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生物实验中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叶绿体中的DNA时,要换用高倍镜后观察

B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由于标志环的脱落导致调查结果偏低

C酵母菌计数时,将培养液滴满计数室及其四周,轻轻盖上盖玻片后虑纸吸去多余培养液后进行镜检

D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时,观察不到染色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观察DNA分子应该用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不论高倍低倍都观察不到DNA分子,故A错误;

B、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部分动物身上的标志物脱落,设动物总数为N,标记的为n.再捉到得数目为M,M里面有标记的为m.则N=n*M/m.但是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标记物脱落了,因为标记物脱落是因为那些动物在活动过程中脱落的,所以n我们计算的时候还是取原来的值,但是m值就不一样了,我们再次捉到的动物有标记的就有可能减少,所以m减少,整个总数就多了,假设运气好m没有减少的话,那么总数也是相等,不会减少,故B错误;

C、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进行镜检,C错误;

D、染色体存在于细胞分裂期,但是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成熟的细胞不发生分裂,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作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

B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会变小但亮度变暗

C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可用斐林试剂检测反应结果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用0.5g健那绿和50mL蒸馏水配制的染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制作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A正确;

B、换用高倍物镜后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会变小,进入镜头的光变少,亮度变暗,B正确;

C、斐林试剂检测要用水浴加温,温度改变影响试验结果,故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可用斐林试剂检测反应结果,C正确;

D、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用0.5g健那绿和50mL生理盐水配制的染液,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可以用于观察叶绿体材料是(  )

A洋葱鳞片叶

B根尖细胞

C青霉菌

D菠菜叶片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BC、洋葱鳞片叶、根尖细胞和青霉素都不含叶绿体,因此不能用于观察叶绿体,ABC错误;

D、菠菜叶片中含有叶绿体,可用于观察叶绿体,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观察线粒体用以下哪种试剂染色(  )

A甲基绿

B吡罗红

C健那绿

D碘液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A错误;

B、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B错误;

C、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线粒体染成蓝绿色,C正确;

D、碘液可用于鉴定淀粉,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叶绿体和线粒体都不需染色

B藓类叶片可直接制成装片用于观察叶绿体

C无关变量是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因素,所以设计实验时可以不用考虑

D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8%盐酸的目的是使DNA水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叶绿体有颜色,不需要进行染色,染色体需要用健那绿进行染色,A错误;

B、藓类叶片比较薄,可直接制成装片用于观察叶绿体,B正确;

C、无关变量是除了自变量以外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因素,所以设计实验时必需考虑,C错误;

D、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8%盐酸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并且使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染色,D错误.

故选:B.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