现有一份(NH42SO4溶液,一份NH4Cl溶液,(NH42SO4溶液中c(NH4+)恰好是NH4Cl溶液中c(NH4+)的2倍,则c[(NH42SO4]______c(NH4Cl)(填:<、=或>)

(3)向废液中投入生石灰(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溶液中c(NH3•H2O)与c(OH-)的比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______

(4)投入生石灰调节pH到2~3时,大量沉淀主要成分为CaSO4•2H2O[含有少量Fe(OH)3],提纯CaSO4•2H2O的主要操作步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5)25℃,H3AsO4电离常数为K1=5.6×10-3 ,K2=1.7×10-7,K3=4.0×10-12.当溶液中pH调节到8~9时,沉淀主要成分为Ca3(AsO42

①Na3AsO4第一步水解的平衡常数数值为:______

②已知:AsO43-+2I-+2H+═AsO33-+I2+H2O,SO2+I2+2H2O═SO42-+2I-+4H+.上述两个反应中还原性最强的微粒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硫酸废液中含有大量硫酸外,还含有少量NH4+、Fe3+、AsO43-、Cl-,加入生石灰,调节pH2~3,大量沉淀主要成分为CaSO4•2H2O[含有少量Fe(OH)3],滤液加入生石灰调节pH8~9,生成Ca3(AsO42沉淀,滤液主要含有(NH42SO4和NH4Cl,

(1)硫酸的浓度为4.9g•L-1,c(H2SO4)==0.05mol/L,c(H+)=0.1mol/L,pH=-lg0.1=1,故答案为:1;

(2)如c[(NH42SO4]=c(NH4Cl),则(NH42SO4溶液中c(NH4+)较大,因c(NH4+)越大,NH4+水解程度越小,则(NH42SO4溶液中c(NH4+)小于是NH4Cl溶液中c(NH4+)的2倍,如等于2倍,则c(NH4Cl)应较大,

故答案为:<;

(3)随着向废液中投入生石灰,c(OH-)增大,c(NH3•H2O)减小,则溶液中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4)提纯CaSO4•2H2O,可加入稀硫酸溶解Fe(OH)3,且防止CaSO4•2H2O的溶解,过滤后洗涤、干燥,

故答案为:稀硫酸;晾干或干燥;

(5)①Na3AsO4的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sO43-+H2O⇌HAsO42-+OH-,该步水解的平衡常数Kh=====2.5×10-3

故答案为:2.5×10-3

②已知:AsO43-+2I-+2H+=AsO33-+I2+H2O,SO2+I2+2H2O=SO42-+2I-+4H+.还原剂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SO2>I->AsO33-,两个反应中还原性最强的微粒是SO2

故答案为:SO2

解析

解:硫酸废液中含有大量硫酸外,还含有少量NH4+、Fe3+、AsO43-、Cl-,加入生石灰,调节pH2~3,大量沉淀主要成分为CaSO4•2H2O[含有少量Fe(OH)3],滤液加入生石灰调节pH8~9,生成Ca3(AsO42沉淀,滤液主要含有(NH42SO4和NH4Cl,

(1)硫酸的浓度为4.9g•L-1,c(H2SO4)==0.05mol/L,c(H+)=0.1mol/L,pH=-lg0.1=1,故答案为:1;

(2)如c[(NH42SO4]=c(NH4Cl),则(NH42SO4溶液中c(NH4+)较大,因c(NH4+)越大,NH4+水解程度越小,则(NH42SO4溶液中c(NH4+)小于是NH4Cl溶液中c(NH4+)的2倍,如等于2倍,则c(NH4Cl)应较大,

故答案为:<;

(3)随着向废液中投入生石灰,c(OH-)增大,c(NH3•H2O)减小,则溶液中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4)提纯CaSO4•2H2O,可加入稀硫酸溶解Fe(OH)3,且防止CaSO4•2H2O的溶解,过滤后洗涤、干燥,

故答案为:稀硫酸;晾干或干燥;

(5)①Na3AsO4的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sO43-+H2O⇌HAsO42-+OH-,该步水解的平衡常数Kh=====2.5×10-3

故答案为:2.5×10-3

②已知:AsO43-+2I-+2H+=AsO33-+I2+H2O,SO2+I2+2H2O=SO42-+2I-+4H+.还原剂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SO2>I->AsO33-,两个反应中还原性最强的微粒是SO2

故答案为:SO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CaO2•8H2O呈白色,微溶于水,加热至350℃左右开始分解放出氧气,425℃分解完全.过氧化钙可以用于改善地表水质、处理含重金属粒子废水和治理赤潮,也可用于应急供氧等.实验室先用大理石(含MgCO3、FeCO3等杂质)制取纯净的碳酸钙,然后再用纯的碳酸钙制取过氧化钙.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Ca(OH)2+H2O2+6H2O=CaO2•8H2O△H<0

(1)写出CaO2的电子式:______

(2)步骤②中加入浓氨水至弱碱性的目的是:______

(3)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步骤③用冰水冷却的原因除了减少H2O2的分解以外还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大理石(含MgCO3、FeCO3等杂质)制取纯净的碳酸钙,然后再用纯的碳酸钙制取过氧化钙的原理:大理石(含MgCO3、FeCO3等杂质)都可以和硝酸之间发生反应得到硝酸钙、硝酸镁以及硝酸铁的混合物用,FeCO3与硝酸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向混合液中加入氨水,可以形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得到的滤液是硝酸钙溶液(含铵根离子),向其中加入碳酸铵,发生复分解反应,可以得到碳酸钙沉淀,沉淀用盐酸溶解,得到氯化钙的水溶液,加入双氧水、氨气,冰水冷却,可以得到CaO2•8H2O,低温下烘干,可以得到CaO2,进一步加热可以得到氧化钙和氧气.

(1)CaO2是过氧根离子和钙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硝酸钙、硝酸镁以及硝酸铁的混合物中加入氨水,可以形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沉淀,故答案为:使其中Mg2+、Fe3+等杂质离子形成沉淀除去;

(3)氯化钙的水溶液,加入双氧水、氨气,冰水冷却,可以得到CaO2•8H2O,该反应的反应物为CaCl2、H2O2、NH3,故方程式为CaCl2+H2O2+2NH3+8H2O=CaO2•8H2O+2NH4Cl,故答案为:CaCl2+H2O2+2NH3+8H2O=CaO2•8H2O+2NH4Cl;

(4)因为H2O2受热易分解,故采用冰水冷却的方式防止其分解,提高利用率,同时温度低能降低物质的溶解度,提高产率,故答案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CaO2•8H2O产率.

解析

解:大理石(含MgCO3、FeCO3等杂质)制取纯净的碳酸钙,然后再用纯的碳酸钙制取过氧化钙的原理:大理石(含MgCO3、FeCO3等杂质)都可以和硝酸之间发生反应得到硝酸钙、硝酸镁以及硝酸铁的混合物用,FeCO3与硝酸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向混合液中加入氨水,可以形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得到的滤液是硝酸钙溶液(含铵根离子),向其中加入碳酸铵,发生复分解反应,可以得到碳酸钙沉淀,沉淀用盐酸溶解,得到氯化钙的水溶液,加入双氧水、氨气,冰水冷却,可以得到CaO2•8H2O,低温下烘干,可以得到CaO2,进一步加热可以得到氧化钙和氧气.

(1)CaO2是过氧根离子和钙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硝酸钙、硝酸镁以及硝酸铁的混合物中加入氨水,可以形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沉淀,故答案为:使其中Mg2+、Fe3+等杂质离子形成沉淀除去;

(3)氯化钙的水溶液,加入双氧水、氨气,冰水冷却,可以得到CaO2•8H2O,该反应的反应物为CaCl2、H2O2、NH3,故方程式为CaCl2+H2O2+2NH3+8H2O=CaO2•8H2O+2NH4Cl,故答案为:CaCl2+H2O2+2NH3+8H2O=CaO2•8H2O+2NH4Cl;

(4)因为H2O2受热易分解,故采用冰水冷却的方式防止其分解,提高利用率,同时温度低能降低物质的溶解度,提高产率,故答案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CaO2•8H2O产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某大型电解铜生产企业,其冶炼工艺中铜、硫回收率达到97%、87%.下图表示其冶炼加工的流程:

冶炼中的主要反应:Cu2S+O2 2Cu+SO2

(1)烟气中的主要废气是______,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排考虑,其综合利用方式是制______

(2)电解法炼铜时,阳极是______(填“纯铜板”或“粗铜板”);粗铜中含有的金、银以单质的形式在电解槽______(填“阳极”或“阴极”的槽底,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3)在精炼铜的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Fe2+)、c(Zn2+)会逐渐增大而影响进一步电解.

几种物质的溶度积常数(KSP):

调节电解液的pH是除去杂质离子的常用方法.根据上表中溶度积数据判断,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Fe2+、Zn2+、Fe3+、Cu2+的溶液,随pH升高最先沉淀下来的离子是______

一种方案是先加入过量的H2O2,再调节pH到4左右.加入H2O2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冶炼中的主要反应为:Cu2S+O22Cu+SO2,所以烟气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硫;工业上可以将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制取硫酸;

故答案为:SO2; 硫酸;

(2)电解法炼铜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阳极为粗铜板,粗铜板中的金、银还原性比铜的弱,反应后以单质的形式在电解槽阳极的槽底,在电解槽的阴极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金属铜,该电极反应为:Cu2++2e-═Cu,

故答案为:粗铜板; 阳极; Cu2++2e-═Cu;

(3)根据表中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可知,氢氧化铁的溶度积最小,其溶解度最小,所以随pH升高最先沉淀下来的离子是铁离子;双氧水能够将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故答案为:Fe3+; 2Fe2++H2O2+2H+═2Fe3++2H2O.

解析

解:(1)冶炼中的主要反应为:Cu2S+O22Cu+SO2,所以烟气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硫;工业上可以将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制取硫酸;

故答案为:SO2; 硫酸;

(2)电解法炼铜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阳极为粗铜板,粗铜板中的金、银还原性比铜的弱,反应后以单质的形式在电解槽阳极的槽底,在电解槽的阴极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金属铜,该电极反应为:Cu2++2e-═Cu,

故答案为:粗铜板; 阳极; Cu2++2e-═Cu;

(3)根据表中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可知,氢氧化铁的溶度积最小,其溶解度最小,所以随pH升高最先沉淀下来的离子是铁离子;双氧水能够将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故答案为:Fe3+; 2Fe2++H2O2+2H+═2Fe3++2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FeO、SiO2)中.工业上用铝土矿制备铝的某种化合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1)在滤液A中加入漂白液,目的是氧化除铁,所得滤液B显酸性.

①检验滤液B中是否还含有铁元素的方法为:______(注明试剂、现象).

②将滤液B中的铝元素以沉淀形式析出,可选用的最好试剂为______(填代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硫酸溶液         c.氨水          d.二氧化碳

③由滤液B制备氯化铝晶体涉及的操作为:边滴加浓盐酸边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填操作名称)、洗涤.

④该过程中涉及某氧化还原反应如下,请完成:□Fe2++□ClO-+□______=□Fe(OH)3↓+□C1-+□______

(2)SiO2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可采用的装置为______(填代号).

正确答案

解:根据流程可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FeO、SiO2)加入稀盐酸,得到滤渣为二氧化硫,滤液中含有铁离子、亚铁离子和氯离子;加入漂白液后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滤液B为氯化铝溶液;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在铁坩埚中焙烧生成硅酸钠,

(1)①滤液B中是否还含有铁元素的方法为利用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取少量滤液B,加入KSCN溶液,若不变红,再加入氯水,仍然不变红,说明滤液B中不含铁元素,

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B,加入KSCN溶液,若不变红,再加入氯水,仍然不变红,说明滤液B中不含铁元素;

②滤液中含有的是氯化铝溶液,将滤液B中的铝元素以沉淀形式析出,

a.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沉淀铝离子但过了会溶解氢氧化铝,氢氧化钠不是最佳试剂,故a错误; 

b.硫酸溶液不与铝离子反应,故b错误;

c.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过量的氨水和铝离子形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得到氢氧化铝固体,故c正确;

d.二氧化碳和氯化铝不反应,无法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③加入浓盐酸抑制氯化铝的水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故答案为:过滤;

④滤液中含有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铝,在滤液A中加入漂白液,目的是氧化除铁,所得滤液B显酸性,次氯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在溶液中形成氢氧化铁沉淀除去;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在溶液中形成氢氧化铁沉淀,次氯酸根离子被还原为氯离子,反应的两种方程式为2Fe2++ClO-+5H2O=2Fe(OH)3↓+C1-+4H+

故答案为:2;1;5H2O;2;1;4H+

(2)A.蒸发皿中含有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于SiO2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故A错误;

B.铁坩埚可以熔融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可在铁坩埚中用SiO2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故B正确;

C.玻璃中含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于SiO2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故C错误;

D.瓷坩埚含有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于SiO2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解析

解:根据流程可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FeO、SiO2)加入稀盐酸,得到滤渣为二氧化硫,滤液中含有铁离子、亚铁离子和氯离子;加入漂白液后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滤液B为氯化铝溶液;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在铁坩埚中焙烧生成硅酸钠,

(1)①滤液B中是否还含有铁元素的方法为利用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取少量滤液B,加入KSCN溶液,若不变红,再加入氯水,仍然不变红,说明滤液B中不含铁元素,

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B,加入KSCN溶液,若不变红,再加入氯水,仍然不变红,说明滤液B中不含铁元素;

②滤液中含有的是氯化铝溶液,将滤液B中的铝元素以沉淀形式析出,

a.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沉淀铝离子但过了会溶解氢氧化铝,氢氧化钠不是最佳试剂,故a错误; 

b.硫酸溶液不与铝离子反应,故b错误;

c.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过量的氨水和铝离子形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得到氢氧化铝固体,故c正确;

d.二氧化碳和氯化铝不反应,无法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③加入浓盐酸抑制氯化铝的水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故答案为:过滤;

④滤液中含有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铝,在滤液A中加入漂白液,目的是氧化除铁,所得滤液B显酸性,次氯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在溶液中形成氢氧化铁沉淀除去;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在溶液中形成氢氧化铁沉淀,次氯酸根离子被还原为氯离子,反应的两种方程式为2Fe2++ClO-+5H2O=2Fe(OH)3↓+C1-+4H+

故答案为:2;1;5H2O;2;1;4H+

(2)A.蒸发皿中含有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于SiO2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故A错误;

B.铁坩埚可以熔融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可在铁坩埚中用SiO2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故B正确;

C.玻璃中含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于SiO2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故C错误;

D.瓷坩埚含有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于SiO2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富铁铝土矿(主要含有A12O3、Fe2O3、FeO和SiO2)可制备新型净水剂液体聚合硫酸铝铁[AlaFeb(OH)m(SO4n].研究发现,当a=b时净水效果最好.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产物略):

(1)A12O3与H2S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测得滤液中>1.加入FeSO4•7H2O和H2O2的作用是(结合化学用语说明)______

(3)将溶液A电解得到液体聚合硫酸铝铁.装置如图所示(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电极为惰性电极)

①阴极室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②电解过程阳极室溶液pH的变化是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简述在反应室中生成液体聚合硫酸铝铁的原理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硫酸溶解氧化铝生成硫酸铝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故答案为:Al2O3+6H+=2Al3++3H2O;

(2)因滤液中>1,加入绿矾晶体引入Fe2+,并利用过氧化氢氧化得到Fe3+,补充溶液里的Fe3+,使=1,其中氧化Fe2+的离子反应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补充Fe3+

(3)①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故答案为:2H++2e-=H2↑;

②阳极上水电离的OH-被氧化,促进水的电离,阳极周围溶液里H+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③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电解过程中反应室中的氯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阴极室中的氢氧根离子进入反应室生成Alm(OH)nCl3m-n

故答案为:电解过程中反应室中的S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阴极室中的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反应室,生成聚合硫酸铝铁.

解析

解:(1)硫酸溶解氧化铝生成硫酸铝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故答案为:Al2O3+6H+=2Al3++3H2O;

(2)因滤液中>1,加入绿矾晶体引入Fe2+,并利用过氧化氢氧化得到Fe3+,补充溶液里的Fe3+,使=1,其中氧化Fe2+的离子反应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补充Fe3+

(3)①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故答案为:2H++2e-=H2↑;

②阳极上水电离的OH-被氧化,促进水的电离,阳极周围溶液里H+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③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电解过程中反应室中的氯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阴极室中的氢氧根离子进入反应室生成Alm(OH)nCl3m-n

故答案为:电解过程中反应室中的S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阴极室中的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反应室,生成聚合硫酸铝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不同金属离子在溶液中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不同.

氯化铜晶体(CuCl2•2H2O)中含FeCl2杂质,为制得纯净氯化铜晶体,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下面所示的操作步骤进行提纯.

(1)下列氧化剂中适合作氧化剂X的是______(填序号);

A.NaClO   B.H2O2 C.KMnO4  D.Cl2

(2)物质Y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任写两种)

(3)写出从(2)题任选一个物质Y参与反应生成沉淀Z离子方程式:______

(4)最后能不能直接蒸发结晶得到CuCl2•2H2O晶体?_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不用回答;若不能,回答该如何操作?______

(5)氢氧化铜常温下其Ksp=c(Cu2+)•c2(OH-)=2×10-20mol2•L-2.某硫酸铜溶液里c(Cu2+)=0.02mol/L,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pH使之大于______

正确答案

解:制取流程为,向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氧化剂X,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然后加入Y调节溶液的pH,使铁离子完全转化成氢氧化铁沉淀,加入的Y不能引进新的杂质,所以Y可以为CuO或Cu(OH)2或CuCO3;除去杂质后的溶液为氯化铜溶液,将溶液在HCl的气流中低温加热蒸发,得到氯化铜晶体,

(1)根据框图,加入氧化剂X可把Fe2+氧化为Fe3+,而没有增加新杂质,所以X可以为H2O2或Cl2,而A会引入杂质钠离子,C会引入K+、Mn2+

故答案为:BD;

(2)结合题示,调节pH3.2~4.7,使Fe3+全部沉淀,同样不引进新杂质,所以Y最好为CuO或Cu(OH)2或CuCO3

故答案为:CuO;Cu(OH)2(或CuCO3);

(3)难溶物Z为Fe(OH)3,铁离子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铜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CuO+6H2O=Fe(OH)3↓+3Cu2+

故答案为:2Fe3++3CuO+6H2O=Fe(OH)3↓+3Cu2+

(4)CuCl2属于强酸弱碱盐,加热蒸发时促进其水解(HCl易挥发),所以应在HCl气氛中采用低温减压蒸发结晶的方法,以得到CuCl2•2H2O的晶体,

故答案为:不能;应在HCl的气流中低温蒸发;

(5)某CuSO4溶液里c(Cu2+)=0.02mol/L,如果生成Cu(OH)2沉淀,则应有c(OH-)≥mol/L=10-9mol/L,

则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c(H+)≤mol/L=10-5mol/L,

所以溶液的pH必须满足:pH≥-lg(10-5)=5,

故答案为:5.

解析

解:制取流程为,向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氧化剂X,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然后加入Y调节溶液的pH,使铁离子完全转化成氢氧化铁沉淀,加入的Y不能引进新的杂质,所以Y可以为CuO或Cu(OH)2或CuCO3;除去杂质后的溶液为氯化铜溶液,将溶液在HCl的气流中低温加热蒸发,得到氯化铜晶体,

(1)根据框图,加入氧化剂X可把Fe2+氧化为Fe3+,而没有增加新杂质,所以X可以为H2O2或Cl2,而A会引入杂质钠离子,C会引入K+、Mn2+

故答案为:BD;

(2)结合题示,调节pH3.2~4.7,使Fe3+全部沉淀,同样不引进新杂质,所以Y最好为CuO或Cu(OH)2或CuCO3

故答案为:CuO;Cu(OH)2(或CuCO3);

(3)难溶物Z为Fe(OH)3,铁离子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铜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CuO+6H2O=Fe(OH)3↓+3Cu2+

故答案为:2Fe3++3CuO+6H2O=Fe(OH)3↓+3Cu2+

(4)CuCl2属于强酸弱碱盐,加热蒸发时促进其水解(HCl易挥发),所以应在HCl气氛中采用低温减压蒸发结晶的方法,以得到CuCl2•2H2O的晶体,

故答案为:不能;应在HCl的气流中低温蒸发;

(5)某CuSO4溶液里c(Cu2+)=0.02mol/L,如果生成Cu(OH)2沉淀,则应有c(OH-)≥mol/L=10-9mol/L,

则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c(H+)≤mol/L=10-5mol/L,

所以溶液的pH必须满足:pH≥-lg(10-5)=5,

故答案为: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从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V2O5、VOSO4、K2SO4、SiO2和Fe2O3等)中回收V2O5的一种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1)①中废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②、③中的变化过程可简化为(下式中的R表示VO2+或Fe3+,HA表示有机萃取剂的主要成分):R2(SO4n(水层)+2n HA(有机层)   2RAn(有机层)+n H2SO4(水层).

②中萃取时必须加入适量碱,其原因是______

③中反萃取时加入的X试剂是______

(3)完成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ClO3-+______VO2++______H+______V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5℃时,取样进行实验分析,得到钒沉淀率和溶液pH之间的关系如表

试判断在实际生产时,⑤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最佳pH为______;若钒沉淀率为93.1%时不产生Fe(OH)3沉淀,则溶液中c(Fe3+)<______.(已知:25℃时,Ksp(Fe(OH)3)=2.6×10-39.)

(5)写出废液Y中除H+之外的两种阳离子:______

(6)生产时,将②中的酸性萃余液循环用于①中的水浸.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还有______

(7)全矾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能储存和高效转化装置(如图所,a、b均为惰性电极),已知:V2+为紫色,V3+为绿色,VO2+为蓝色,VO2+为黄色.当充电时,右槽溶液颜色由绿色变为紫色.则:

①全矾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为:

VO2++V2++2H+  VO2++H2O+V3+

(请在可逆符号两侧的括号中填“充”、“放”)

②放电过程中,a极的反应式为______;当有1.0mol电子时共有1.0mol H+______槽迁移进______槽(填“左”、“右”)

正确答案

解: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V2O5、Fe2O3和SiO2等),据物质的水溶性确定,V2O5和SiO2难溶于水,即为得到的滤渣亚硫酸根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能被五氧化二钒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离子反应方程式为:V2O5+SO32-+4H+=2VO2++SO42-+2H2O,过滤得到滤渣为二氧化硅,强酸性浸出液含有VO2+、K+、SO42-,加入有机萃取剂萃取分液得到有机溶液中VO2+,再加入X试剂进行反萃取分液,分离出有机层得到水层是含VO2+、Fe3+、SO42-的酸性水溶液,得到分析平衡,Rn+(水层)+nHA(有机层)⇌RAn(有机层)+nH+(水层),加入的碱会和平衡中的氢离子反应促进平衡正向进行;加入硫酸抑制平衡正向进行,氯酸钾具有氧化性,能将VO2+氧化为VO2+,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到最佳值,得到NH4VO3,最后焙烧得到五氧化二钒.

(1)上述分析可知①中废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答案为:SiO2

(2)②中萃取时必须加入适量碱,分析平衡,Rn+(水层)+nHA(有机层)⇌RAn(有机层)+nH+(水层),加入的碱会和平衡中的氢离子反应促进平衡正向进行;③中反萃取时加入的X试剂是抑制平衡正向进行,可以加入硫酸抑制平衡正向进行,

故答案为:加入碱中和产生的酸,平衡右移,提高钒的萃取率;硫酸;

(3)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5价变化为-1价,VO2+变化为VO3+,V元素化合价+4价变化为+5价,电子守恒VO2+和VO3+ 的系数为6,ClO3-中和Cl-前系数为1,结合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书写离子方程式为:ClO3-+6VO2++6H+=6VO3++Cl-+3H2O,

故答案为:1;6; 6;6;1 Cl-;3 H2O;

(4)从沉淀率和pH关系可知,随pH增大,沉淀率先增大后减小,故沉淀率最大的pH即为最佳pH,pH=1.7时钒的沉淀率最大为98.8%,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最佳pH为为1.7,若钒沉淀率为93.1%时不产生Fe(OH)3,沉淀,此时溶液PH=2,计算氢氧根离子浓度c(OH-)=10-12mol/L,k[Fe(OH)3]=2.6×10-39=c(Fe3+)c3(OH-),c(Fe3+)==2.6×10-3mol/L,

故答案为:1.7;2.6×10-3

(5)依据流程反应分析,加入的试剂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离子为,除H+之外的阳离子为Fe3+、VO22+、NH4+、K+

故答案为:Fe3+、VO3+、NH4+、K+(任写两种即可);

(6)从流程图可知,③中有机萃取剂用于②中萃取,⑥中氨气用于⑤中调节pH,故答案为:有机萃取剂、氨水(或氨气);

(7)①当充电时,右槽溶液颜色由绿色变为紫色.说明右槽V3+生成V2+,说明充电时右槽为阴极,左槽为阳极,则放电时左槽为正极,右槽为负极,放电时,正极上的反应:VO2++2H++e-═VO2++H2O,负极上发生V2+-e-=V3+的反应,反应可表示为VO2++V2++2H+ VO2++H2O+V3+

故答案为:放/充; 

②放电过程中,a极为正极,发生VO2++2H++e-═VO2++H2O,根据题意,放电时左槽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蓝色,即VO2++2H++e-═VO2++H2O,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所以此电极是正极,质子交换膜是允许氢离子通过的隔膜,放电时,正极上的反应:VO2++2H++e-═VO2++H2O,负极上发生V2+-e-=V3+的反应,当转移1.0mol电子时共有1.0mol H+从右槽移进左槽.

故答案为:VO2++2H++e-=VO2++H2O;右;左.

解析

解: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V2O5、Fe2O3和SiO2等),据物质的水溶性确定,V2O5和SiO2难溶于水,即为得到的滤渣亚硫酸根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能被五氧化二钒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离子反应方程式为:V2O5+SO32-+4H+=2VO2++SO42-+2H2O,过滤得到滤渣为二氧化硅,强酸性浸出液含有VO2+、K+、SO42-,加入有机萃取剂萃取分液得到有机溶液中VO2+,再加入X试剂进行反萃取分液,分离出有机层得到水层是含VO2+、Fe3+、SO42-的酸性水溶液,得到分析平衡,Rn+(水层)+nHA(有机层)⇌RAn(有机层)+nH+(水层),加入的碱会和平衡中的氢离子反应促进平衡正向进行;加入硫酸抑制平衡正向进行,氯酸钾具有氧化性,能将VO2+氧化为VO2+,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到最佳值,得到NH4VO3,最后焙烧得到五氧化二钒.

(1)上述分析可知①中废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答案为:SiO2

(2)②中萃取时必须加入适量碱,分析平衡,Rn+(水层)+nHA(有机层)⇌RAn(有机层)+nH+(水层),加入的碱会和平衡中的氢离子反应促进平衡正向进行;③中反萃取时加入的X试剂是抑制平衡正向进行,可以加入硫酸抑制平衡正向进行,

故答案为:加入碱中和产生的酸,平衡右移,提高钒的萃取率;硫酸;

(3)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5价变化为-1价,VO2+变化为VO3+,V元素化合价+4价变化为+5价,电子守恒VO2+和VO3+ 的系数为6,ClO3-中和Cl-前系数为1,结合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书写离子方程式为:ClO3-+6VO2++6H+=6VO3++Cl-+3H2O,

故答案为:1;6; 6;6;1 Cl-;3 H2O;

(4)从沉淀率和pH关系可知,随pH增大,沉淀率先增大后减小,故沉淀率最大的pH即为最佳pH,pH=1.7时钒的沉淀率最大为98.8%,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最佳pH为为1.7,若钒沉淀率为93.1%时不产生Fe(OH)3,沉淀,此时溶液PH=2,计算氢氧根离子浓度c(OH-)=10-12mol/L,k[Fe(OH)3]=2.6×10-39=c(Fe3+)c3(OH-),c(Fe3+)==2.6×10-3mol/L,

故答案为:1.7;2.6×10-3

(5)依据流程反应分析,加入的试剂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离子为,除H+之外的阳离子为Fe3+、VO22+、NH4+、K+

故答案为:Fe3+、VO3+、NH4+、K+(任写两种即可);

(6)从流程图可知,③中有机萃取剂用于②中萃取,⑥中氨气用于⑤中调节pH,故答案为:有机萃取剂、氨水(或氨气);

(7)①当充电时,右槽溶液颜色由绿色变为紫色.说明右槽V3+生成V2+,说明充电时右槽为阴极,左槽为阳极,则放电时左槽为正极,右槽为负极,放电时,正极上的反应:VO2++2H++e-═VO2++H2O,负极上发生V2+-e-=V3+的反应,反应可表示为VO2++V2++2H+ VO2++H2O+V3+

故答案为:放/充; 

②放电过程中,a极为正极,发生VO2++2H++e-═VO2++H2O,根据题意,放电时左槽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蓝色,即VO2++2H++e-═VO2++H2O,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所以此电极是正极,质子交换膜是允许氢离子通过的隔膜,放电时,正极上的反应:VO2++2H++e-═VO2++H2O,负极上发生V2+-e-=V3+的反应,当转移1.0mol电子时共有1.0mol H+从右槽移进左槽.

故答案为:VO2++2H++e-=VO2++H2O;右;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Na2SO3•7H2O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漂白剂、抗氧化剂和防腐剂.工业上常用硫酸厂生产的尾气来生产Na2SO3•7H2O.其生产流程可用下图表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净化后的含有二氧化硫的尾气在进入吸收塔时,采取逆流的原因是______

吸收塔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范围是______

(2)如果不调整溶液的PH为9~10可能生成的杂质是______,调整溶液的PH为9~10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

(3)能用于测定硫酸尾气中SO2含量的是__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酚酞溶液    B.KMnO4溶液,稀H2SO4

C.碘水溶液,淀粉溶液      D.氨水溶液,酚酞溶液

(4)取纯净的Na2SO3•7H2O 50.00g,经600℃以上的强热至恒重,分析及计算表明,恒重后的样品质量相当于无水亚硫酸钠的计算值,而且各元素的组成也符合计算值,但将它溶于水,却发现溶液的碱性大大高于期望值.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达)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因为要充分吸收尾气,所以应增大接触的时间,故选用逆流的方式;又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130-180g/L,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即3.25~4.5mol/L,故答案为:采用逆流的方式更有利于SO2的吸收;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25~4.5mol/L;

(2)如果不调整溶液的PH为9~10,则PH为5~6时溶液呈酸性,可能生成的杂质是亚硫酸氢钠;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所以调整溶液的PH为9~10所加入的物质是NaOH,故答案为:NaHSO3; NaOH;

(3)A.二氧化硫、SO3和酸雾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用于测定,故A不符合;

B.KMnO4溶液、稀H2SO4 与二氧化硫反应的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2Mn2++4H++5SO42-,二氧化硫气体和高锰酸钾反应,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故B符合;

C.碘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的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碘消耗完,淀粉因没有碘单质不再显蓝色,故C符合;

D.氨水、酚酞试液,氨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铵和二氧化硫和水又能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有两步反应,所以无法准确测定尾气中SO2含量,故D不符合;

故选BC;

(4)Na2SO3加热后发生了歧化反应生成了硫化钠,溶液中水解程度大于亚硫酸钠的水解程度,溶液碱性增强,反应的方程式为4Na2SO3=3Na2SO4+Na2S,

故答案为:4Na2SO3=3Na2SO4+Na2S,由于Na2S的碱性较强.

解析

解:(1)因为要充分吸收尾气,所以应增大接触的时间,故选用逆流的方式;又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130-180g/L,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即3.25~4.5mol/L,故答案为:采用逆流的方式更有利于SO2的吸收;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25~4.5mol/L;

(2)如果不调整溶液的PH为9~10,则PH为5~6时溶液呈酸性,可能生成的杂质是亚硫酸氢钠;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所以调整溶液的PH为9~10所加入的物质是NaOH,故答案为:NaHSO3; NaOH;

(3)A.二氧化硫、SO3和酸雾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用于测定,故A不符合;

B.KMnO4溶液、稀H2SO4 与二氧化硫反应的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2Mn2++4H++5SO42-,二氧化硫气体和高锰酸钾反应,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故B符合;

C.碘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的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碘消耗完,淀粉因没有碘单质不再显蓝色,故C符合;

D.氨水、酚酞试液,氨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铵和二氧化硫和水又能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有两步反应,所以无法准确测定尾气中SO2含量,故D不符合;

故选BC;

(4)Na2SO3加热后发生了歧化反应生成了硫化钠,溶液中水解程度大于亚硫酸钠的水解程度,溶液碱性增强,反应的方程式为4Na2SO3=3Na2SO4+Na2S,

故答案为:4Na2SO3=3Na2SO4+Na2S,由于Na2S的碱性较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湿法炼锌的冶炼过程可用如图1简略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ZnO属于两性氧化物,写出ZnO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上述电解过程中析出锌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3)产生的SO2可用Ba(NO32溶液吸收,部分产物可作为工业原料,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氨是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合成氨用的氢气可以甲烷为原料制得:CH4(g)+H2O(g)⇌CO(g)+3H2(g).

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则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CO对合成氨的催化剂有毒害作用,常用乙酸二氨合铜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CO,其反应原理为:

[Cu(NH32CH3COO](l)+CO(g)+NH3(g)⇌[Cu(NH33]CH3COO•CO(l)△H<0.吸收CO后的乙酸铜氨液经过适当处理后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环使用,再生的适宜条件是:______(填写选项编号)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低温、高压

(6)某温度下,向容积为10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mol NH3和2molCO2,发生2NH3(g)+CO2(g)⇌CO(NH22(l)+H2O(g)反应,该反应进行到40s时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50%.图3中的曲线表示该反应在前25s内的反应进程中的NH3浓度变化.若反应延续至70s,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请在图中用实线画出使用催化剂时该反应从开始至平衡时的曲线.

正确答案

解:(1)ZnO属于两性氧化物,ZnO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锌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OH+ZnO=Na2ZnO2+H2O,

故答案为:2NaOH+ZnO=Na2ZnO2+H2O;

(2)电解过程中析出锌的电极上[Zn(NH34]2+ 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NH34]2++2e-=Zn+4NH3↑,

故答案为:[Zn(NH34]2++2e-=Zn+4NH3↑;

(3)SO2可用Ba(NO32溶液吸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硫酸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2H2O+2NO3-+3Ba2+=3BaSO4↓+2NO↑+4H+

故答案为:3SO2+2H2O+2NO3-+3Ba2+=3BaSO4↓+2NO↑+4H+

(4)由图2可知:CH4(g)+2O2(g)=CO2(g)+2H2O(g)△H=-846.3KJ/mol①

                   CO2(g)=CO(g)+O2(g)△H=+282KJ/mol②

                    H2(g)+O2(g)=H2O(g)△H=-241.8KJ/mol③

结合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③×3可得所需热化学方程式,则CH4(g)+H2O(g)=CO(g)+3H2(g)△H=(-846.3KJ/mol)+(+282KJ/mol  )-(-241.8KJ/mol )×3=+161.1 kJ•mol-1,所以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H2O(g)=CO(g)+3H2(g)△H=+161.1 kJ•mol-1

故答案为:CH4(g)+H2O(g)=CO(g)+3H2(g)△H=+161.1 kJ•mol-1

(5)吸收CO后的乙酸铜氨液经过适当处理后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环使用,依据化学平衡[Cu(NH32CH3COO](l)+CO(g)+NH3(g)⇌[Cu(NH33]CH3COO•CO(l);△H<0,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平衡逆向进行是再生的原理,再生的适宜条件是高温低压,

故答案为:B;

(6)若反应延续至70s,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使用催化剂时,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曲线的转折点在横坐标40之前,纵坐标必需在20的线上,该反应的进程曲线为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解析

解:(1)ZnO属于两性氧化物,ZnO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锌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OH+ZnO=Na2ZnO2+H2O,

故答案为:2NaOH+ZnO=Na2ZnO2+H2O;

(2)电解过程中析出锌的电极上[Zn(NH34]2+ 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NH34]2++2e-=Zn+4NH3↑,

故答案为:[Zn(NH34]2++2e-=Zn+4NH3↑;

(3)SO2可用Ba(NO32溶液吸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硫酸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2H2O+2NO3-+3Ba2+=3BaSO4↓+2NO↑+4H+

故答案为:3SO2+2H2O+2NO3-+3Ba2+=3BaSO4↓+2NO↑+4H+

(4)由图2可知:CH4(g)+2O2(g)=CO2(g)+2H2O(g)△H=-846.3KJ/mol①

                   CO2(g)=CO(g)+O2(g)△H=+282KJ/mol②

                    H2(g)+O2(g)=H2O(g)△H=-241.8KJ/mol③

结合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③×3可得所需热化学方程式,则CH4(g)+H2O(g)=CO(g)+3H2(g)△H=(-846.3KJ/mol)+(+282KJ/mol  )-(-241.8KJ/mol )×3=+161.1 kJ•mol-1,所以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H2O(g)=CO(g)+3H2(g)△H=+161.1 kJ•mol-1

故答案为:CH4(g)+H2O(g)=CO(g)+3H2(g)△H=+161.1 kJ•mol-1

(5)吸收CO后的乙酸铜氨液经过适当处理后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环使用,依据化学平衡[Cu(NH32CH3COO](l)+CO(g)+NH3(g)⇌[Cu(NH33]CH3COO•CO(l);△H<0,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平衡逆向进行是再生的原理,再生的适宜条件是高温低压,

故答案为:B;

(6)若反应延续至70s,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使用催化剂时,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曲线的转折点在横坐标40之前,纵坐标必需在20的线上,该反应的进程曲线为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家庭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

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D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熟苹果会释放乙烯,具有催熟效果!但乙烯只作为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变化,发生化学变化的是淀粉,香蕉中淀粉在乙烯的催化作用下会生成果糖和葡萄糖,发生化学变化,故A不选;

B.食醋呈酸性,可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为化学变化,故B不选;

C.糯米在酒曲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乙醇,发生化学变化,故C不选;

D.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为胶体的渗析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D选.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高纯六水氯化锶晶体(SrCl2•6H2O)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工业上用难溶于水的碳酸锶(SrCO3)为原料(含少量钡和铁的化合物等),制备高纯六水氯化锶晶体的过程为:

已知:Ⅰ.SrCl2•6H2O晶体在61℃时开始失去结晶水,1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

Ⅱ.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表:

(1)操作①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______(写一种).碳酸锶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酸性条件下,加入30% H2O2溶液,将Fe2+氧化成Fe3+,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在步骤②-③的过程中,将溶液的pH值由1调节至4时,宜用的试剂为______

A.氨水      B.氢氧化锶粉末     C. 氢氧化钠     D.碳酸钠晶体

(4)操作③中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填化学式).

(5)步骤④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6)工业上用热风吹干六水氯化锶,适宜的温度是______

A.50~60℃B.70~80℃C.80~100℃D.100℃以上.

正确答案

解:以SrCO3为原料制备六水氯化锶(SrCl2•6H2O),由流程可知,SrCO3和盐酸反应后溶液中除含有Sr2+和Cl-外,还含有少量Fe2+、Ba2+杂质,然后加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加入过氧化氢,调节溶液pH可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过滤后滤渣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铁,滤液中含SrCl2,最后蒸发、冷却结晶得到SrCl2•6H2O,

(1)增大反应速率,则增大浓度,加热,或者搅拌,增大接触面积,碳酸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rCO3+2H+=Sr2++CO2↑+H2O,

故答案为:加热、充分搅拌、适当增加盐酸浓度等;SrCO3+2H+=Sr2++CO2↑+H2O;

(2)酸性条件下,加入30% H2O2溶液,将Fe2+氧化成Fe3+,同时生成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

(3)调节pH除去Fe3+等,要不能引入杂质,最好选用氢氧化锶粉末或氧化锶粉末,故答案为:B;

(4)由于前面加入了稀硫酸故有硫酸钡生成,水解可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沉淀有两种即BaSO4、Fe(OH)3,故答案为:Fe(OH)3、BaSO4

(5)由滤液得到晶体,应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等操作,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6)六水氯化锶晶体61℃时开始失去结晶水,1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则用热风吹干六水氯化锶,选择的适宜温度范围是50~60℃,故答案为:A.

解析

解:以SrCO3为原料制备六水氯化锶(SrCl2•6H2O),由流程可知,SrCO3和盐酸反应后溶液中除含有Sr2+和Cl-外,还含有少量Fe2+、Ba2+杂质,然后加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加入过氧化氢,调节溶液pH可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过滤后滤渣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铁,滤液中含SrCl2,最后蒸发、冷却结晶得到SrCl2•6H2O,

(1)增大反应速率,则增大浓度,加热,或者搅拌,增大接触面积,碳酸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rCO3+2H+=Sr2++CO2↑+H2O,

故答案为:加热、充分搅拌、适当增加盐酸浓度等;SrCO3+2H+=Sr2++CO2↑+H2O;

(2)酸性条件下,加入30% H2O2溶液,将Fe2+氧化成Fe3+,同时生成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

(3)调节pH除去Fe3+等,要不能引入杂质,最好选用氢氧化锶粉末或氧化锶粉末,故答案为:B;

(4)由于前面加入了稀硫酸故有硫酸钡生成,水解可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沉淀有两种即BaSO4、Fe(OH)3,故答案为:Fe(OH)3、BaSO4

(5)由滤液得到晶体,应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等操作,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6)六水氯化锶晶体61℃时开始失去结晶水,1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则用热风吹干六水氯化锶,选择的适宜温度范围是50~60℃,故答案为:A.

下一知识点 : 研究型实验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的检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