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
- 共3430题
如图,三个面积均为S的金属板A、B、C水平放置,A、B相距d1,B、C相距d2,A、C接地,构成两个平行板电容器.上板A中央有小孔D.B板开始不带电.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液滴从小孔D上方高度为h处的P点由静止一滴一滴落下.假设液滴接触B板可立即将电荷全部传给B板.油滴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可忽略,重力加速度取g.
(1)若某带电液滴在A、B板之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液滴是从小孔D上方落下的第几滴?
(2)若发现第N滴带电液滴在B板上方某点转为向上运动,求此点与A板的距离H.
(以空气为介质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C=,式中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距,k为静电力常量.)
正确答案
解:(1)两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分别为:
C1=,C2=
,
设第n滴带电液滴可在A、B板间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第n滴带电液滴在A、B板间时,B板所带电荷量为:Q1+Q2=(n-1)q,
Q1、Q2分别是金属板B上下两个表面的电荷量,
设B板电势为U,则Q1=C1U,Q2=C2U,
A、B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1=,
由于第n滴带电液滴在A、B间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平衡条件得:qE1=mg,解得:n=(1+
)+1;
(2)当第N-1滴带电液滴在B板上时,
B板电势为U′,B板所带电荷量为:Q1′+Q2′=(N-1)q,
由题意可知,第N滴带电液滴会在下落到距离A板距离为H(H<d1)时速度为零,
此时液滴所在位置的电势为:UH′=,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qUH′=mg(h+H),
解得:H=;
答:(1)若某带电液滴在A、B板之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液滴是从小孔D上方落下的第(1+
)+1滴.
(2)若第N滴带电液滴在B板上方某点转为向上运动,此点与A板的距离H为.
解析
解:(1)两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分别为:
C1=,C2=
,
设第n滴带电液滴可在A、B板间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第n滴带电液滴在A、B板间时,B板所带电荷量为:Q1+Q2=(n-1)q,
Q1、Q2分别是金属板B上下两个表面的电荷量,
设B板电势为U,则Q1=C1U,Q2=C2U,
A、B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1=,
由于第n滴带电液滴在A、B间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平衡条件得:qE1=mg,解得:n=(1+
)+1;
(2)当第N-1滴带电液滴在B板上时,
B板电势为U′,B板所带电荷量为:Q1′+Q2′=(N-1)q,
由题意可知,第N滴带电液滴会在下落到距离A板距离为H(H<d1)时速度为零,
此时液滴所在位置的电势为:UH′=,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qUH′=mg(h+H),
解得:H=;
答:(1)若某带电液滴在A、B板之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液滴是从小孔D上方落下的第(1+
)+1滴.
(2)若第N滴带电液滴在B板上方某点转为向上运动,此点与A板的距离H为.
质量为m的物块,带正电Q,开始时让它静止在倾角α=60°的固定光滑绝缘斜面顶端,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方向、大小为
的匀强电场,如图所示,斜面高为H,释放物块后,物块落地的速度大小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物块受重力和水平向左的电场力.
电场力F=
mg
运用动能定理研究从开始到落地过程,
mgH+F•H=
mv2-0
v=2
故选:A.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距地面高h处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在距抛出点水平距离l处,有一根管口比小球直径略大的竖直细管,管上口距地面
,为使小球能无碰撞地通过管子,可在管子上方的整个区域里加一个场强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的初速度v0.
(2)电场强度E的大小.
正确答案
解:
(1)将小球的运动分解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
,得到t=
水平方向:,得到
=
(2)水平方向:l=,a=
代入解得,E=
答:
(1)小球的初速度v0=
(2)电场强度E的大小为.
解析
解:
(1)将小球的运动分解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
,得到t=
水平方向:,得到
=
(2)水平方向:l=,a=
代入解得,E=
答:
(1)小球的初速度v0=
(2)电场强度E的大小为.
如图(a),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间的距离d=0.1m,板长L=0.3m,在金属板的左端竖直放置一个带有小孔的挡板,小孔恰好位于AB板的正中间.距金属板右端x=0.5m处竖直放置一足够大的荧光屏.现在AB板间加如图(b)的方波形电压,已知 U0=1.0×102V.在挡板的左侧,有大量带正电的相同粒子以平行于金属板方向的速度持续射向挡板,粒子的质量m=1.0×10-7kg,电荷量q=1.0×10-2C,速度大小均为v0=1.0×104m/s.带电粒子的重力不计.求:
(1)求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
(2)求在t=0时刻进入的粒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到O点的距离;
(3)请证明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均相同;
正确答案
解:(1)粒子水平方向速度不变,作匀速直线运动,
在电场中运动时间为:t==
s=3×10-5s,
(2)0时刻进入的粒子竖直方向上先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用时t1=2×10-5s,再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用时t2=1×10-5s,加速度大小相等,为:
a==
m/s2=108m/s2,
射出电场时,竖直分速度为:
vy=at1-at2=108×(2×10-5-1×10-5)m/s=103m/s,
因为t1=2t2,可将整个运动时间分成三个t2,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在三个t2内粒子竖直分位移分别为:y1=at22,y2=3×
at22,y3=3×
at22,所以射出电场时,竖直分位移为:
Y′=(1+3+3)•at22=7×
×108×(1×10-5)2m=0.035m
依据比例可得:Y=Y′+x=0.035+0.05=0.085(m)
(3)粒子离开电场时竖直分速度为:vy=a(t正-t负),式中t正为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正向电压(上极板为U0)的持续时间.t负为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负向电压(下极板为U0)的持续时间,(t正-t负)恰好等于交变电压的周期的,
故vy=a•T=108m/s2×
×10-5m/s=1000m/s,
答:(1)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为3×10-5S;
(2)求在t=0时刻进入的粒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到O点的距离为0.035m;
(3)证明如上.
解析
解:(1)粒子水平方向速度不变,作匀速直线运动,
在电场中运动时间为:t==
s=3×10-5s,
(2)0时刻进入的粒子竖直方向上先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用时t1=2×10-5s,再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用时t2=1×10-5s,加速度大小相等,为:
a==
m/s2=108m/s2,
射出电场时,竖直分速度为:
vy=at1-at2=108×(2×10-5-1×10-5)m/s=103m/s,
因为t1=2t2,可将整个运动时间分成三个t2,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在三个t2内粒子竖直分位移分别为:y1=at22,y2=3×
at22,y3=3×
at22,所以射出电场时,竖直分位移为:
Y′=(1+3+3)•at22=7×
×108×(1×10-5)2m=0.035m
依据比例可得:Y=Y′+x=0.035+0.05=0.085(m)
(3)粒子离开电场时竖直分速度为:vy=a(t正-t负),式中t正为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正向电压(上极板为U0)的持续时间.t负为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负向电压(下极板为U0)的持续时间,(t正-t负)恰好等于交变电压的周期的,
故vy=a•T=108m/s2×
×10-5m/s=1000m/s,
答:(1)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为3×10-5S;
(2)求在t=0时刻进入的粒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到O点的距离为0.035m;
(3)证明如上.
如图所示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当t=0时,在此匀强电场中由静止释放一个带正电的粒子,设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带电粒子在第1s内的加速度为 a1=,为第2s内加速度a2=
的
,因此先加速1s再减小0.5s时速度为零,接下来的0.5s将反向加速,v-t图象如图所示:
A、带电粒子在前1秒匀加速运动,在第二秒内先做匀减速后反向加速,所以不是始终向一方向运动,故A错误.
B、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t=2s时,带电粒子离出发点最远,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粒子在第1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s内做匀减速运动,3s末的瞬时速度刚减到0,故C错误;
D、因为第3s末粒子的速度刚好减为0,根据动能定理知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前3s内动能变化为0,即电场力做的总功为零.故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