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的社会作用
- 共2163题
(21分)某省是中华文明主要发祥地之一,是文化资源大省:该省的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馆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该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支撑产业来打造,全省文化产业规模跃居全国前列,增速超过 GDP 和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一大举措,该省设立千万元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已经培育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实体。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从文化的作用说明该省重视文化建设的理由。(9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更好地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12分)
正确答案
(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重要影响。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并反作用于经济,先进健康的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该省重视文化建设,有利于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大文化消费需求、增加就业。③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能够激发人们的凝聚力、创造力,为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①政府要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培育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带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3分)②政府要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发展科学、教育等文化事业,以确保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以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3分)
③政府应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3分)④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管理和引导,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3分)
略
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为什么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4分)
(2)如何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3分)
正确答案
(1)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或:文化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和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低成本、无污染、可重复开发等特点,在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4分)
(2)①以市场为导向,不断适应文化消费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文化消费;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立文化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创新型文化企业,增强文化企业竞争力;③要诚信经营,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④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⑤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战略,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要增强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分;答出三点即可)
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说,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已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面对美国文化的大举入侵,许多国家忧心忡忡,小国弱国对强势文化的扩张无能为力。而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则以不同的方式在捍卫自己的文化,如法国举起了捍卫法语文化的旗帜。
(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8分)
(2)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应如何应对?(4分)
正确答案
(1)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4分)②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4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学生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式说明我国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原因。解答本题学生首先明确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再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文化建设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方面的重要性等方面展开说明。
(2)本题的解答要以上一问为依据,上一问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故本题应该从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去组织答案。解答本题学生可从文化建设的地位与意义等角度展开说明。
2011年,道德再次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话题。2岁女童被汽车碾压,18名路人见死不救;老年人倒地,路人不敢搀扶;医院火灾,医生遗弃病人逃生……一时间,道德的缺失成为了中国民众的“不可承受之重”,对道德的呼唤也成为中国民众最迫切的要求。
据此,有人认为:面对国民的道德缺失现象,我们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
请用文化生活的相关内容,分析上述观点。(10分)
正确答案
(1)上述观点是片面的。(1分)
(2)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并反作用于经济。所以当前我国的中心任务仍让是经济建设。上述观点认为要把思想大德建设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是不科学的。(3分)
(3)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并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发展先进文化,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所以现代化建设必须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4分)
(4)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当前,面对国民的道德缺失现象,必须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公民提供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2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的角度是文化生活,评析类试题,考生注意分析该观点合理性的地方,即看到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但该观点又是片面的,即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考生要注意我国的中心任务仍让是经济建设,考生注意二方面进行分析其原因即可。
点评:评析类的材料题是高考的常考内容,它具有辨析题的思维含量,又具有材料题的内容范围。特别是最近两年迎合具体知识考查,基本概念理解类的评析材料题较为多见,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该明确评析标准,即解答此题的核心知识点。其次立足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理论阐述,最后明确正确的方向和标准。本题通过分析即可知道此题的核心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但又要注意经济建设才是我国当前的工作中心,难度适中。
(17分)材料一 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为了保卫法兰西文化,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意图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
材料二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9分)
(2)当代中国应如何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8分)
正确答案
(1)①当今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3分)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3分) ③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3分)
(2)①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2分)②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2分)③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2分)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分)(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角度答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1)该题要注意“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这个限定条件,根据这个条件的要求,需要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上回答。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抵御外来文化的浸透。学生可以从以上几个角度具体回答。
(2)该题是措施类题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做好多个方面的工作。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培育文明风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