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 共522题
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km/h以内.假定警车、货车都视为质点,并在同一平直路面上做直线运动.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经过多少时间两车间的距离最大?此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正确答案
解析:(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
则t1= s=4 s
s货=(5.5+4)×10 m=95 m
s警=at12=
×2.5×42 m=20 m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s=s货-s警=75 m.
(2)v0=90 km/h=25 m/s,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t2= s=10 s
s′货=(5.5+10)×10 m=155 m
s′警=at22=
×2.5×102 m=125 m
因为s′货>s′警,故此时警车尚未赶上货车,且此时两车距离
△s′=s′货-s′警=30 m
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t时间追赶上货车,则
△t==2 s
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t=t2+△t=12 s才能追上货车.
答:(1)经过4s两车间的距离最大,此最大距离是75m;(2)警车发动后要12s才能追上货车.
质量为10kg的滑块A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当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后,开始沿直线运动,且运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x=2t2 m(g取10m/s2),求:
(1)第4s末物体的速度;
(2)若第4s末撤去水平力F,物体再经过10s停止,求力F的大小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正确答案
(1)16m/s
(2)56N,0.16
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12 m/s匀速前进的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后,轮胎停止转动在地面上滑行,经过时间t=1.5s汽车速度减小到v1=6m/s。(g=10m/s2)求:
(1)汽车刹车时加速度a的大小;
(2)开始刹车后,汽车在6s内发生的位移x的大小;
(3)刹车时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正确答案
解:(1)对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v1=v0+at
代入数据得:a=-4m/s2
即汽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4m/s2
(2)汽车刹车后运动的时间=3s
所以,汽车在6s内已经停下来
,解得:x=18m
(3)汽车刹车后地面摩擦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
解得:μ=0.4
有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连续相等的时间为4s,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
正确答案
解:m/s=6 m/s
m/s=16 m/s
又+aT
即16=6+a×4,得a=2.5 m/s2
再由s1=vAT+aT2,得vA=1 m/s
若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以v1=1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车站A时关闭油门以a1=4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前进。2 s后乙车与甲车同方向以a2=1 m/s2的加速度从同一车站A出发,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追上甲车?
正确答案
解:乙车出发时甲车具有的速度为:v1t=v1-a1t0=10 m/s-2×4 m/s=2 m/s
此时离甲车停止运动的时间
根据题设条件,乙车在0.5s内追不上甲车,也就是说乙车追上甲车时,甲车已经停止了运动。甲车停止时离车站A的距离
设乙车走完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为t,由,得:
故乙车出发后经过5 s追上甲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