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1 分

36.物质代谢:

  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极其复杂,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由大量的酶促反应组成,下图为动物细胞内代谢反应的一小部分。请分析下图,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2表示细胞有氧呼吸过程,请写出有氧呼吸总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2中a表示__________,发生位置在____________中。TCA循环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

(3)图12的TCA循环中会产生一些小分子物质:NAPH(NAP为辅酶)、FADH2(FAD为辅酶),则这些辅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反应类型判断,图12中由异柠檬酸草酰琥珀酸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

(5)图12的TCA循环中由琥珀酰CoA琥珀酸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物质GTP,据研究发现GTP与ATP的结构极为相似,命名方法也一样,则可推测GTP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GTP中含有高能磷酸键____________个。

(6)图13是尿素循环过程,则人体内可以发生该过程的细胞是____________细胞

(7)图13中,尿素循环的b反应属于__________作用

(8)鸟氨酸的R基是-C3H8N,据图13分析精氨酸分子式应为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

 A.     B.      

 C.    D.

正确答案

(1)

(2)糖酵解        细胞质基质     三羧酸循环

(3)携带H+至线粒体内膜进行反应

(4)氧化分解

(5)鸟苷三磷酸    2

(6)肝

(7)脱氨基

(8)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细胞呼吸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 如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③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

D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元,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单糖不可继续水解,A错误;①为单糖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②中蔗糖不是还原性糖,③多糖均是非还原性糖,B错误;④为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说明多糖也可以参与细胞结构的形成,C正确;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肌糖原可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纤维素只能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D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糖类的分类和功能

解题思路

所有的单糖均为还原性糖,二糖中的麦芽糖是还原性糖,其余的二糖与多糖均为非还原性糖,单糖是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的糖,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可被纤维素酶水解破坏。糖原是动物细胞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储能物质。

易错点

注意单糖是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的糖类,依糖原子个命名,但可以氧化分解。

教师点评

掌握糖类的分类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难度适中。

知识点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丙肝病毒(HCV)是一种RNA病毒;仅仅携带能够编码一个多肽的基因,该基因编码的多肽又能被酶解成10个功能片段,据此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HCV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B大的多肽分子被切割成10个功能片段后,肽键减少了9个

C水解多肽的酶在患者细胞的溶酶体中合成

DHCV的RNA分子复制的互补链不能直接作为其遗传物质

正确答案

C

解析

C错误。蛋白质类的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知识点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基因的概念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紫苏不可治疗的病症是( )

A.风寒咳嗽
B.痰饮水肿
C.胸闷呕吐
D.妊娠呕吐
E.鱼蟹中毒

正确答案

B

解析

要求学生掌握紫苏主治的病症。紫苏主要特点为既散肺经风寒,又理脾胃气滞,兼安胎、解鱼蟹毒。对于风寒感冒兼气滞胀满者尤为适宜。但无利水消肿之功。所以6题的答案应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中重要的大分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NA或RNA

B双链DNA分子中,磷酸和核糖通过磷酸二酯键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对

之间通过氢键连接,排列在内侧

C细胞核中合成的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也能通过核孔

进入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D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首先经过高尔基体的合成和加工,然后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膜,

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正确答案

C

解析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也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NA或RNA,A错误;双链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通过磷酸二酯键,而不是核糖,B错误;核孔是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细胞核中合成的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也能通过核孔,C正确;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首先经过核糖体合成,内质网的合成和加工,然后通过高尔基体加工包装运输到细胞膜,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进入细胞核中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C。

考查方向

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核酸的分子结构知识点。

解题思路

依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核酸的分子结构,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分泌过程等知识逐项分析。

易错点

易因不区分核糖和脱氧核糖或不区分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而误选。

教师点评

考查学生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知识点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下图一表示真核细胞内发生的基因控制相关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其中①~⑧表示细胞结构;图二表示人体肝脏组织受损或部分切除后激活Notch信号途径实现再生的过程:受损肝细胞A的膜上产生的信号分子,与正常细胞8膜上的Notch分子(一种跨膜受体)结合,导致Notch的膜内部分水解成NICD,NICD再与RBP(一种核内转录因子)一起结合到靶基因的相应部位,激活靶基因,最终引起肝脏再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26.图一中结构⑤由________层磷脂分子组成。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结构⑤上的核孔数目较多,其作用是________。

27. 用3H标记的尿苷(尿嘧啶和核糖的结合物)培养图一中的细胞,不久在细胞中发现被标记的细胞器除⑥⑦外还有________(填序号)。图一丙和丁中物质的转运依赖于生物膜的________。

28.图二中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的Notch分子结合后引起了肝细胞的一系列变化,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功能。

29.图二中,过程a、b需要的原料分别是________。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Notch分子基因。

30.若Notch分子前体蛋白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则该前体蛋白中至少含氧原子________个。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 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解析

从图示看,①是核糖体,⑤是核膜,为双层膜结构,而每层膜均在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故为4层磷脂双分子层。核膜上核孔是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实现了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考查方向

考查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解题思路

核膜为双层膜结构,核孔具有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功能。

易错点

误认为核膜为单层膜结构。

教师点评

掌握细胞核的结构及功能是解题关键,难度较易。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 流动性

解析

由于标记的尿嘧啶,所以只存在于RNA中,只要含有RNA的细胞结构应均具有放射性,含有RNA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及细胞质基质。图中①是核糖体,⑥为叶绿体,⑦为线粒体。通过囊泡转移物质均发生了膜融合行为,从而体现膜结构的一定流动性。

考查方向

考查细胞器的结构组成及膜的流动性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细胞中具有RNA的结构为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通过囊泡转运的物质体现了膜结构的流动性。

易错点

丙丁是囊泡,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细胞外,注意一定没有穿过膜结构。

教师点评

掌握分泌蛋白合成分泌过程及RNA存在部位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细胞间信息交流(信息传递、细胞通讯)

解析

从题干信息可知,信号分子与膜上的Nouch受体蛋白结合,再经转动加工,进入细胞核,使细胞代谢发生改变,所以起信息传递作用,即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考查方向

考查细胞膜的功能。

解题思路

细胞膜的功能是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系统边界,使细胞内部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易错点

混淆了细胞膜三个功能。

教师点评

掌握细胞膜的具体功能及相应的具体体现的实例是解题关键,难度较易。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含有

解析

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a表示转录形成信使RNA,原料是核糖核苷酸,b过程是翻译以信使RNA为模板形成蛋白质过程,原料是氨基酸。人体细胞是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发育而来的,细胞核内的基因均相同。

考查方向

考查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

解题思路

转录形成信使RNA分子,翻译形成蛋白质分子。

易错点

分不清a、b表示的过程。

教师点评

掌握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及有丝分裂的特点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n+m

解析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肽链中的氧原子数等于氨基酸数加上肽链条数加上R基上氧原子数。若R基上没有氧原子,则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氧原子数为n+m,所以至少为n+m个。

考查方向

考查氨基酸脱水缩合相关计算知识。

解题思路

蛋白质氧原子=氨基酸数+肽链条数+R基上氧原子数。

易错点

没有注意到肽链条数及掌握相关计算公式。

教师点评

掌握蛋白质氨基酸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关键,难度适中。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普通螺栓孔必须钻孔成型,不得采用()扩孔。

A.电钻
B.光透
C.气割
D.烧熔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B拍摄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显微照片就是构建了物理模型

C叶绿体中只有叶绿素能吸收光能

D能否制造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根本区别

正确答案

A

解析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故A正确。照片不属于物理模型,故B错误。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能吸收光能,故C错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都能制造有机物,是否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是它们的根本区别,故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细胞代谢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解题思路

A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所以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B 照片是个例,不是模型

C 叶绿体里不只有叶绿素

D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是自养生物的标志,都能合成有机物

易错点

高一学生容易错,高三学生就不会出现了

知识点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如某化合物含C、H、O、N、S等元素,下列对此化合物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传递作用

B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C调节生命活动

D用于基因工程获得黏性末端

正确答案

B

解析

该化合物含C、H、O、N、S元素,说明该化合物可能是蛋白质,糖蛋白可以用于细胞的相互识别,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生命活动,A正确,该化合物含C、H、O、N、S元素,说明该化合物可能是激素,调节生命活动,C正确,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蛋白质,可以用于基因工程获得黏性末端,D正确,无机盐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B错误。

考查方向

化合物和无机盐的作用

解题思路

排除法

易错点

考查的是化合物,它不能维持酸碱平衡。

教师点评

区别无机盐和化合物的作用,注意审题

知识点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有到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8.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3

C3:2

D2:1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下一知识点 : 遗传与进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分子与细胞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