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 共1561题
(2015秋•铜仁地区校级月考)如图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①过程表示DNA复制,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和边解旋边复制,A正确;
B、③过程表示翻译过程,原料是氨基酸,B正确;
C、④过程表示RNA自我复制,需要RNA复制酶,C错误;
D、①~⑤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
故选:C.
中心法则是指(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中心法则图解为:,可见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翻译的传递过程.
故选:D.
(2015秋•西城区期末)图甲表示真核生物细胞中染色体(DNA)在细胞核中进行的一些生理活动,图乙表示细胞质中进行的某重要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图甲①的培养液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进行培养,则a、b中带有3H标记的是______(a,b,a和b),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图甲②所示的过程为遗传信息的______过程,需要______作为原料.
(3)图乙表示遗传信息的______过程,其中作为模板的是图中的______结构(用图中字母表示).由图可知缬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连接赖氨酸和甲硫氨酸的化学键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胸腺嘧啶是合成DNA的成分,图甲①表示DNA复制过程,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因此若在图甲①的培养液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进行培养,则a、b均带有3H标记.
(2)图甲②表示转录过程,该过程的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
(3)图乙表示翻译过程,该过程的模板是mRNA,即图中c结构;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结合图可知缬氨酸的密码子是GUC.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
故答案为:
(1)a、b 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2)转录 (四种)核糖核苷酸
(3)翻译 c GUC 肽键
(2015秋•宝坻区月考)下列有关中心法则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DNA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分子的过程,A正确;
B、RNA聚合酶能识别特定脱氧核苷酸序列,与基因的特定位点(启动子)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B正确;
C、在原核细胞中,没有核膜结构,转录和翻译过程可以同时进行,C错误;
D、由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而翻译的场所只有核糖体,D正确.
故选:C.
如图表所示部分抗菌药物的作用,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抑制DNA的解旋过程从而抑制DNA分子的复制,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使mRNA不能与核糖体结合从而抑制翻译过程,A正确;
B、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不影响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抑制转录过程,B错误;
C、结核杆菌无RNA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C错误;
D、在人体健康细胞中一般不发生④⑤过程,D错误.
故选:A.
图一表示原核细胞内的生理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一所示生理活动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对应于图二的a、b、c,A正确;
B、原核细胞中不含核仁,因此该细胞中结构丁(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B错误;
C、图二b为转录过程,其原料为核糖核苷酸,d为逆转录过程,原料是脱氧核苷酸,C错误;
D、酶甲为DNA聚合酶,其没有催化DNA解旋的功能,D错误.
故选:A.
HIV侵染T细胞后,HIV的RNA须利用自带的逆转录酶合成双链DNA,然后再表达出核衣壳等蛋白质,经组装产生子代HI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HIV侵染T细胞后,HIV的RNA须利用自带的逆转录酶合成双链DNA,然后再转录生成mRNA,翻译出核衣壳等蛋白质,A错误;
B、注入的RNA与逆转录合成的DNA的任意一条链都不相同,B错误;
C、HIV遗传信息的表达需要经过DNA→RNA的转录以及RNA→蛋白质的翻译过程,C正确;
D、病毒的生命活动必须在活细胞中进行,D错误.
故选:C.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属于中心法则的内容之一,故A正确;
B、中心法适用于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含有少量DNA,则遗传信息的传递也符合中心法则,故B正确;
C、DNA中的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然后由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氨基酸,故C正确;
D、DNA病毒中虽然没有RNA,但它可借助寄主细胞完成DNA到RNA的转录过程,故其遗传信息传递仍遵循中心法则,故D错误.
故选:D.
当一个正常细胞受到病毒侵染时,可诱导细胞核中干扰素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干扰素以活化相邻细胞表达抗病毒蛋白,以阻止病毒在该细胞中的复制和增殖,下图为干扰素作用机理的示意图.
(1)进入细胞I的是病毒的______.
(2)遗传学上将过程②称为______.(3)③生理活动的名称分别为______.
(4)⑤过程表现为干扰素刺激细胞开启______基因.
(5)抗病毒蛋白的作用表现为______.
(6)打预防针能预防某些传染病,与这种免疫作用关系最密切的细胞胞器是______
A、核糖体 B、内质网 C、线粒体 D、中心体
(7)打了预防针开始有效,但过了一段时间效果不佳,可能是病毒发生众多变异,这些变异源于______的结果,这种变异的特点与一般生物的不同之处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8)图中显示,病毒的遗传信息按照______进行传递和表达.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病毒侵染正常细胞时,进入细胞的是病毒的RNA,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2)图中②表示以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DNA的过程.
(3)图中③表示以RNA为模板翻译形成干扰素的过程.
(4)根据题干信息“从而产生干扰素以活化相邻细胞表达抗病毒蛋白”可知,⑤过程为干扰素刺激相邻细胞开启抗病毒蛋白基因,表达产生毒蛋白.
(5)根据题干信息“以阻止病毒在该细胞中的复制和增殖”可知,抗病毒蛋白的作用是阻止病毒的复制和增殖.
(6)打预防针能使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而抗体属于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因此与这种免疫作用关系最密切的细胞胞器是核糖体.
(7)图示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结构不稳定易发生基因突变,且与一般生物相比,其RNA病毒的突变率高、突变方向多变,因此会出现打了预防针开始有效,但过了一段时间效果不佳的现象.
(8)病毒的遗传信息按照中心法则进行传递和表达.
故答案为:
(1)RNA
(2)逆转录
(3)翻译
(4)抗病毒蛋白
(5)阻止病毒的复制和增殖
(6)A
(7)基因突变 突变率高、突变方向多变 单链RNA的结构不稳定
(8)中心法则
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有( )
①细胞核 ②线粒体 ③叶绿体 ④核糖体 ⑤拟核.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细胞核中含有DNA,能进行DNA的复制和转录,①正确;
②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能进行DNA的复制和转录,②正确;
③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DNA,能进行DNA的复制和转录,③正确;
④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不能进行DNA的复制和转录,④错误;
⑤拟核中含有DNA,能进行DNA的复制和转录,⑤正确.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