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16岁。发热、干咳3天,最高体温37. 8℃。N 0.75,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纹理增粗、模糊。首选药物

A头德拉咬

B阿奇霉素

C左氧氟沙星

D阿米卡星

E青霉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考虑为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种半合成,对酸稳定的15元环含氮大环内酯类衍生物, 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它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最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32岁。发热伴乏力、胸痛、气促1周。查体:体温38℃,右下肺叩诊实音,淋巴0.82,总蛋白35g/ L,LDH 300U/L。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结核

B自发性气胸

C结核性胸膜炎

D肺炎

E肺血栓栓塞

正确答案

C

解析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的常规检查:①外观多为草黄色,透明或微混,易凝。少数呈黄色、浅红色,约10%胸腔积液为血性,老年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性胸腔积液发生率可达23.6%;②比重大于1.018,pH 7.0-7.3之间,如pH较低提示有发展为包裹性积液和脓胸的倾向;③细胞总数(100-500)X10<sup>9</sup>/L,急性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逐渐转变为单核细胞为主,慢性期以淋巴细胞为主。间皮细胞<5%(胸膜表面大量纤维素渗出,阻止间皮细胞进入胸腔);④总蛋白>30g/L,胸腔积液蛋白/血清蛋白>0.5。葡萄糖多低于2.5mmol/L。现已公认葡萄糖不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指标。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42岁。劳力性胸闷、气促3年,胸骨左缘第3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首选的检查是

AX线检查

B胸部CT

C心电图

D冠状造影

E超声心动图

正确答案

E

解析

考虑肺动脉瓣病变,心脏彩超确诊瓣膜病变类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46岁。“慢性肝炎”病史10余年。20小时前进食烙饼后呕血约200ml,排黑便约100ml,2小时来意识障碍,不识家人。治疗中错误的是

A静脉点滴支链氨基酸

B肥皂水灌肠清除积血

C硫酸镁导泻

D静脉输入止血芳酸

E限制蛋白饮食

正确答案

B

解析

肥皂水灌肠可以增加血氨,诱发肝性脑病。消除肠道积血可采取以下措施:乳果糖、乳梨醇或25% MgSO<sub>4</sub>口服式鼻饲导泻,生理盐水或弱酸液(如稀醋酸溶液)清洁灌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25日,鞍钢集团和攀钢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鞍钢和攀钢合并重组已经获得国务院国资委通过,“新鞍钢”未来钢产能将达到4600万吨,从而将超过河北钢铁集团成为全国业内老大、世界第二。下面两幅图为鞍钢和攀钢的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 攀枝花的铁矿石储量占全国的l/5,更拥有珍贵的钒、钛、磁铁矿资源,其中钒资源储量1578.8 万吨,占我国储量的62%,世界储量的ll.6%,钛资源储量8.7亿吨,占我国储量的90.5%,世界储量的35%以上。另一方面,由于长年开采和生产能力不断提升,鞍钢矿山生产已进入产能衰减和消失的高峰期。

材料三 鞍钢主业为铁矿与钢材生产,产品以各类板材、普碳钢等产品为主;而攀钢钢材产品还包含型钢、棒线材、特钢等品种。

(1)结合材料分析鞍钢和攀钢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 4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鞍钢和攀钢重组的利弊。 (6分)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的高考能力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考查的是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1)结合材料中的区域图可以提取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等有效信息,可概括其共同优势区位条件。(2)鞍钢和攀钢重组的利弊的评价应该全面分析,首先说明有利的方面可以从资源紧张、产业结构方面分析,消极可以从产业分工的角度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比较两国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6分)

相似点:                                                                

不同点:                                                                       

                                             

(2)你认为辽中南工业近几十年来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3分)

                                                                       

(3)借鉴鲁尔区整治经验,请你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区献计献策(至少3点)。(3分)

                                                  

正确答案

(1)相同点:煤炭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地势平坦 市场广阔 (3点即可)

不同点:辽中南临海,鲁尔区没有;辽中南有丰富的铁矿和石油,鲁尔区没有  辽中南海运便利,鲁尔区内河航运发达;辽中南劳力资源丰富,鲁尔区科技水平高。(3点即可)

(2)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枯竭;世界钢铁产量过剩;新技术的冲击或科技落后。(3点即可)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治理环境;发展现代交通。(3点即可)

本题考查中外著名工业区的比较分析。(1)从影响工业区位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矿产资源、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工业基础等角度比较两地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2)借鉴鲁尔区工业衰退的原因分析。(3)借鉴鲁尔区治理的经验,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分析并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相应的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该基地与德国鲁尔区发展的不同的区位条件(6分)鲁尔区的整治措施中哪些是值得该地借鉴的(6分)

正确答案

(1)①该地本地有丰富的铁矿,而鲁尔区所需铁矿需进口;

②鲁尔区内河航运发达,该地河流航运价值低;

③鲁尔区水源丰富,该地水源不足。(任答两点)

(2)1、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2、拓展交通,完善交通运输网 3、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4、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任答三点)

试题分析:

(1)图示地区为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基地,与德国鲁尔区发展相比,不同的区位条件是①该地本地有丰富的铁矿,而鲁尔区所需铁矿需进口;②鲁尔区内河航运发达,该地河流航运价值低;③鲁尔区水源丰富,该地水源不足。

(2)鲁尔区传统工业的整治措施:1、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2、拓展交通,完善交通运输网 ;3、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4、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基地和德国鲁尔区发展相比不同的区位条件、鲁尔区传统工业的整治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7分)

材料一:2010年,来自美国的LanzaTech(朗泽科技)与上海宝钢、中国科学院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将在宝钢建立一个处理炼钢废气的示范工程,该工程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可以将工业废气中含有的CO和H2合成工业乙醇和燃料乙醇。

材料二:图15和图16分别为上海宝钢与美国朗泽科技区位示意图。

(1)促进宝钢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

(2)朗泽科技位于世界著名的“_______”,该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3分)

(3)随着生物发酵技术在我国钢铁企业的推广,产生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___。(2分)

正确答案

(1)市场、交通、科技(任答两点得2分)

(2)硅谷(1分)世界人才高地,科技力量雄厚(1分);快捷的交通;军事订货;独特的创新文化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任答其一,得1分)

(3)环境角度:减少废气排放,保护环境(1分);经济角度;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提高经济效益(1分)

本题考查世界著名的工业区比较分析。(1)影响宝钢发展的优势区位主要是市场、交通和科技。(2)图示美国西部著名的高新技术工业区“硅谷”;影响高新技术工业区的区位条件主要从科技、交通、环境、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3)结合材料生物发酵技术主要治理炼钢的废气,即减少了废气的排放,利于改善大气环境;又可生产相应的产品,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甲图为美国的                   工业区,乙图为德国的           工业区,两工业区目前都处于区域发展的           阶段。(3分)

(2)甲图中A城市初期阶段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3分)

(3)试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后,乙图所示工业区的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

                                                           。(4分)

(4)20世纪60年代以后,为了使区域经济得到复苏,图示两工业区采取了哪些相同措施?

                                           。(3分)

正确答案

(1)东北部(五大湖)  鲁尔  再生(每点1分,共3分) 

(2)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利用五大湖廉价的水运条件运入铁矿石;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作用;环境良好,工业发展的空间大;水源充足等。(3分)

(3)石油和核能利用,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的开采成本上升;世界性钢铁产量过剩;生产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冲击等。(4分,答4点即可)   

(4)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治理环境污染(3分)

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的重要地理事物判断,甲为美国东北部五大湖沿岸工业区;乙为德国鲁尔区;目前两工业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第三产业发达,故判断为区域发展的再生阶段。(2)图示A为匹兹堡,影响其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主要从矿产资源、水源、能源、交通、市场、科技等方面分析。(3)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可参见课本相关内容分析,主要从产业结构、科技冲击、钢铁危机、煤炭问题、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4)传统工业区的治理措施可借鉴鲁尔区的治理经验,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治理环境、发展交通、调整产业布局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发展阶段的判断,世界传统工业区的发展、衰退和治理问题,注意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学会知识迁移借鉴。本题还可以结合两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如两地区的气候特征、河流特征、地质作用等方面设计试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中国和德国最大工业区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图都有本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钢铁工业和          工业;

(2)甲区需进口的铁矿石一部分来源于太平洋沿岸的                (国);

(3)乙区需进口的铁矿石一部分来源于法国东北部的                  铁矿;

(4)近年来,甲乙两工业区都引进了一大批新兴技术工业部门,除了地理位置、市场因素、交通条件等方面外,其他相似的区位优势条件是                          。

(5)甲图是中国的              工业区,最大的港口是                 港。

(6)乙图是德国的                 工业区,乙工业区通过莱茵河和铁路与荷兰的                港相连。

正确答案

(l)机械

(2)澳大利亚

(3)洛林

(4)科研机构多,劳动力素质高

(5)沪宁杭   上海

(6)鲁尔  鹿特丹。

本题考查我国和世界主要工业区的比较分析。

(1)鲁尔区和我国沪宁杭地区主要的工业部门为钢铁和机械等。

(2)我国的铁矿主要来自巴西、印度和澳大利亚,三国中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只有澳大利亚。

(3)德国鲁尔区的铁矿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

(4)影响新兴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还包括技术和人才;

(5)结合图示的海陆轮廓和重要地理事物判断,甲表示我国的沪宁杭工业区,有我国最大的港口—上海;

(6)乙图表示德国鲁尔区,莱茵河河口有世界最大的港口荷兰鹿特丹。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