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 共1561题
(2015秋•衡水校级月考)图1表示细胞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某过程,图2表示DNA结构片段.请回答下列间题:
(l)图1所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不同于图2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______.
(2)若把图2所示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子代中含14N的DNA所占比例为______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对有关DNA复制的方式是全保留还是半保留进行了探究(已知全保留复制中子代DNA均由两条子链构成,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请据图3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三的离心结果:如果DNA位于重带和
轻带位置,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全位于中带位置,则是______复制.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该小组设计了实验四,请分析,如果DNA位于______(位置及比例)带位置,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位于______(位置及比例)带位置,则是半保留复制.
(4)某卵原细胞(2N=4)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仅有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两条链均被15N标记,该卵原细胞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那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单体有______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体有______条.其产生含有15N标记的卵细胞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l)根据图1和图2中碱基配对方式可知,图1所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不同于图2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U.
(2)图2所示DNA分子中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14N,若把图2所示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子代中含14N的DNA所占比例为=
.
(3)实验三的离心结果:如果DNA位于重带和
轻带位置,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全位于中带位置,则是半保留复制.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该小组设计了实验四,复制第二次后,若为全保留复制,则DNA
位于轻带位置和
位于重带位置;若为半保留复制,则DNA
位于中带位置和
位于重带位置.
(4)某卵原细胞(2N=4)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仅有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两条链均被15N标记,即有2个DNA分子共4条链被15N标记,该卵原细胞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该过程中DNA只复制了一次,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共4条染色单体被15N标记.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且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的过程是随机的,所以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所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所含有的被15N标记的染色体数是0或1或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1条染色体形成2条子染色体,因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体有0或2或4条,其产生含有15N标记的卵细胞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A-U
(2)
(3)半保留 轻和
重
中和
重
(4)4 0或2或4
下列关于细胞中基因复制与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A错误;
B、基因中的内含子是DNA的一部分,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B错误;
C、若在编码区中增加一个碱基或改变一个碱基会发生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从而使个体得病,C正确;
D、DNA分子复制时形成的子代DNA与亲代DNA相同,不具有选择性,转录过程是有选择性的,D错误.
故选:C.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原料、场所及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依次分别为( )
①脱氧核苷酸②核糖核苷酸③氨基酸④细胞核
⑤细胞膜⑥核糖体⑦A与T配对、G与C配对
⑧A与U配对、T与A配对、G与C配对⑨A与U配对、G与C配对.
正确答案
解析
解: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①脱氧核苷酸、②核糖核苷酸、③氨基酸;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场所依次是④细胞核、④细胞核、⑥核糖体;DNA复制、转录和翻译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依次是⑦A与T配对、G与C配对,⑧A与U配对、T与A配对、G与C配对,⑨A与U配对、G与C配对.
故选:A.
图中甲是中心法则的图解,乙、丙表示甲中的部分过程.①~⑤表示过程,⑥、⑦表示物质或结构,根据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中②和④过程所需的酶依次是______
(2)甲中③过程所需的原料为______
(3)丙所示的过程对应于甲中的序号是______
(4)丙中⑥表示的结构名称为______,⑦上可以同时串联多个⑥,其意义在于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甲中②为转录过程,④为逆转录过程,所以②和④过程所需的酶依次是转录酶和逆转录酶
(2)甲中③为RNA分子复制过程,此过程所需的原料为4种核糖核苷酸
(3)丙所示的过程为翻译过程,对应于甲中的序号是⑤
(4)丙中⑥表示的结构名称为核糖体,一个信使RNA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这样可以提高形成蛋白质的速度.
故答案为:
(1)转录酶和逆转录酶.
(2)4种核糖核苷酸.
(3)⑤.
(4)核糖体 提高形成蛋白质的速度
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只有能进行分裂的细胞才有DNA→DNA过程,A正确;
B、RNA→蛋白质过程,涉及三种RNA(mRNA、tRNA和rRNA),其中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tRNA识别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重要成分,而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B错误;
C、RNA→DNA和RNA→RNA过程只发生在少数被病毒侵染的细胞中,C正确;
D、DNA→RNA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G-C,而DNA→DNA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T、T-A、C-G、G-C,可见这两个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不完全相同,D正确.
故选:B.
如图表示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在人体细胞中,传递的过程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于逆转录和RNA的复制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所以在人体正常细胞中,传递的过程只有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即a、b、c.
故选:B.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
(1)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______(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2)对于真核生物来说,a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_期,其复制方式为______.
(3)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也存在于______中,其中b过程需要______酶催化.
(4)根据理论推测,mRNA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可以构成______种排列方式,实际上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______种.
(5)在人体内不存在中心法则中的______过程(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tRNA能运载氨基酸,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因此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是翻译过程,即c过程.
(2)a为DNA复制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间(S)期,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3)a为DNA复制过程,b为转录过程,在真核细胞中,这两个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另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DNA,因此也能发生该过程.图中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
(4)mRNA上碱基共有A、G、C、U四种,三个相邻的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根据数学原理应有43即64种.这其中有三种是终止密码子,实际上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61种.
(5)在人体内不存在中心法则中的RNA自我复制和逆转录过程.
故答案为:
(1)c
(2)间 半保留复制
(3)细胞核 线粒体和叶绿体 RNA聚合
(4)64 61
(5)d、e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是______(填写不完整不得分).
(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______(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3)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______期.
(4)在烟草细胞中,a过程发生的场所______(填写不完整不得分).
(5)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为图中的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图示a表示DNA复制过程,b表示转录过程,c表示翻译过程,d表示逆转录过程.
(2)tRNA能运载氨基酸,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因此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是翻译过程,即c过程.
(3)a为DNA复制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间(S)期.
(4)a为DNA复制过程,在真核细胞中,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
(5)图中d和e过程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其余过程都可发生在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中,即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为图中的a、b、c.
故答案为:
(1)DNA复制 转录 翻译 逆转录
(2)c
(3)间(S)
(4)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5)a、b、c
下表是几种药物的作用机理,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青霉素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过程①和③分别是DNA的复制和翻译,与之无关;故A错误.
B、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可抑制①DNA的复制,利福平是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可抑制②DNA的转录;故B正确.
C、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可抑制③翻译过程;故C错误.
D、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存在④和⑤过程;故D错误.
故选B.
(2015秋•赣州期末)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学者做出卓越贡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A错误;
B、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B正确;
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早证实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
D、赫尔希等人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