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 共8965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4年经济工作定下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会议强调,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国内生产总值,要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强调,我们要关注GDP背后的民生。
根据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蕴含的哲学道理并说明怎样才能实现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正确答案
① “稳中求进”蕴含了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2 分)“改革创新”蕴含了发展具有普遍性,( 2 分)唯物辩证法在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和创新的。( 2 分,答“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同等给分)
②要坚持两点论,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与GDP增长的关系,防止片面强调GDP增加;(2分)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或善于分析和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抓住机遇保持GDP合理增长;(2分)要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2分)
试题分析:要注意本题有两个问。第一个问要明确“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所包括的知识,“稳中求进”蕴含了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道理;“改革创新”蕴含了发展具有普遍性;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蕴含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第二问属于措施类题目,要求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实现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要求我们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要善于分析和把握联系的多样性;要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也就是细节的魅力。
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对“细节决定成败”这个观点进行评析。(11分)
正确答案
(1)笼统地说细节决定成败是片面的。(1分)
(2)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部分的性能极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性能、状态起着决定作用。从这个角度讲,关键的细节决定成败。(4分)
(3)整体和部分有着严格的区别,其地位和功能是不相同的。一般来说,整体处于主导地位,而部分则处于从属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细节无法替代整体的功能,细节又不可能决定成败。(4分)
(4)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同时又要重视搞好局部,特别是关键的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2分)
试题分析:该题是评析题,需要对题目中的观点准确理解和判断,指出其观点的正误并合理解释原因。“细节”指的是部分,细节决定成败即部分决定整体,这句话有合理之处,从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关键部分的性能甚至对整体起决定作用上回答;但是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地位和功能,故部分不能决定整体,从这个角度来看,该观点是错误的 。最后回答如何正确对待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材料一: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状况示意图
材料二:2010年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做客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时说,我们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而且要把蛋糕分好,要让每一个人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我们一定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中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说明“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分好”的意义。
正确答案
①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全体人民要树立全局观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把“蛋糕做大”,才能真正实现国富民强。
②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我们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带动整体的发展。政府应该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把“蛋糕分好”,实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缩小城乡差距和行业差距。让每个人都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从而激发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略
安徽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熟料生产基地之一。该公司立足于国家发展的大局,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海螺公司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矿山理念,规范有序开采,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该公司还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建成国内首个利用水泥窑处理生活垃圾项目,彻底解决了城市垃圾填埋污染环境的难题。并对开矿过程中损坏的植被,及时播种草籽,避免水土流失造成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和改善了周边环境,实现了循环可持续的发展。
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海螺公司是如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9分)
正确答案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海螺公司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立足国家发展的大局,切实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正确处理了企业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关系。
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海螺公司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矿山理念,看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了绿色发展。
③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海螺公司建成国内首个利用水泥窑处理生活垃圾项目,彻底解决了城市垃圾填埋污染环境的难题。并对开矿过程中损坏的植被,及时播种草籽,避免水土流失造成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和改善了周边环境。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海螺公司是如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原理限定为联系观,可以从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去组织答案,海螺公司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立足国家发展的大局,切实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正确处理了企业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关系,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海螺公司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矿山理念,看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了绿色发展,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海螺公司建成国内首个利用水泥窑处理生活垃圾项目,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材料一: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政府、公众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建设美丽中国,青年当先行。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人,谁都希望为建设美丽中国留下精彩的一笔。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如何处理建设“美丽中国”中出现的问题。(8分)
(2)从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的角度看,在“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个人应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9分)
正确答案
(1) (8分)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因此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最优目标。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立足于我国整体发展的需要,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②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摘好局部,用
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个都不能忽视,搞好局部,从而从整体上实现美丽中国。
(2)(9分)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美丽中国”的建设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当代青年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顽强拼搏。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提高个人素质,才能把握到难得的人生机遇,在“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中出谋划策。。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美丽中国”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定信念。
试题分析:该题以“美丽中国”的建设为材料,(1)是从整体和部分的角度分析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首先要准确回答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再准确分析和解读材料,对应原理准确联系材料回答。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要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抓住这两点进行分析。(2)运用的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学生不可直接回答课本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三个要点,要紧扣题目要求,从主观条件的角度回答。从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两个角度,还可以回答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等。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近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但在过去的12年中,中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1.25亿亩,一方面是农民土地被征用滥占严重,同时由于人们对耕地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我国现有耕地退化、沙化、酸化和盐渍化速度惊人。
结合材料,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9分)
正确答案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土地的利用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3分)
(2)要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具体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见性。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而耕地面积的减少,又会影响到农业的基础地位,影响到经济的长远发展。(3分)
(3)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做到既顾全大局,又重视局部。注重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考虑到耕地问题可能带来的极大危害。反对用孤立、片面的观点看问题。(3分)
试题分析:该题以经济发展和保护耕地的关系为材料,考查学生对联系的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运用。问题很明确的指出了原理范围,学生只需根据对材料的理解选取合适的联系内容即可。经济发展和保护耕地有关系,体现联系的普遍性。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影响农业的基础地位,影响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性。我们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关注耕地问题,说明既要着眼大局,又要重视局部。
点评:该题材料内容简短,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要理顺,问题明确指明了原理的范围,降低了该题的难度,学生只需准确解读材料内容,并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选择适合的联系观点进行分析。注意原理和材料内容要紧密结合。难度适中。
(24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追逐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其中三个学习小组收集的材料和探讨的问题,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同学:
【强国梦,几代人的夙愿】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艰辛努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撑。但面对未来,中国仍面临诸多挑战:粗放型增长方式造成严重的资源短缺;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国际竞争也在加剧……成就“中国梦”,对于承担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关键在于全面客观地审视和分析当今世界格局和国内条件的深刻变化,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从而将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谈谈党应如何审时度势带领人民成就“中国梦”。(8分)
第二组同学:
【宪政梦,不断接近梦想】201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实行30周年。我国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证人民民主权利、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法制保证。维护宪法权成,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起建设,实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制化。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社会各方面应如何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制化。(8分)
第三组同学:
【中国梦,承继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 贵”、“和绥四方、礼通天下”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8分)
正确答案
(1)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2分)②成就“中国梦”,既要利用有利条件,又要克服不利条件,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2分)③成就“中国梦”,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也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全面客观地审视和分析当今世界格局和国内条件的深刻变化。(2分)④成就“中国梦”,既要注重客观条件,从中国国情出发,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需要几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2分)
(2)①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依法执政,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2分)②国家权力机关要科学民主立法,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2分)③国家行政机关要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2分)④审判机关、司法机关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证公正司法,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2分)⑤全体公民要增强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2分)⑥各民主党派和其它社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2分)(注:回答出以上任意四点,本题给满分。)
(3)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其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推动“中国梦”的实现。(2分)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够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有利的精神滋养。(2分)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其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源泉。(2分)④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2分)
试题分析:(1)本题限定了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即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将联系多样性原理的内容概括详细,不能忽视了联系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解答本题的关键还在于从材料中找出成就“中国梦”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国内条件与不利条件;客观条件及主观条件等。
本题虽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但从设问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可以找到答题的方向,从材料“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也可以找到答题的思路。我们可以从党的领导、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民主党派及社会团体、个人等角度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展开表述。
本题也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从设问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及“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等词语中我们可以想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鲜明民族性等特征以及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特征;从材料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环境,认为保护环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多年来,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8分)
正确答案
(1)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国政府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体现。 (4分)
(2)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因此,应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4分)
试题分析:该题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环境为背景,从材料内容中概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国政府认为保护环境关系到国家的全局和长远发展”,体现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要重视局部的发展。
点评:该题运用的原理范围固定,材料内容简短,较容易解读和分析,学生只需对材料内容进行大体分析并加以概括,引用的原理要和材料主题相结合,对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解读材料、概述要点的能力要求较为明显,难度适中。
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促进其健康发展。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请阅读以下材料,并运用相关的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房地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联到建材、建筑、家具、物业等诸多行业的兴衰,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温家宝总理指出,房地产调控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促使房价合理回归不动摇,二是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⑴请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哲学道理说明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必要性。(8分)
材料二: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2013年将加大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差别信贷与限购政策也将在继续执行。专家认为,未来3-5年,房价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但也有人表示,光靠非常态的调控政策很难有大的成效。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很难短期内完成,部分地方政府为最求GDP对房地产调控态度暧昧等现实问题让房价合理回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着眼于长远的制度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做好楼市调控工作?(12分)
正确答案
⑴①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与原则。(4分)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从整体上把握。相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整体,而房地产业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的部分。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得调控好房地产业,使之健康发展。(4分)
(2)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相信房地产市场一定会平稳健康发展。(4分)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楼市调控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既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又致力于长远制度建设,相信房地产市场一定会平稳健康发展。(4分)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质变才会发生。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不能急于求成,但也不能优柔寡断。(4分)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好题,从题型上看是体现类试题,要求结合材料回答,答题步骤是知识点+材料,第(1)问从知识点上看知识点限定为整体与部分关系,关键部分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相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整体,而房地产业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的部分。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得调控好房地产业,使之健康发展。第(2)问知识点限定为发展的相关知识。发展观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途径和状态。将相关理论与材料中心对照,确定恰当的理论要点,组织答案即可,注意做到观点统帅材料。
点评:本题是知识限定明确的主观题此类题的解题思路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全面、准确提取基础知识;审设问明确问题指向和其他限定;解读材料信息将相关理论与材料信息对接确定恰当的理论依据;答案组织要充分体现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绍兴撤县设区无疑是2013年绍兴加速区划调整的重要一步。绍兴县作为县域经济的典型代表,一直以来是浙江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从宏观层面考虑,调整后的绍兴市作为中心城,有利于通过强大的县域经济,避免区域碎片化所带来的竞争力弱化的矛盾,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和在全国的竞争力。绍兴县作为柯桥区并入绍兴市,通过绍兴地级市上政治地位的提升,可以充分利用绍兴区位优势,推动工业生产要素的聚集,带动自身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为下一轮竞争赢得主动。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阐发绍兴撤县设区的意义。(12分)
正确答案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要求我们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有目标。绍兴撤县设区是绍兴加速区域发展的要求,是从宏观层面考虑、从整体着眼作出的调整。②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绍兴县作为柯桥区并入绍兴市,可以充分利用绍兴区位优势,推动工业生产要素的聚集,带动自身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③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整体,要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绍兴县作为浙江县域经济的典型,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有助于提升绍兴整体经济实力和在全国的竞争力。
试题分析: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强调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二是强调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整体,要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可结合材料从以上角度分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