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称,他们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栖息地或生活环境方面的试验研究.他们期望将病毒群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发生增殖,该方法将给人们战胜很多疾病(如AIDS)带来希望.HIV通过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也会被HIV所识别入侵.但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

(1)图丙简单表示HIV的化学组成,其中小分子a到大分子A的过程发生在本题中的细胞的______(填细胞器)上.人如果因艾滋病而死亡,则其直接死因是____________

(2)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细胞陷阱”,从结构角度看原因是其不具备______和众多的细胞器等结构,无法提供HIV增殖的条件.

(3)CD4是HIV识别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______

(4)图丙中小分子b到大分子B过程中所需要的酶是______

(5)如果HIV中决定某一性状的一段单链RNA中碱基A、C、G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9%、26%、32%,则通过逆转录形成的双链DNA中碱基A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HIV病毒攻击的是人T淋巴细胞,其繁殖的场所在T淋巴细胞,合成的蛋白质外壳的场所的T淋巴细胞的核糖体上,RNA合成中需要的原料、RNA聚合酶,能量等均来自T淋巴细胞;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多种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所导致的死亡.

(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典型的特征是不具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3)HIV通过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CD4的成分是糖蛋白.

(4)小分子b是核糖核苷酸,大分子B是RNA,合成时需要RNA聚合酶.

(5)HIV中一段RNA中含碱基A19%、C26%、G32%,则U2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中一条链中A占19%,另一条链中占23%,则双链DNA含碱基A的比例为(19%+23%)÷2=21%.

故答案为:

(1)T核糖体多种病原体感染恶性肿瘤

(2)细胞核

(3)糖蛋白

(4)RNA聚合酶

(5)21%

解析

解:(1)HIV病毒攻击的是人T淋巴细胞,其繁殖的场所在T淋巴细胞,合成的蛋白质外壳的场所的T淋巴细胞的核糖体上,RNA合成中需要的原料、RNA聚合酶,能量等均来自T淋巴细胞;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多种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所导致的死亡.

(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典型的特征是不具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3)HIV通过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CD4的成分是糖蛋白.

(4)小分子b是核糖核苷酸,大分子B是RNA,合成时需要RNA聚合酶.

(5)HIV中一段RNA中含碱基A19%、C26%、G32%,则U2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中一条链中A占19%,另一条链中占23%,则双链DNA含碱基A的比例为(19%+23%)÷2=21%.

故答案为:

(1)T核糖体多种病原体感染恶性肿瘤

(2)细胞核

(3)糖蛋白

(4)RNA聚合酶

(5)21%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2年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其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B由于HIV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所以其营寄生生活

CHIV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D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HIV是一种病毒,没有细胞细胞结构,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

B、HIV是一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其体内没有细胞器,B错误;

C、HIV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生命系统结构层次,C正确;

D、HIV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生存,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

BHI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C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

D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HIV这种病毒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HIV主要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它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抵抗力下降,A错误;

B、HIV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含有核糖体,B错误;

C、HIV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不能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C错误;

D、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主要是通过性滥交、毒品注射、输血、输入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而传染的,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请回答与艾滋病有关的问题:

(1)艾滋病的病原体是______,营______生活.

(2)艾滋病的病原体经过人的第______道防线主要侵入______细胞,使人体的特异性免疫的____________功能均丧失.

(3)艾滋病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经______共同调节,肌肉和肝脏等______增多,而散热相对较少,人体会出现发热症状.

正确答案

解:(1)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专门寄生在活细胞内.

(2)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三道防线,艾滋病病毒越过人体皮肤和粘膜后,进入体液,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最终丧失正常的免疫功能.

(3)体温调节是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使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的结果,艾滋病侵入后,产热大于散热,故表现发热症状.

故答案为: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或HIV)寄生

(2)一、二       T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3)神经-体液    产热

解析

解:(1)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专门寄生在活细胞内.

(2)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三道防线,艾滋病病毒越过人体皮肤和粘膜后,进入体液,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最终丧失正常的免疫功能.

(3)体温调节是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使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的结果,艾滋病侵入后,产热大于散热,故表现发热症状.

故答案为: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或HIV)寄生

(2)一、二       T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3)神经-体液    产热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B由于HIV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所以它是寄生生活的

C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DHIV是一种非细胞结构的生物,营寄生生活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HIV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单细胞生物,A错误;

B、病毒无细胞结构,无细胞器,B错误;

C、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在培养基上培养,C错误;

D、HIV属于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结构的生物,营寄生生活,D正确.

故选:D.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的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