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在我国,提起“宰相”,可谓无人不知,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宰相”。

——选自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2 废除宰相制度15年后,明太祖得意地总结道:“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材料3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汉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1792年)特旨裁之。

——历史教学参考书

请回答:

(1)从秦到元,宰相有何权力?宰相的存在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太祖罢相的原因是什么?试分析宰相制度废除的利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军机处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有何区别?军机处对加强皇权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宰相权力:总领最高行政权和参谋最高决策权;积极作用:辅助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消极作用:相权过大,威胁君权,造成君相矛盾,政局动荡。

(2)防止小人专权乱政利:加强皇权,防止权臣专权;弊:①皇帝负担加重,政务繁多,力不从心;②决策失误增加;③皇权旁落,太监乱政。

(3)区别:它与议政王大臣会议最大的区别是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策权。作用: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初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   丞相者,联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

材料三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四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材料五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1)材料一“皆决于上”中的“上”指的是谁?他实行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汉朝到唐宋,丞相权力是怎样被削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五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秦始皇。 ②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2)①汉朝:A、频繁更换丞相,破格选用人才。B、建立中朝(又称内朝)②唐朝:三省六部制。③宋朝:A、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权力。B、设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C、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 。

(3)明朝废丞相制度(或设内阁和司礼监),清朝设军机处

(4)皇权递增,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一般指中国古代王朝的丞相或职务相当的高级官员,他们是帝王的政治助手。

  材料二 三国时期的学者孟康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

  材料三 朝廷疑议及百官表疏,皆密令万顷(人名)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 

——《旧唐书·文苑传中·元万顷传》

回答:

(1)丞相制度形成于何时?何时废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丞相制度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唐宋时期的事例,说明这里所说的“分宰相之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秦朝(或秦始皇统治时期);明朝。

(2)汉武帝设立内(中)外朝。

(3)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其身份等同于宰相,分散了相权。宋朝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速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

(2)完美:不流血、妥协。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3)实行议会制;立法与行政统一;议员没有特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一至图四,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制度: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②特征:皇权高度集中。

(2)①变化: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进一步加强。②解决措施: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

(3)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下一知识点 :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宰相制度的废除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