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 共1749题
下丘脑在人体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图为下丘脑行使功能的部分过程图,请回答问题.
(1)若刺激甲表示血糖浓度上升,则C细胞为______细胞,其分泌的______可以降低血糖.
(2)若刺激甲表示寒冷,皮肤中的______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至下丘脑______中枢,此时,物质X作用于c细胞使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则X为______.
(3)若物质X表示抗利尿激素,刺激甲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该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会促进c细胞______.该过程体现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调节.
(4)a与b通过______ (结构)连接,刺激甲引起的神经冲动传至b细胞时,冲动通过该结构时发生的信号转变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血糖浓度升高,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含量下降.
(2)寒冷条件下,皮肤的冷觉(温度)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物质X),促使垂体(c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3)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c细胞重吸收水,这种调节是神经和体液调节.
(4)a与b两个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在突触中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故答案为:
(1)胰岛B 胰岛素
(2)冷觉(温度)感受器 体温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重吸收水 神经和体液
(4)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解析
解:(1)血糖浓度升高,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含量下降.
(2)寒冷条件下,皮肤的冷觉(温度)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物质X),促使垂体(c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3)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c细胞重吸收水,这种调节是神经和体液调节.
(4)a与b两个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在突触中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故答案为:
(1)胰岛B 胰岛素
(2)冷觉(温度)感受器 体温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重吸收水 神经和体液
(4)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神经调节主导激素调节,不少激素调节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如下丘脑合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A正确;
B、激素也能够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B正确;
C、在动物调节中,神经调节为主,激素调节为辅,C错误,
D、在动物的生命活动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D正确.
故选:C.
若图中甲、乙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细胞1与2及细胞3与4之间通过某种化学物质直接发生联系.据图所作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3和细胞4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来完成的,A正确;
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神经调节)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体液调节)的速度快,B正确;
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其分泌物能直接作用于细胞2,则细胞2最可能是垂体细胞,C错误;
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图甲体液调节和图乙神经调节都有关,D正确.
故选:C.
如图是某种雌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当血液中该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影响A______ 和B______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调节,该激素分泌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还存在着另一共同特点,即______调节.
(2)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激素-细胞质受体”复合体通过______结构进入细胞核,进一步与核受体结合,通过引发某基因表达而产生反应,②过程所用的模板是______,③过程所用的原料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题图可知A是下丘脑,B是垂体,C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图可知,A→B→C属于分级调节,由C→B和→A属于反馈调节,所以血液中该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影响A下丘脑和B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该激素分泌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还存在着另一共同特点,即分级调节.
(2)由题图可知,①是雌激素,本质是脂质类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由图可知,激素与细胞质受体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再与核受体结合,引发某基因的表达.由题图可知,②过程是转录过程,所用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③过程是翻译过程,所用的原料是20种氨基酸.
故答案应为:
(1)下丘脑 垂体 反馈 分级
(2)自由扩散 核孔 DNA(基因)的一条链 20种氨基酸
解析
解;(1)由题图可知A是下丘脑,B是垂体,C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图可知,A→B→C属于分级调节,由C→B和→A属于反馈调节,所以血液中该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影响A下丘脑和B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该激素分泌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还存在着另一共同特点,即分级调节.
(2)由题图可知,①是雌激素,本质是脂质类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由图可知,激素与细胞质受体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再与核受体结合,引发某基因的表达.由题图可知,②过程是转录过程,所用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③过程是翻译过程,所用的原料是20种氨基酸.
故答案应为:
(1)下丘脑 垂体 反馈 分级
(2)自由扩散 核孔 DNA(基因)的一条链 20种氨基酸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来实现,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______传送到X细胞.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为保持物质丙浓度的相对稳定,则物质乙的分泌量的变化是______;此调节机制称为______调节.
(2)当血浆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产生的______,通过促进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______.
(3)血糖浓度上升会导致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兴奋并进行神经调节,这样的调节方式是______,使Z细胞分泌的激素增多,Z相当于反射弧中的______.当人体产生的某种抗体与Z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影响激素的正常分泌,这种病属于______.
(4)若刺激A点,则图中的灵敏电流计偏转______次. 当膜外Na+比膜内浓度高时,Na+外流的运输方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激素运输的方式是通过体液进行运输,没有专门的通道;物质丙的调节方式类似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所以当物质丙含量高时,会抑制物质甲和物质乙的分泌,由于当血液中物质丙的含量过高时又反过来抑制物质乙的分泌,这一过程叫负反馈.
(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过程,当体内的渗透压升高时,则代表体内缺水,这时候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3)血糖浓度上升会导致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兴奋并进行神经调节,这时候的效应器是腺体,所以属于反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当人体产生的某种抗体与Z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影响激素的正常分泌,就属于这种现象.
(4)若刺激图中A点,兴奋先到达电流计的左电极,使指针向左偏转一次,后到达右电极,又会使电极向右偏转一次,即电流表指针从零位向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再向相反的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即图中的灵敏电流计偏转2次.当膜外Na+比膜内浓度高时,Na+外流由低浓度流向高浓度,此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故答案为:
(1)体液 减少 负反馈
(2)抗利尿激素 减少
(3)反射 效应器 自身免疫疾病
(4)2 主动运输
解析
解:(1)激素运输的方式是通过体液进行运输,没有专门的通道;物质丙的调节方式类似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所以当物质丙含量高时,会抑制物质甲和物质乙的分泌,由于当血液中物质丙的含量过高时又反过来抑制物质乙的分泌,这一过程叫负反馈.
(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过程,当体内的渗透压升高时,则代表体内缺水,这时候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3)血糖浓度上升会导致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兴奋并进行神经调节,这时候的效应器是腺体,所以属于反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当人体产生的某种抗体与Z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影响激素的正常分泌,就属于这种现象.
(4)若刺激图中A点,兴奋先到达电流计的左电极,使指针向左偏转一次,后到达右电极,又会使电极向右偏转一次,即电流表指针从零位向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再向相反的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即图中的灵敏电流计偏转2次.当膜外Na+比膜内浓度高时,Na+外流由低浓度流向高浓度,此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故答案为:
(1)体液 减少 负反馈
(2)抗利尿激素 减少
(3)反射 效应器 自身免疫疾病
(4)2 主动运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