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45岁。反复不规则发热6个月,半个月前出现左下肢酸痛,行走困难,伴胸闷,心悸,被诊断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对手术非常担心,适宜的护理措施是

A建议患者转院

B告知患者手术已经安排,无法更改

C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的例子

D告诉患者手术很简单

E建议患者签字放弃治疗

正确答案

C

解析

患者此时表现为手术的焦虑,此时可以向患者介绍手术相关的知识与信息,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的例子,介绍其他手术成功的病友等方式,缓解病人的焦虑,建立病人的信心。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45岁。反复不规则发热6个月,半个月前出现左下肢酸痛,行走困难,伴胸闷,心悸,被诊断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对手术非常担心,适宜的护理措施是

A建议患者转院

B告知患者手术已经安排,无法更改

C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的例子

D告诉患者手术很简单

E建议患者签字放弃治疗

正确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基础类考题,比较简单。患者目前对手术充满恐惧,担心,护士应告知患者关心的问题,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的例子,消除患者对手术的陌生感、恐惧感。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儿,男,6岁,患轻度室间隔缺损,尚未治疗。现因龋齿需拔牙,医生在拔牙前给予抗生素,其目的是预防

A上呼吸道感染

B牙龈炎

C支气管炎

D充血性心力衰竭

E感染性心内膜炎

正确答案

E

解析

轻度室间隔缺损患者,由于体质差,易发生感染,尤其是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拔牙前使用杭生素也是为了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引起亚急性自体瓣膜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草绿色链球菌

B肺炎球菌

C淋球菌

D流感嗜血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正确答案

A

解析

引起亚急性自体瓣膜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草绿色链球菌,故选A。而E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急性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B肺炎球菌、C淋球菌均不是心内膜炎的致病菌。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38岁。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住院期间突然出现失语、吞咽困难、瞳孔大小不等,神志模糊。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

A脑栓塞

B肾栓塞

C肺栓塞

D脾栓塞

E肝栓塞

正确答案

A

解析

此题属于基础类考题,比较难。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并发症有心力衰竭,也是患者的首位死因。动脉栓塞可见于任何器官组织,如脑、肾等。该患者突发失语、吞咽困难、瞳孔大小不等、神志模糊,为神经系统表现。因此最可能出现脑栓塞。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38岁。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住院期间突然出现失语、吞咽困难、瞳孔大小不等,神志模糊,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

A脑栓塞

B肾栓塞

C肺栓塞

D脾栓塞

E肝栓塞

正确答案

A

解析

患者住院期间突然出现失语、吞咽困难、瞳孔大小不等,神志模糊,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考虑肺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常有动脉栓塞,其中脑栓塞的发生率最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草绿色链球菌

B肺炎球菌

C淋球菌

D流感嗜血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此题属于临床基础类考题,比较简单。感染性心内膜炎历年常考,常考的知识点有:①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草绿色链球菌;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草绿色链球菌。②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是血培养,确诊的直接证据来自细菌学检查。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25岁。患风湿性心辦膜病,不明原因持续发热1月余,体温波动在37.5〜38.5°C之间,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今晨以“感染性心内膜炎”收住入院。现遵医嘱行血培养检查。抽取血培养标本时间的选择,正确的是

A第1日间隔1小时采血,共3次,体温升高时采血

B第1日间隔1小时采血,共3次,不需体温升高时采血

C第1日间隔1小时采血,共3次,寒战升高时采血

D入院3小时内采血,间隔1小时/次

E停用抗生素2〜7天后采血,体温升高时采血

正确答案

E

解析

此题属于病例分析类考题,偏难。对于未经治疗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在入院后3小时内,每隔1小时1次共取3个血标本后开始治疗;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已用过抗生素,应停药2〜7天后采血。故选E。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25岁。患风湿性心辦膜病,不明原因持续发热1月余,体温波动在37.5〜38.5°C之间,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今晨以“感染性心内膜炎”收住入院。入院后心脏彩超检查示二尖瓣有大小为lOmm×10mm赘生物,护士最应预防和关注的是

A心力衰竭

B肺部感染

C动脉栓塞

D出血

E深静脉血栓

正确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病例分析类考题,偏难。人院后心脏彩超检査示二尖瓣有大小为10mm×10mm赘生物,护士最应预防和关注的是动脉栓塞。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性,28岁。3个月前因发热、寒战,诊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此病的常见致病菌是

A大肠杆菌

B溶血型链球菌

C肠球菌

D草绿色链球菌

E葡萄球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是由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急性心内膜炎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少数病人由肺炎球菌,淋球菌,A族链球菌和流感杆菌等所致。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由草绿色链球菌感染最常见,其次为D族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其他细菌较少见。

下一知识点 : 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
百度题库 > 护士资格 > 专业实务 >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护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