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宰相制度的废除
- 共81题
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 “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 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材料三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1)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
(2)完美:不流血、妥协。 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3)实行议会制;立法与行政统一;议员没有特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唐朝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军机处设置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秦朝。三省六部制。
(2)废除丞相;裁撤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设置殿阁大学士。
(3)清朝。主要职能: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按皇帝意旨拟写诏令,传达给中央和地方各部门。
(4)皇权不断强化。(或相权逐渐削弱,或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某班举办题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利弊”的辩论会,正方观点: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弊大于利。正反方均收集到以下图文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
——摘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材料三 (宋)太祖:“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宰相赵普:“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则天下自安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哪一对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一对矛盾明太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还存在哪一对矛盾?宋太祖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支持哪方观点?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郡县制。
(2)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措施: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
(3)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措施: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4)利: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制度的基础;有利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有利于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容易形成个人独裁专制统治;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1)材料一中的“上”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二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秦始皇。郡县制。积极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材料二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某班举办题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利弊”的辩论会,正方观点: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弊大于利。正反方均收集到以下图文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
——摘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材料三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摘选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中央行政制度称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三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什么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支持哪方观点?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郡县制。
(2)三省六部制。
(3)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4)利:消除地方割据,维护国家统一;提高行政效率等。弊:容易形成君主暴政;压抑地方自主性;不利于新经济因素成长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