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群和群落
- 共8187题
下列所描述的生物,不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全世界的蓝鲸属于一个种群,A正确;
B、珠江里的肉食性生物不止一种,因此不属于一个种群,B错误;
C、一个菜园里的白粉蝶属于一个种群,C正确;
D、一个湿地公园的白鹭属于一个种群,D正确.
故选:B.
(2015秋•泗县校级期末)如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据图分析可知,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A正确;
B、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B错误;
C、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故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C正确;
D、在自然界,种群数量还受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D正确.
故选:B.
_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______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通过影响______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性别比例通过影响______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
正确答案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
解析
解: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
故答案为: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种群的特征?(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年龄组成影响种群密度,A正确;
B、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B正确;
C、空间分布格局属于群落的特征,C错误;
D、种群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D正确;
故选:C.
下列属于群落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一座水库里的全部鱼不能代表水库中所有的生物,A错误;
B、一片草原上昆虫和小鸟不能代表草原上所有的生物,B错误;
C、一棵枯树以及上面的苔藓、真菌等属于生态系统,C错误;
D、一个湖泊中藻类、鱼类、蚌等全部生物属于群落,D正确.
故选:D.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有轻微的波动,不可能保持不变,A错误;
B.生态系统中的种群之间捕食关系能调节种群数量,进而维持群落的稳定,B正确;
C.植物群落的水平分布与地形有关,C错误;
D.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会使群落不同于自然的方向进行演替,D错误.
故选:B.
下列实例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热带雨林属于生态系统,A错误;
B. 九寨沟景区湖泊中的冷水鱼包含多个物种,不符合种群概念中“同一种生物”,B错误;
C.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种群,C正确;
D.无菌培养基被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属于群落,D错误.
故选:C.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是年龄特征,A错误;
B、2008年,宜昌市人口的出生率为7.17‰属于出生率,B错误;
C、蜜蜂等动物遇到敌害,常集群攻击,形成集群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C正确;
D、由于水葫芦入侵,某湖泊中莲的死亡率比较高属于死亡率和出生率,D错误.
故选:C.
波月市场上有新鲜的白菜、西红柿等多种蔬菜,还有活的鸡、猪肉、鲜蘑菇,以及这里的细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一个(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农贸市场上新鲜的白菜、萝卜、菠菜、活鸡、猪这些生物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不符合群落的特征,没有群落的空间结构,A正确;
B、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B错误;
C、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C错误;
D、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D错误.
故选:A.
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序号1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故A正确;
B、序号4或5代表迁入率和迁出率,当迁入率大于迁出率,种群密度增加,当迁入率小于于迁出率,种群密度减小,当迁入率等于迁出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故B正确;
C、序号2代表出生率,序号3代表死亡率,因为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只能影响出生率,故C错误;
D、序号6表示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7表示性别比例,故D正确.
故选:C.
在种群下列特征中,可以预测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方向的因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A错误;
B、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的种群的个体数,它常常作为一个种群发展的标志特征,而不作为依据,B错误;
C、年龄组成可用来预测种群未来的动态,假如某地区人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则该地区人口的发展趋势是人口越来越多,种群密度越来越大,C正确;
D、性别比例对人类未来来说一般是恒定不变的(或者说是变化较小的因素),它能影响人口发展趋势,D错误.
故选:C.
下列图示中属于年龄组成增长型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有题图可知:①为增长型;②为衰退型;③为增长型;④为稳定性.
故选:C.
下列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因此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A错误;
B、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因此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B正确;
C、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的数量,包括活菌体和死菌体,C正确;
D、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D正确.
故选:A.
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鹰是鼠的天敌,鹰的数量肯定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A正确;
B、根据标记重捕法的原理,用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的数量,利用公式100/X=2/280,得X=14000只/140 hm2,进而计算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B正确;
C、群落的丰富度与该群落物种数目成正比,而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使得种群密度下降,C错误;
D、如果研究过程中,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根据计算公式个体总数(N)/初次捕获标记个数(M)=再次捕获个体数(n)/重捕的标记个数(m),则调查的结果将会偏大,D正确.
故选:C.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能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其原理是它能(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