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 共522题
  •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 共522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注入地中海,全长6 670千米,流域面积287万平方千米。阿斯旺至开罗河段穿越沙漠,形成一条绿色走廊。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水的定期泛滥从事农事

活动,创造了古埃及文明。

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始建于1960年,耗资近10亿美元。坝高111米,大坝以上形成了库容达1 640亿立方米的纳塞尔水库。大坝工程的经济效益是:①保证了尼罗河下游约477万公顷农田能常年灌溉上,埃及盆地作物由一年一熟改为一年两熟或三熟;②防止了水灾和旱灾,节约了大笔防洪开支;③水电站装机容量21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占20世纪80年代初埃及总发电量的一半;④水库养鱼,每年增收水产品2.5万吨;⑤改善了尼罗河的通航条件。

另一方面,阿斯旺大坝的修建也给埃及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1)阿斯旺大坝从哪些方面提高了尼罗河的利用效益?

(2)水能是再生能源,水电站建成后带来了哪些环境效益?

(3)阿斯旺大坝建设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提高了尼罗河灌溉、防灾、发电、养殖、航运等利用效益。

(2)主要是用水电代替火电,减少“三废”的排放。减少废渣可以少占用土地,减少废水,可以节约水资源,减少水污染,减少废气,减少温室气体和酸雨危害,等等。

(3) ①对土地影响:使土壤肥力下降,加重盐渍化;②对生物的影响:使沙丁鱼等水生生物数量减少;③对河口三角洲地区影响:海岸遭侵蚀加剧,海岸倒退等。

埃及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对于修建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的影响,要从两方面进行认识把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埃及尼罗河上的阿斯旺水坝号称人类史上的雄伟工程之一,建成后对防洪、发电等都起了相当巨大的作用。但是,阿斯旺水坝建成后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副作用,例如,引起尼罗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和土壤肥力的下降;河口海岸线的退缩;下游血吸虫病、疟疾的发生以及由于水质营养物的减少和水文变化而使河口沙丁鱼产量大幅度降低等问题。试分析这些弊端形成的原因。

正确答案

阿斯旺水坝的建成,导致尼罗河水的下泄流量明显减少,尼罗河的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急剧减少,再加上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在强烈的蒸发中,土壤中的盐分逐渐在地表积累,导致了严重的盐碱化;阿斯旺水坝建成以前,尼罗河每年的定期泛滥为下游三角洲地区带来了大量肥沃的淤泥,大坝建成后,下游地区几乎不再出现泛滥,土壤日益贫瘠;河口水量的减少,导致河水对海浪的顶托作用减弱,泥沙沉积少,泥沙沉积量少,海浪的侵蚀加剧,使河口三角洲海岸线侵蚀加剧而向岸边退缩;下游水量减少,流速降低,水质变差,害虫孳生;大坝建成后随水流下的营养物质减少,沙丁鱼无以为食,产量锐减。

本题主要考查了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阿斯旺水坝建成后,导致尼罗河水的下泄流量明显减少,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急剧减少,即大坝以下河流的水文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而会对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带来诸多不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淮河流域图

(1)淮河入海水道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____________海;一条是向南借道____________(河流),再流入海洋。

(2)简要分析淮河易产生洪涝的自然原因。

(3)为了减轻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我们应在下游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正确答案

(1)黄 长江

(2)降水集中,多暴雨;中上游支流多,流量大;下游无天然入海河道,排水不畅。(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3)开挖新的入海河道。(若学生从疏通河道、加固堤坝、修建泄洪区等方面回答,只能得一半分)

淮河自古就是中国的一大多灾害的河流,两岸人民深受其苦,解放后多次治理,仍由于淮河没有自然入海河道而排水不畅;同时该区域多暴雨,上游支流多,来水量大;另外淮河流经区域地势低平等原因,使其多发洪涝。为了减轻洪涝灾害,当务之急在下游应开挖新的人工入海河道,使其雨季流水更顺畅。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示意我国汉江流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河流地貌类型,并分析原因。(8分)

(2)说出该区域城镇分布特点及其原因。(8分)

正确答案

(1)甲:河流侵蚀地貌(V形谷)(2分)位于上游,落差大,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强烈。(2分)乙: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2分)位于下游,地势平坦,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2分)

(2)沿河谷分布。(2分)

地势平坦;临近河流,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任答三点得6分)

试题分析:(1)图示甲位于河流上游,靠近山区,故河流流水快,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故主要影响河流侵蚀地貌,如“V”型谷等;而乙处位于河流下游的平原地区,水流速度缓慢,故流水沉积作用为主,而形成冲积平原。(2)图示城市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主要从地形、水源、交通和农业生产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区域地理的常规性考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示甲乙两地的河流位置的差异,结合水流速度的差异而判断不同的地貌特征。并结合影响城市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注意答题的完整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黄河上游水电的开发,形成了一个有极大调节能力的阶梯电力群,在西北电网中具有供电质量稳定、可靠性强、运行方式灵活等优点.黄河水电公司在黄河上的电站建设中,针对水环境保护、空气污染防治、固体废气物处理、植被保护、水土流失等项目,都制定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并与工程建设同步实施,取得了明显成就。

材料二 局部地区矿产资源和城市分布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黄河上游为何能够形成阶级电站群?

(2)图示金昌-白银-兰州一带有色金属工业较为发达,但酸雨较少,简析原因。

(3)甲地形区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试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4)乙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东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所经之地,分析此地带能成为“丝绸之路”线路的原因。

正确答案

(1)河流流经高山峡谷地区(或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深处内陆,降水少

(3)自然原因地处内陆,降水稀少,风力大,植被稀疏,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是过渡垦殖,破坏植被等不当的经济活动

(4)河西走廊地形平坦,水源丰富,农牧业发达,人口较为密集,经济繁荣,历来交通发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马孙河水系图。

 

材料二 亚马孙河中游水量的季节变化。

   (1)为什么亚马孙河中游干流的洪水期出现在10月~(次年)6月,最高洪水期在3月~6月?(10分)

(2)A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燃料乙醇,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使用燃料乙醇的轿车。该国燃料乙醇消费从2008年开始超过汽油消费量,燃料乙醇已成为该国私家车的主要燃料。试分析A国燃料乙醇发展迅速的原因有哪些?(10分)

(3)B城市是某国家首都,人口500多万,其气候特征是怎样的?该城市水源主要来自哪 里?(6分)

正确答案

(1)亚马孙河中游干流的洪水期出现在10月~(次年)6月,是因为:亚马孙河中游南侧支流全部在南半球,且较多较长,(2分)干流也在南半球,(2分)10月~(次年)6月赤道低压带主要位于赤道以南,南侧支流和干流降水较多,水量大。(2分)中游干流最高洪水期在3月~6月,是因为:此时正值南岸支流和北岸支流洪水叠加期。(4分)

(2)A国(巴西)石油较缺乏;(2分)甘蔗、玉米等产量大,发展燃料乙醇的原料丰富;(2分)并且燃料乙醇环保、(2分)可再生,(2分)价格也低于汽油。(2分)

(3)温和干燥,多雾。(4分)冰川融水和河水、地下水。(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二:我国局部地区图(图15)

(1)指出图15中,兰州以上河段河流开发的重点,试简述其自然原因。(5分)

旅游业是近年来宁夏青铜峡市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新型产业之一。本着做大做强旅游业,青铜峡市出台了《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详细规划》。

(2)说出旅游业对青铜峡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3分)

正确答案

(1)(5分)

重点:此河段以水能的阶梯(水能)开发为主。(2分)

原因:此河段流经我国地势的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2分)河流径流量较大。(1分)

(2)(3分)创汇创收;(1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1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6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图9)。

材料二 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约5000多平方千米,其经济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将建成能源基地、国家一流的石油化工、盐化工基地和农业、渔业等为主的综合农业生产基地。

(1)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8分)

(2)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根据黄河流域发展状况,说明其原因。(6分)

甲地位于滨海平原,乙地位于山前倾斜平原。

(3)分析比较甲、乙两地土地生产力的差异。(6分)

(4)结合黄河三角洲的自然环境特征,说明确立材料二所述“三个基地”的依据。(10分)

表1:2009年12月26日至31日渤海沿岸某城市气温统计数据表

2009年年底渤海开始出现海冰,并发展成为30年来同期最严重的冰情。

(5)据表1,指出本次海冰形成的重要自然原因,并分析其对经济活动产生的危害。(6分)

正确答案

(1)(8分)3500等积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2分),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2分);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影响(受太行山影响)(2分),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2分)。

(2)(6分)原因:中游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2分);中游修建了水利枢纽:工程(2分);流域内用水量增多,入海水量减少,输沙量减少(2分)。

(3)(6分)乙地土地生产能力比甲地高(2分)。乙位于山前倾斜平原,地势高,土壤排水性好,土地不易盐碱和内涝(2分);甲位于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夏秋季节低洼易涝,受海水浸渍作用的影响,土壤盐度高,±壤盐碱化严重( 2分)

(4)(10分)本区域石油、天然气、风能、潮汐能等能源丰富(2分);本区域石油、海盐等资源丰富(2分);本区土地面积广、地势低平(2分);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分);海域面积广(大陆架广)(2分)。

(5)(6分)持续的低温(低温)(2分)

影响;对海产养殖、渔业、海上油田、交通运输造成直接的破坏和经济损失(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面两个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素有“千湖之省”称号的湖北省,在围湖造田中,使大量的通江湖干涸,洞庭湖经历了自唐宋至建国以来的长期围垦,湖泊面积由4 000多平方千米减少到现在的 2 600多平方千米。

材料二:长江流域水患日益严重,1998年7、8月间湖北省省会武汉市频频告急。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种现象有无因果关系,并就此总结一条减轻水患的经验。

正确答案

二者存在着因果关系。长江水系与通江湖泊水可以相互补给、相互调节。大量通江湖围垦,湖泊容水量大减,当汛期来临,湖泊对洪水的分流、调节作用大大减弱,水患加剧。措施:禁止围湖造田,并逐步实现退耕还湖,不断扩大湖泊面积,增大湖泊容水量。

湖泊水与河流水互补,对河流干流水量具有调节作用,长江中下游通江湖众多,对长江干流洪水期分洪、调蓄作用很强。但由于围垦造成湖泊面积减小,容水量减少,湖泊的分洪调蓄作用大大减弱,势必造成长江水患加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0分)下图为浙江省浦江水系和城镇颁布示意图,境内最高海拔为1050米,最低海拔为24米。运用信息收集的方法,收集相关信息,探究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县界多沿________延伸,浦江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4分)

(2)请你规划一条由县城(M地)通往西南邻县的省级公路,把规划公路画在图上,并说明公路布局的理由。(6分)

(3)若要在河流R1上建设一座水库,对水库大坝选址方案的确认,你认为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资料?(4分)

(4)现有甲、乙两个大坝选址方案,试分别评价其优缺点。(8分)

(5)图中N乡丘陵、山地占全乡土地面积的88.6%,全乡大气环境质量、河流源头水质优良。为了实现“省级生态示范乡”的目标,请你为N乡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建议。(8分)

正确答案

(1)山脊线  西高东低

(2)图略,理由:沿河谷修建,地形较平坦,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建设投资抵,地方性公路尽量连接乡镇居民点,以方便居民生活需要。

(3)流域气候资料、地质资料、河流水文资料、社会经济资料等。

(4)甲,优点:上游河道较窄,建坝工程量较小,库区淹没村镇农田少,迁移人口少等。缺点:水量较小,库容较小等。  乙 优点:水量较大,库容较大等 缺点:河道较宽,工程量较大,库区淹没村镇农田多,迁移人口多等。

(5)封山育林,禁止坡地开荒,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