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有长为L=2m、宽为d=1m的金属“U”型导轨,在“U”型导轨右侧l=0.5m范围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t=0时刻,质量为m=0.1kg的导体棒以v0=1m/s的初速度从导轨的左端开始向右运动,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导轨与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λ=0.1Ω/m,不计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接触电阻及地球磁场的影响(取g=10m/s2)。

(1)通过计算分析4s内导体棒的运动情况;

(2)计算4s内回路中电流的大小,并判断电流方向;

(3)计算4s内回路产生的焦耳热。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导体棒先在无磁场区域做匀减速运动,有

代入数据解得:,导体棒没有进入磁场区域。

导体棒在1s末已经停止运动,以后一直保持静止,离左端位置仍为

(2)前2s磁通量不变,回路电动势和电流分别为

后2s回路产生的电动势为

回路的总长度为,因此回路的总电阻为

电流为

根据楞次定律,在回路中的电流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3)前2s电流为零,后2s有恒定电流,焦耳热为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9 分

如图所示,间距l=0.3m的平行金属导轨a1b1c1和a2b2c2分别固定在两个竖直面内,在水平面a1b1b2a2区域内和倾角θ=37º的斜面c1b1b2c2区域内分别有磁感应强度B1=0.4T、方向竖直向上和B2=1T、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电阻R=0.3Ω、质量m1=0.1kg、长为l 的相同导体杆K、S、Q分别放置在导轨上,S杆的两端固定在b1、b2点,K、Q杆可沿导轨无摩擦滑动且始终接触良好。一端系于K杆中点的轻绳平行于导轨绕过轻质滑轮自然下垂,绳上穿有质量m2=0.05kg的小环。已知小环以a=6m/s2的加速度沿绳下滑,K杆保持静止,Q杆在垂直于杆且沿斜面向下的拉力F作用下匀速运动。不计导轨电阻和滑轮摩擦,绳不可伸长。取g=10 m/s2,sin37º=0.6,cos37º=0.8。求:

(1)小环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Q杆所受拉力的瞬时功率。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设小环受到摩擦力大小为f,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到

.....................................①

代入数据得到...............................②

说明:①式3分,②式1分

(2)设经过K杆的电流为I1,由K杆受力平衡得到

........................................③

设回路总电流为I,总电阻为R总,

...........................................④

..................................⑤

设Q杆下滑速度大小为v,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有

.....................................⑥

..................................⑦

.................⑧

拉力的瞬时功率为P=Fv........⑨

联立以上方程得到P=2W......⑩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如图,将质量m=0.1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μ=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θ=53°的拉力F,使圆环以a=4.4m/s2的加速度沿杆运劝,求F的大小。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得

时,环与杆的上部接触,受力如图。

由牛顿定律

解得,代入数据得

时,环与杆的下部接触,受力如图。

由牛顿定律

解得,代入数据得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如图所示,水平板上有质量m=1.0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f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5s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

B4s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N

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D6s-9s内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0m/s2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得,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N,物体从第4秒开始运动,在第4秒-第5秒内发生位移,因此做功不为零;4秒末物块所受合力为0,N;4秒以后,物块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可求得动摩擦因数为0.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加速度为2.0m/s2。此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的物理情景的分析。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9 分

某兴趣小组用如题25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研究。他们在水平桌面I固定一内径为d的圆柱形玻璃杯,杯口I放置一直径为d ,质量为m 的均匀薄圆板,板内放一质量为2m的物块。板中心,物块均在杯的轴线,则物体与板间动摩擦因数为c,不考虑板与杯口之间的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板翻转。

(1)对板施加指向圆心的水平外力F,设物块与板间最大静摩擦力为L,若物块能在板上滑动. 求F应满足的条件

(2)如果对板施加的指向圆心的水平外力是作用时间极短的较大冲击力,冲量为I

①  I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物块从板上掉下?

②  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掉下时的位移s为多少?

③  根据s与L的关系式,说明要使s更小,冲量应如何改变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解:

(1)设圆板与物块相对静止时,它们之间的静摩擦力为f,共同加速度为a

由牛顿运动定律,有

对物块  f=2ma       对圆板           F-f=ma

两物相对静止,有  f≤fmax

得    F≤fmax

相对滑动的条件           F>fmax

(2)设冲击刚结束时圆板获得的速度大小为v0,物块掉下时,圆板和物块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

由动量定理,有    I=mv0

由动能定理,有

对圆板-2mg(s+d)=mv12mv02

对物块2mgs=(2m)v22-0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0=mv1+2mv2

要使物块落下,必须    v1>v2

由以上各式得

I>m

s=

分子有理化得

s=

根据上式结果知:I越大,s越小.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动量定理
下一知识点 : 力学单位制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