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 共522题
  •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 共522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中甲河为长江,乙河为莱茵河,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甲、乙两河特征比较表

材料二:近日,瑞士科学家与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一起,从三峡到上海的长江各水段采集了100多份水质样本。科研人员发现,长江污染严重。他们认为长江目前的受污染程度相当于30年前的莱茵河。

材料三:目前长江干线货运量已超过欧洲的莱茵河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居世界第一。

(1)甲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上游应重点搞好________建设;中游应整治江河湖泊,防治_____________;下游应综合治理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莱茵河流经的世界著名工业区A是指                  。20世纪60年代起该工业区出现的主要问题:                          、                            

试分析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所应采取的措施。                              。(5分)

正确答案

(1)生态环境(水土保持)   水患    环境污染(各1分,3分)

(2)(各1分,5分) (德国)鲁尔区    环境恶化  传统产业衰弱  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治理和保护环境);

试题分析:(1)图示甲河流表示我国长江,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破坏严重,故导致了水土流失加重,故长江上游的综合整治主要针对水土保持。长江中游地区由于长期的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了河流洪涝灾害多发,故防治洪涝灾害是国土整治的重点,下游地区由于工业发达,故水污染严重。(2)莱茵河的下游流经德国鲁尔工业区。鲁尔区工业衰退的原因主要从科技、产业结构、环境、世界能源问题等方面分析。治理措施主要针对原因,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科技、调整产业结构,整治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长江流域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和德国鲁尔区的形成发展、衰退和综合整治的相关内容分析,注意答题的完整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建国以来黄河三角洲地区监测到的黄河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1)建国以来,黄河下游河道年输沙量呈_________趋势。

(2)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分析黄河年输沙量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年输沙量的变化会对下游地区造成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波动下降

(2)年径流量减小,泥沙搬运能力降低;上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和水利工程建设,减小了河流的含沙量。

(3)黄河三角洲面积萎缩;下游平原农业区土壤肥力下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三峡库区环境状况类型示意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峡库区具有人地矛盾尖锐、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和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等特征。根据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程度、“三废”排放量及地质灾害等指标分析,划分了三峡库区环境状况类型。由于三峡工程即将淹没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因而产业的重建与结构的升级任务十分艰巨。按照高效生态经济的目标模式,应大力发展以清洁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的支柱型产业。

(1)图中生态相对很差的地区分布在长江_______河段。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

(2)引起整个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有

[     ]

    A、气候湿润,降水量过多,暴雨集中

    B、人口文化水平过低

    C、长期毁林开荒,陡坡耕作

    D、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和泥石流

    E、库区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对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的投入不足

    F、修建三峡工程,有百万移民搬迁

    G、随着库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3)依据三峡库区的环境状况及经济目标,应因地制宜地选择下列项目作为三峡库区的支柱型产业

[     ]

    A、采掘业

    B、柑橘果汁、保健药酒等食品加工工业

    C、服装业

    D、以中药材资源深加工为主的医药工业

    E、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业

    F、造纸及纸制品业

正确答案

(1)三峡;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

(2)CEG

(3)BDE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表格是图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何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指出了 “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西南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睛。

(2)A、B、C三省比重下降;东北三省所占比重上升。A、B、C三省粮食播种面积下降;A、B、C三省(与全国或东北三省相比)粮食单产增长幅度较小。

(3)与航运相比,高速公路更为快捷;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

(4)泥沙淤积造成的湖泊萎缩及引起的洪涝频繁问题。(依据地球环境的整体性说明)该问题主要与入湖河流泥沙增多密切相关;入湖河流泥沙增多,又主要与上游山区因滥垦乱伐导致水土流失有关,因此湖、江、山应当综合治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发中的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澜沧江一湄公河是亚洲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该河有“东方的多瑙河”之称。中国和东盟有关国家一致决定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合作开发确定为双方在新世纪开展合作的五大领域之一。

材料二: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图

(1)湄公河发源于中国的_________山,流出中国后经过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_________洋。

(2)A地区附近的河道横剖面和下面哪一幅图相似?_________。

(3)A地区附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简述该地发展该农业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的沿海铁路是修建中的泛亚铁路,影响其建设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

(5)开发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综合效益有哪些?(答出3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l)唐古拉;太平

(2)②

(3)水稻种植业,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丰富劳动力资源;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等。

(4)社会经济因素

(5)巨大的航运价值,丰富的水能资源,多样的旅游资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3分)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市位于拉萨河谷地。

材料一:2011年10月26日,被誉为“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标志着该工程进入主体建设阶段。它是一座以灌溉、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供水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拉萨河流域图

材料三: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目前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下图表示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土地利用状况

(1)拉萨河的水源主要补给类型是           补给和             补给。(2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旁多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对拉萨市产生的有利影响?(3分)

(3)据材料三,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的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小的是                  ;1998~2009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3分)

材料四:图为拉萨市地形图。

(4)据材料四,拉萨市的城市空间形态呈            状,影响其空间形态的因素是                             。(3分)

(5)拉萨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该城市规划的总原则是“城中限高,城外限宽”,下列说法正确的(     )( 2分)

①沿河分布地形限制,所以“限宽”    ②人口稀少无须拓展,所以“限宽”

③气候寒冷降水较少,所以“限高”    ④保持城市特殊风貌,所以“限高”

正确答案

(1)雨水(1分)  冰雪(冰川)融水(1分)

(2)为拉萨市提供电能;减少洪涝对拉萨的危害;提供充足稳定的城市用水。(3分)

(3)林地(1分)   城镇工矿交通用地 (1分)  工业化和城市化(1分)

(4)条带(1分)  河流 地形(2分)

(5)B (2分)

试题分析:

(1)拉萨河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西南季风可以顺着峡谷进入,带来降水,所以有雨水补给。高原高山上的冰雪(冰川)融水也是重要补给水源。

(2)根据材料二可知,旁多位于拉萨市上游,距离拉萨较近。根据材料一可知,旁多水利枢纽可以为拉萨市提供电能,减少洪涝对拉萨的危害,提供充足稳定的城市用水和灌溉水源。

(3)读材料三图可以看到,面积最小的是林地。1998~2009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城镇工矿交通用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投资加快了西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4)读材料四图可以看到,拉萨位于拉萨河谷地,受河流供水和运输功能的影响,河谷地形的限制,城市空间形态呈条带状。

(5)拉萨位于拉萨河谷地,城市沿河分布,受地形限制,所以“限宽”,①对。拉萨人口稀少,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只能沿河谷发展,不是无须拓展, ②错。拉萨气候寒冷,夜雨较多,但是与“限高” 无关,③错。根据题目可知,拉萨是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要保持城市特殊风貌,所以“限高”,④对。所以B对。A、C、D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某区域地图 

材料二圣弗朗西斯科山岩画,位于墨西哥的南下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是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留下了古老的岩画群,数量多,规模大,而且保存完好。岩画被绘制在大山洞窟的岩壁或洞顶上。作品形成于公元前1100年-公元1300年。岩画画面大部分描绘的是人与动物,有些画大小与实物相等。 

(1)描述图中半岛东部海湾的等深线特征,并分析成因。(4分) 

(2)分析圣弗朗西斯科山区岩画得以保存至今的地理原因。(6分)

(3)据图中信息分析城市莫西卡利发展的有利地理条件。(10分) 

正确答案

(1)等深线呈西北—东南走向,分布密集;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海水深度大。(4分)

(2)该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干燥,加之地形险峻,人烟稀少(6分)。

(3)地处较低纬度,光热充足,适宜发展农业。地处山谷,地形较为平坦,利于城市扩展。河流流经,水源充足。边境城市,利于发展边境贸易。靠近美国,利于承接美国工业的转移。面向海湾,海运便利。(10分)

试题分析:

(1)描述等值线空间分布特点,一方面向线的走向(即延伸方向),另一方面就疏密。由图可知东南---西北走向;较密。说是地势较陡。结合板块分布可寻找到,处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碰撞较强。

(2)本题应从岩画为思想,保存较久,即被破坏较弱。一个方面自然破较较弱,另一个方面就是人类活动破坏较少。自然破坏就从外力侵蚀较弱,有利于保存,降水少,风沙少有利于保存。人的活动主要是人涉及较少,地势较陡是主要原因。

(3) 地位经济发展的条件主要应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几个方面分析。地理位置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来表述。纬度位置处于热带,光热较强,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海陆位置处于沿海,海上交通方便,相邻位置离美国较近,有资金,技术等来源等。再结合当地地势,资源就是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8分)读我国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该河段水系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平均降水量为375.3毫米/年。历史上,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近20年以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材料二:                A城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6分)

(2)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使该流域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6分)

(3)结合图文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提出解决该河段断流现象的一些具体措施。(6分)

正确答案

(18分)

(1)(满分6分)变化趋势:上游来水逐年减少,甚至出现多年无径流现象。(2分)

原因: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加(2分);上游水库的拦蓄(2分);上游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大量增加(2分)。(4分,答对2点即可得分)

(2)(满分6分)该流域位于半干旱区,河流断流会加剧土地荒漠化(2分);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气候异常现象增多(2分);该地为农业区和矿产地,工农业和生活需水量大,河流断流会加剧该地的缺水问题(2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2分)等。(6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3)(满分6分)调整农业结构,实行退耕还草还牧(2分);发展节水产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分);大力种草植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分);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2分);干流统一调配水资源等(2分)。(6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试题分析:

(1)A水文站统计1991年-2007年,断流年数和断流天数增加,径流量减少,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逐年减少,甚至出现多年无径流现象。由材料一可知该河流域内降水少,不足400mm,其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上游修建水利工程拦截了部分水流;上游地区河流沿岸城市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致下游水量减少。

(2)该河流域内降水少,不足400mm,其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该流域应位于半干旱区,河流断流会加剧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的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异常现象增多;该地为农业区和矿产地,工农业和生活需水量大,河流断流会加剧该地的缺水问题;生态环境会日益恶化。

(3)该河流域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农业发展先要调整农业结构,实行退耕还草还牧,发展适合当地环境的农业;发展节水产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大力种草植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以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现象;在干流统一调配水资源,合理规划用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黄河流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划分黄河流域的依据是_________

A.单一指标  

B.气候、地形等自然指标    

C.行政区划    

D.自然与人文的综合指标

(2)山西省建设特大型火电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充足电力发展的炼铝工业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导向型。

(3)黄土高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对下游河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A  

(2)煤炭资源丰富动力  

(3)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容易产生洪涝灾害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