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的应用
- 共403题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2003年,非典爆发.当年为了搞清楚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科学家作了基因的分析比较,发现分离出的新型冠状病毒与已知的冠状病毒基因同源性达到64%.快速检测非典型肺炎的第一种方法为间接免疫荧光法,即把感染病毒的细菌固定在一个小玻片上,这个玻片上有病毒,然后把病人的血清滴在这个玻片上面,若血清中有跟这种病毒反应的抗体,它俩就可结合,然后加上另外一种带有荧光的试剂,在荧光显微镜下,玻片上会有荧光显现.
(1)根据材料分析,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通过______产生的全新品种.
(2)根据这种冠状病毒造成的传染特点,你认为该如何预防,写出预防措施.______
(3)在寻找SARS病原体的过程中,曾将病原体锁定为衣原体(一种原核生物)或者冠状病毒,若病原体是衣原体,则其遗传物质是______;如果是冠状病毒,则其遗传物质是______.
(4)衣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原核微生物,由于衣原体不能合成ATP,需要由宿主细胞提供,以往认为衣原体是病毒,但其后发现衣原体与病毒有不同之处.衣原体曾经被划为病毒,是因为其生活方式是______.
(5)人们常使用的抗生素--青霉素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该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青霉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______.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6)培养基的灭菌是将培养基放在______条件下维持15~20分钟.其目的是为了杀死培养基中的______.
(7)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
(8)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两种接种方法是______.
(9)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透明区的大小,透明区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材料新型冠状病毒与已知的冠状病毒基因同源性达到64%,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通过突变产生的全新品种.
(2)SARS是一种传染病,应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或SARS是一种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切断空气传播途径是行之有效的,如病人和接触者戴口罩、保持空气流通、对空气进行消毒等.
(3)衣原体属于原核细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而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4)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支原体与病毒很相似,它也属于寄生生物.
(5)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青霉菌属于真菌,它的繁殖方式主要是孢子生殖.
(6)培养基的灭菌应需用高压蒸汽灭菌,是将培养基放在121度条件下维持15~20分钟.其目的是为了杀死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及其芽孢.
(7)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因此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
(8)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两种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9)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透明区的大小,透明区是微生物将周围的有机物分解,因此透明区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强.
故答案为:(12分)
(1)突变
(2)SARS是一种传染病,应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或者SARS是一种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切断空气传播途径是行之有效的,如病人和接触者戴口罩、保持空气流通、对空气进行消毒等)
(3)DNA RNA(写RNA或DNA也给分)
(4)寄生
(5)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 孢子生殖
(6)121度,1.05kg/cm2微生物及其芽孢
(7)原油
(8)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9)强
解析
解:(1)根据材料新型冠状病毒与已知的冠状病毒基因同源性达到64%,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通过突变产生的全新品种.
(2)SARS是一种传染病,应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或SARS是一种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切断空气传播途径是行之有效的,如病人和接触者戴口罩、保持空气流通、对空气进行消毒等.
(3)衣原体属于原核细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而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4)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支原体与病毒很相似,它也属于寄生生物.
(5)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青霉菌属于真菌,它的繁殖方式主要是孢子生殖.
(6)培养基的灭菌应需用高压蒸汽灭菌,是将培养基放在121度条件下维持15~20分钟.其目的是为了杀死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及其芽孢.
(7)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因此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
(8)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两种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9)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透明区的大小,透明区是微生物将周围的有机物分解,因此透明区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强.
故答案为:(12分)
(1)突变
(2)SARS是一种传染病,应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或者SARS是一种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切断空气传播途径是行之有效的,如病人和接触者戴口罩、保持空气流通、对空气进行消毒等)
(3)DNA RNA(写RNA或DNA也给分)
(4)寄生
(5)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 孢子生殖
(6)121度,1.05kg/cm2微生物及其芽孢
(7)原油
(8)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9)强
1988年,某城市居民曾因食用被污染的毛蚶而引起甲型肝炎流行.这种毛蚶不是甲型肝炎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型肝炎的病原微生物是甲型肝炎病毒,不是毛蚶,A错误;
B、传染源是携带甲型肝炎病毒的人,不是毛蚶,B错误;
D、毛蚶只是甲型肝炎病毒的载体,属于传播途径,C正确;
D、毛蚶是甲型肝炎病毒的载体,属与传播媒介,D正确.
故选:AB.
艾滋病是HIV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HIV存在潜伏期的原因是人体免疫系统在感染初期仍能发挥作用,A错误;
B、艾滋病人群的免疫能力较低,他们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高,B错误;
C、HIV主要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C错误;
D、HIV是病毒,不能独立繁殖后代,其侵染人体后,主要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并利用自身的RNA在宿主细胞内合成该病毒的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细胞或生物体完成正常生命活动所处的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艾滋病毒具有潜伏期,侵入人体后不会很快繁殖后代,A错误;
B、草履虫等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
C、心肌细胞周围是组织液,处于内环境中,C正确;
D、病毒在细胞外无生命活动,只有侵入宿主细胞才能完成增殖,D正确.
故选:A.
研究人员发现,在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中,除了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外,还有大量的“空心HIV“(病毒外壳).下列针对这种“空心HIV“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空心HIV”(病毒外壳)可能是感染了HIV的T细胞损伤后溢出来的未组装的衣壳,A正确;
B、“空心HIV”(病毒外壳)是HIV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原料来自宿主细胞,B正确;
C、“空心HIV”(病毒外壳)具有抗原特异性,但不具有感染性,C错误;
D、“空心HIV”(病毒外壳)不是HIV的代谢产物,D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