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表示某种群年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群一定生活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

B该种群的出生率一定大于死亡率

C该种群一定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

D该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该图示表示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性,A错误;

B、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趋于相等,B错误;

C、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能够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

D、图示年龄组成为稳定型,即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6•福州一模)在田间释放适量的性引诱剂能干扰害虫的雌雄交配,是防治害虫的有效措施.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对环境无污染,属于化学防治

B促进害虫种群年龄组成向衰退型演变

C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间化学信息传递

D对害虫种群的出生率影响远大于性别比例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对环境无污染,属于生物防治,A错误;

B、在田间释放适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雌雄交配,降低出生率,促进害虫种群年龄组成向衰退型演变,B正确;

C、利用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雌雄交配属于化学信息的应用,干扰害虫间化学信息传递,C正确;

D、出生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故对害虫种群的出生率影响远大于性别比例,D正确.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在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______,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2)该种鱼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种群的____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该湖泊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某一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只.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只,则该生态系统中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当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4)用样方法调查湖泊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三种类型.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400:420:400≈1:1:1,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

(2)种群密度受到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受到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的间接影响.

(3)已知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550÷250=2.2头.Km-2;已知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当种群数量为K,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即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1000÷250=2头.Km-2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4)用样方法做调查时,要做到随机取样,以减少误差和主观因素影响.

故答案为:

(1)增长型、衰退性、稳定型    1:1:1    保持稳定

(2)出生率和死亡率

(3)2.2只/km2 2只/km2     

(4)随机取样

解析

解:(1)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三种类型.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400:420:400≈1:1:1,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

(2)种群密度受到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受到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的间接影响.

(3)已知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550÷250=2.2头.Km-2;已知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当种群数量为K,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即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1000÷250=2头.Km-2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4)用样方法做调查时,要做到随机取样,以减少误差和主观因素影响.

故答案为:

(1)增长型、衰退性、稳定型    1:1:1    保持稳定

(2)出生率和死亡率

(3)2.2只/km2 2只/km2     

(4)随机取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动物学家考察某牧区后,认为当地狼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预测种群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  )

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B种群的性别比例(性别比)

C狼群的年龄组成(年龄结构)

D出生率和死亡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错误;

B、种群的性别比例能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B错误;

C、年龄组成能影响出生率与死亡率,进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C正确;

D、出生率和死亡率能决定种群数量变化,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正确;

B、池塘中鱼的种类不止一种,所以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不是一个种群,B错误;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

D、基因库是指种群中所有个体包含的全部基因,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研究种群的特征有助于有害生物的防治和濒危物种的保护,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

A分布型

B存活曲线

C垂直结构

D年龄结构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分布型为种群的空间结构,A正确;

B、存活曲线体现了种群的出生率,B正确;

C、垂直结构为群落的特征,C错误;

D、年龄结构为种群的数量特征,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某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推测其年龄结构应为增长型

B其年龄结构较接近稳定型

C该区的人口迅速膨胀

D该区的未成年人口比重较高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年龄结构是增长型,A正确;

B、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年龄结构是增长型,B错误;

C、由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人口数量将不断增加,C正确;

D、出生率大,所以未成年人口比重较高,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10年,广东省人口出生率为11.18‰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是年龄特征,A错误;

B、2010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1.18‰属于出生率,B错误;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C正确;

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死亡率和出生率,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种群密度

B出生率与死亡率

C年龄结构

D性别比例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反应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情况,不决定种群数量变化,A错误;

B、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B正确;

C、年龄结构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C错误;

D、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数量变化,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直方图能直接明了地描述生物学的原理与本质,因此得到了广泛地运用,请你依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直方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衰退型种群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B

  杂合子豌豆连续自交,其纯合子比例的变化

C

四分体时期的三个重要数值的相对量

D

   生长激素合成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而图中属于稳定型,故A错误;

B、杂合子如Aa自交一代后,纯合子为(1-1/2Aa);自交两代后,纯合子为(1-1/4Aa);则自交n代后,纯合子为(1-1/2nAa),由此可见,自交代数越多,纯合子的比例越接近于1,故B正确;

C、四分体时期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就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四条染色单体,并且每条染色单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因此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故C正确;

D、生长激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内质网上形成囊泡和高尔基体融合,高尔基体上形成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因此内质网的膜面积会减少,细胞膜的面积会增大,而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例可作为“种群”进行研究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鱼

B一所学校的全体学生

C马和驴杂交产生的后代骡子

D一个小区的所有居民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一个池塘中的鱼不是一个物种,不能构成种群,A错误;

B、一所学校的全体学生不是一个种群,B错误;

C、马和驴杂交产生的后代骡子不是一个物种,C错误;

D、一个小区的所有居民具备种群的特征,可以作为“种群”进行研究,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某动物种群数量增长起决定作用和预测该动物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

B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

C迁入率和迁出率   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性别比例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1)对某动物种群数量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是主要决定因素;

(2)种群的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是预测该动物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小桉树、大桉树组成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桉树苗、小桉树、大桉树都是同种生物,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构成了种群.因此,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小桉树、大桉树组成一个种群.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某人工饲养的线虫种群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不能产生成熟精子的突变型雄虫.有学者分别观察了一定数量的野生型雄虫与突变型雄虫的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断中最合理的是(  )

A能否产生成熟精子对雄性线虫存活率有一定影响

B该线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在第15-20天时线虫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野生型雄虫比突变型雄虫的平均寿命长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由图可知,不能产生成熟精子的突变型雄虫在10天后存活率较野生型雄虫高,A正确;

B、本题只有该线虫的雄性个体,不能构成一个种群,B错误;

C、在此研究中,线虫只有死亡率,没有出生率,C错误;

D、据图分析,野生型雄虫比突变型雄虫的平均寿命短,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43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2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 N=______头. A.98   B.121   C.112   D.129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多选)

A.没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没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图1.据图分析:______草原的田鼠种群增长更快,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如图2中的曲线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43=36:12,N=129只.

(2)因为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对种群的个体数量具有决定作用,所以要使调查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数,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没有明显变化,故选BC.

(3)图示坐标图显示,甲有众多的幼年个体,乙的各个月龄个体数量相当,所以甲草原的田鼠属于增长型,乙草原的田鼠属于稳定型,故草原的田鼠种群增长更快,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由于笼子的大小是一定的,这就限制了种群的K值,因此该种群将呈现为“S”型曲线,即为图中的曲线C.

故答案为:

(1)129

(2)BC

(3)甲

(4)C

解析

解:(1)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43=36:12,N=129只.

(2)因为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对种群的个体数量具有决定作用,所以要使调查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数,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没有明显变化,故选BC.

(3)图示坐标图显示,甲有众多的幼年个体,乙的各个月龄个体数量相当,所以甲草原的田鼠属于增长型,乙草原的田鼠属于稳定型,故草原的田鼠种群增长更快,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由于笼子的大小是一定的,这就限制了种群的K值,因此该种群将呈现为“S”型曲线,即为图中的曲线C.

故答案为:

(1)129

(2)BC

(3)甲

(4)C

下一知识点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种群和群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