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 共1749题
如图表示人和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①⑦在反射弧中可分别表示的结构是______和______.
(2)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寒冷刺激时,图中作为效应器的内分泌腺是______.垂体受到来自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合成并分泌______,这种激素刺激内分泌合成并分泌______,促进新陈代谢,使机体抵御寒冷.
(3)当人体内失水过多时,调节过程是______(填入图中相应标号),⑤代表的激素是______.
(4)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血糖含量降低时,图中的内分泌腺为______和______,它们分别分泌______和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由图可知,①是传入神经,⑦是传出神经.
(2)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所以内分泌腺是甲状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当人体内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所以调节过程是③⑤,⑤代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
(4)使血糖含量升高的激素有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所以内分泌腺是肾上腺和胰岛.
故答案为:
(1)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2)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3)③⑤抗利尿激素
(4)肾上腺和胰岛 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解析
解:(1)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由图可知,①是传入神经,⑦是传出神经.
(2)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所以内分泌腺是甲状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当人体内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所以调节过程是③⑤,⑤代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
(4)使血糖含量升高的激素有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所以内分泌腺是肾上腺和胰岛.
故答案为:
(1)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2)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3)③⑤抗利尿激素
(4)肾上腺和胰岛 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垂体通过控制下丘脑进而调控性腺的分泌活动.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下丘脑是血糖平衡调节的调节中枢,①正确;
②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存在于大脑皮层,②错误;
③在寒冷条件的刺激下,下丘脑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③正确;
④下丘脑通过控制垂体进而调控性腺的分泌活动,④错误.
故选:D.
如图为人体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示意图,①~⑤表示相关激素.据图回答:
(1)食物缼碘,激素①②的分泌量将______,口渴时,激素⑤的释放量将______.
(2)在寒冷的冬天,人从温暖室内到室外,血液中激素③④含量迅速上升的是______(填序号);同时,皮肤血管收缩的意义是______.
(3)人在饥饿时,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______,调节其分泌活动的方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⑤是抗利尿激素.从反馈调节机制可以看出,如果食物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所以激素①②的分泌量会增加.口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⑤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减少尿量.
(2)当寒冷刺激机体时,体内的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均会迅速增加,代谢增强,产热增加,抵御寒冷.
(3)人在饥饿时,血弹含量下降,会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同时低血糖还可以通过刺激下丘脑来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因此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故答案为:
(1)增加 增加
(2)③④减小血流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3)增强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解析
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⑤是抗利尿激素.从反馈调节机制可以看出,如果食物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所以激素①②的分泌量会增加.口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⑤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减少尿量.
(2)当寒冷刺激机体时,体内的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均会迅速增加,代谢增强,产热增加,抵御寒冷.
(3)人在饥饿时,血弹含量下降,会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同时低血糖还可以通过刺激下丘脑来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因此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故答案为:
(1)增加 增加
(2)③④减小血流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3)增强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激素对生理机能的调节一般所具有的特征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TP,A错误;
B、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可通过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B错误;
C、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C正确;
D、激素不直接参与生命活动,在生命活动中起调节作用,D错误.
故选:C.
(2015秋•安阳校级期末)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⑤表示的物质可能是淋巴因子,若⑤是淋巴因子,则它是由______细胞释放的,该物质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
(2)图中的③代表的是______,它可与突触后膜表面的______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______.
(3)当血糖升高时,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______,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______(填图中数字序号)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4)若⑥表示侵入内环境的某种病毒,则机体将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清除该病毒.其中,产生抗体的是______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的是______细胞.
(5)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刺激皮肤感受器,感受器产生兴奋时,此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神经冲动传导到位于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作用维持体温的恒定.
(6)图示表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_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
正确答案
解:(1)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释放的;在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的作用是促进B细胞的增值与分化.
(2)图中的③是神经系统分泌的物质,应为神经递质,其可与突触后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也反映出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3)当血糖升高时,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下丘脑调节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即图中②④过程.
(4)浆细胞能产生抗体的;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使其裂解死亡.
(5)静息电位是内负外正,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即内正外负.因此,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刺激皮肤感受器,感受器产生兴奋时,此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
(6)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故答案为:
(1)T 促进B细胞的增值与分化
(2)神经递质 受体 兴奋或抑制
(3)胰岛B细胞 ②④
(4)浆 效应T
(5)由正变负 下丘脑
(6)神经-体液-免疫系统
解析
解:(1)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释放的;在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的作用是促进B细胞的增值与分化.
(2)图中的③是神经系统分泌的物质,应为神经递质,其可与突触后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也反映出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3)当血糖升高时,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下丘脑调节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即图中②④过程.
(4)浆细胞能产生抗体的;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使其裂解死亡.
(5)静息电位是内负外正,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即内正外负.因此,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刺激皮肤感受器,感受器产生兴奋时,此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
(6)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故答案为:
(1)T 促进B细胞的增值与分化
(2)神经递质 受体 兴奋或抑制
(3)胰岛B细胞 ②④
(4)浆 效应T
(5)由正变负 下丘脑
(6)神经-体液-免疫系统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