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新生儿第1次接种乙肝疫苗的时间为

A24小时内

B48小时内

C5天内

D7天内

E10天内

正确答案

A

解析

此题属于识记类考题,比较简单。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次乙肝疫苗,第1次与第2次之间应隔28天以上。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儿,女,5岁。发热,出疹3天,诊断为猩红热收住院。医生嘱家长在病程2~3周时检查尿液,护士应向家属解释

A了解有无肾损害  

B为控制活动量提供依据

C决定饮食调整方案  

D了解药物副作用

E了解疾病恢复情况

正确答案

A

解析

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少数起病后2~3周可发生变态反应性心脏、肾脏及关节的病变。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孕妇,29岁。既往体健,近1年来发现HBsAg阳性,但无任何症状,肝功能正常。经过十月怀胎,足月顺利分娩一4500g男婴。为阻断母婴传播,对此新生儿最适宜的预防方法是

A丙种球蛋白

B乙肝疫苗

C乙肝疫苗+丙种球蛋白

D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E乙肝疫苗+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正确答案

E

解析

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是一种浓缩的预防乙肝病毒入侵复制的被动免疫制剂。让患儿被动地接受这种高效价的外源性抗体,可使机体迅速获得被动保护免疫力,能短期内迅速起效,中和并清除血清中游离的乙肝病毒,避免乙肝病毒定位感染。其次患儿接种常规的乙肝疫苗预防乙肝。选E。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最严重的三种症状是

A高热、意识障碍、呼吸衰竭

B意识障碍、呼吸衰竭、循环衰竭

C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D高热、惊厥、循环衰竭

E惊厥、呼吸衰竭、循环衰竭

正确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基础类考题,属于简单类考题。高热、惊厥、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严重症状,三者相互影响。呼吸衰竭常为致死的主要原因。故答案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儿女,5岁,发热,出疹3天,诊断为猩红热收住院。医生嘱家长在病程2〜3周时检查尿液。护士应向家属解释,检查的目的是

A了解有无肾损害

B为控制活动量提供依据

C决定饮食调整方案

D了解药物副作用

E了解疾病恢复情况

正确答案

A

解析

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2〜3周检查尿液,以便检查是否有肾损害。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关于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A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

B2岁以上婴儿多见

C黏液脓血便

D大便中含少量白细胞

E大便有腥臭味

正确答案

D

解析

轮状病毒多发生在秋冬季节,以6-24个月婴幼儿多见;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常伴脱水、酸中毒;大便特点: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含少量黏液,无腥臭味,每日几次到几十次,量多;大便检查:少量白细胞,血清抗体多在感染后3周上升。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A组β型链球菌

CB组链球菌

DC组链球菌

E肺炎链球菌

正确答案

B

解析

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是六组β型链球菌。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30岁。患阿米巴痢疾,医嘱:硫酸巴龙霉素40〜60万Upo qid。患者正确的服药时间是

A每日4次

B每次3次

C每日2次

D每日1次

E每4小时1次

正确答案

A

解析

此题属于临床用药类考题,属于简单题目。Qid是指每日4次的意思。临床用药缩写还有qd每日一次;bid每日两次;tid每日三次,qh每小时一次;q2h每两小时一次;q4h第四小时一次以此类推;qn每晚一次,qod每隔天一次,biw每周两次;hs临睡前;am上午、pm下午、prn必要时(长期);sos紧急时(限用一次,12小时有效);ac饭前,pc饭后;12n中午12点、12mn午夜12点。故答案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猩红热的隔离属于

A接触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保护性隔离

D消化道隔离

E无需隔离

正确答案

B

解析

猩红热为呼吸道传播疾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乙脑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A心力衰竭

B休克

C呼吸衰竭

D惊厥

E高热

正确答案

C

解析

呼吸衰竭常为乙脑的主要致死原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儿男,6岁。因腮腺炎入院,给予对症治疗。该患儿特别害怕打针,为其输液时,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待其睡眠后输液

B与患儿建立相互依赖的友好关系

C给患儿讲故事

D指导患儿深呼吸

E以鼓励的态度支持患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此题属于基础类考题,属于简单题目。腮腺炎患儿害怕打针,护士应当对其进行鼓励,通过讲故事、教患儿注意力转移等方法建立相互依赖的友好关系。不应当因为患儿怕打针而等患儿睡觉再打,延误病情。故答案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儿女,5岁。2周前与水痘患儿有密切接触。现该患儿体温为39℃,胸前区出现红斑疹、丘疹,护士不能采用的降温措施是

A适量对乙酰氨基酚口服

B冰枕

C阿司匹林口服

D多饮水,增加排尿

E温湿敷

正确答案

C

解析

水痘患者发生高热时给予退烧剂,但禁用阿司匹林,其可诱发Reye综合症,有并发症时进行相应对症治疗。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儿,男,1岁,因发热、流涕1天来诊。查体:体温39.5℃,精神尚可,咽充血,心、肺、腹未见异常。WBC9.0×10[~9.gif]/L,N0.35,L0.65。 以下哪项护理措施不正确

A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B物理降温

C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D多饮水

E早期即使用抗生素

正确答案

E

解析

抗病毒治疗应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如病情严重,继发细菌感染或发生并发症者,可加用抗菌药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儿女,5岁。确诊水痘。抗病毒治疗首选药物为

A肾上腺皮质激素

B阿司匹林

C阿昔洛韦

D利巴韦林

E阿米卡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水痘抗病毒治疗首选药物是阿昔洛韦,在水痘发病后24h内应用才有效。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对无并发症的急性腮腺炎患儿,正确的隔离方式是

A保护性隔离

B接触性隔离

C血液隔离

D消化道隔离

E家中隔离

正确答案

E

解析

无并发症的急性腮腺炎患儿一般在家中隔离治疗,采取呼吸道隔离。

下一知识点 :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百度题库 > 护士资格 > 专业实务 >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