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9.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或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玻璃和水泥都要用到的原料是石灰石

B常温下,金属铝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而能做导线

C二氧化硅属于硅酸盐材料,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

DAl2O3熔点很高,可用作熔融NaOH的坩埚材料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铝的化学性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2.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铝的化学性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5 分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我国火电厂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组成为SiO2、Al2O3、FeO、Fe2O3等。一种利用粉煤灰制取氧化铝、硫酸铁溶液、二氧化硅的工艺流程如下:

As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过滤

解析

(1)加入过量的NaOH过后,只有FeO、Fe2O3不反应,SiO2与氧化铝转化为NaSiO3和NaAlO2,通过过滤实现FeO、Fe2O3的分离。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操作,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原电池原理等

解题思路

操作i是将不溶固体从溶液里分离出来,应该属过滤操作;

易错点

1、从流程图中判断循环利用的物质。2、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计算。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升温、增加NaOH溶液浓度、将粉煤灰研磨粉碎(以上任意两点即可)(2分)

解析

结合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可通过升温、增加NaOH溶液浓度或将粉煤灰研磨粉碎来快粉煤灰与NaOH溶液反应的浸出速率;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操作,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原电池原理等

解题思路

结合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可通过升温、增加NaOH溶液浓度或将粉煤灰研磨粉碎来快粉煤灰与NaOH溶液反应的浸出速率;

易错点

1、从流程图中判断循环利用的物质。2、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计算。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H2O2+2H+2Fe2+= 2Fe3++2H2O

解析

固体A为FeO和Fe2O3,首先FeO和Fe2O3溶解在稀硫酸中所得溶液FeSO4和Fe(SO4)3,Fe2+被H2O2氧化Fe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O2+2H+2Fe2+2Fe3++2H2O 。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操作,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原电池原理等

解题思路

固体A为FeO和Fe2O3溶解在稀硫酸中所得溶液Fe2+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O2+2H+2Fe2+2Fe3++2H2O

易错点

1、从流程图中判断循环利用的物质。2、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计算。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NH4Cl

解析

从流程图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H4Cl;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操作,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原电池原理等

解题思路

从流程图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H4Cl;

易错点

1、从流程图中判断循环利用的物质。2、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计算。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图1可知,2H的铝浸取率达到最大值,适宜的浸取时间为2h;由图2可知,当时浸取率最高的是NH4F;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操作,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原电池原理等

解题思路

适宜的浸取时间为2h;浸取率最高的是NH4F;

易错点

1、从流程图中判断循环利用的物质。2、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计算。

第(6)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gO + 2e-+ H2O = Ag + 2OH- 2

解析

Ago为电池正极材料,电池工作时,AgO得到电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Ago + 2e-+ H2OAg + 2OH-,负极反应为:2Al-3e+4OH-=[Al(OH)4]―,负极消耗8mol OH-由于正极产生的6mol OH向负极迁移,当转移6mol电子时,参加反应的Al为2mol,结合总反应式2Al + 3AgO + 2OH+ 3H2O2[Al(OH)4]+ 3Ag可知整体消耗OH物质的量最终为2mol。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操作,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原电池原理等

解题思路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AgO + 2e-+ H2OAg + 2OH- 当转移6mol电子时,参加反应的Al为2mol,结合总反应式2Al + 3AgO + 2OH+ 3H2O2[Al(OH)4]+ 3Ag可知整体消耗OH物质的量最终为2mol。

易错点

1、从流程图中判断循环利用的物质。2、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计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CoO)的工艺流程如下:

14.过程I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5.过程II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中只有一种酸根)                。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浸出钴,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

16.过程Ⅲ得到锂铝渣的主要成分是LiF和Al(OH)3,碳酸钠溶液在产生Al(OH)3时起重要作用,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7.碳酸钠溶液在过程III和IV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写出在过程IV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18.在Na2CO3溶液中存在多种粒子,下列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c(Na+)=2c(CO32-)

Bc(Na+)>c(CO32-)>c(HCO3-)

Cc(OH-)>c(HCO3-)>c(H+)

Dc(OH-)-c(H+)=c(HCO3-)+ 2c(H2CO3)

19.CoO溶于盐酸可得粉红色的CoCl2溶液。CoCl2含结晶水数目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利用蓝色的无水CoCl2吸水变色这一性质可制成变色水泥和显隐墨水。右图是粉红色的CoCl2·6H2O晶体受热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l+2OH-+2H2O=+2AlO2-+3H2↑;

解析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关系式计算等。

解题思路

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注意该反应中水是反应物;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关系式计算等,难度中等,关键根据实验流程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发生的离子反应,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是一道不错的能力考查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Co3O4+Na2S2O3+11H2SO4=12CoSO4+Na2SO4+11H2O;Co2O3·CoO可氧化盐酸产生Cl2污染环境;

解析

Co3O4和Na2S2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SO4、Na2SO4和H2O,反应方程式为:4Co3O4+Na2S2O3+11H2SO4=12CoSO4+Na2SO4+11H2O;盐酸具有还原性,能被Co2O3·CoO氧化生成有毒的氯气而污染环境,所以不能盐酸,

故答案为:4Co3O4+Na2S2O3+11H2SO4=12CoSO4+Na2SO4+11H2O;Co2O3·CoO可氧化盐酸产生Cl2污染环境;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关系式计算等。

解题思路

Co3O4和硫代硫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二价钴离子和水;盐酸具有还原性,能被Co2O3·CoO氧化生成有毒的氯气;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关系式计算等,难度中等,关键根据实验流程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发生的离子反应,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是一道不错的能力考查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Al3++3CO32-+3H2O=2Al(OH)3↓+3CO2↑;

解析

铝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3++3CO32-+3H2O=2Al(OH)3↓+3CO2↑;

故答案为:2Al3++3CO32-+3H2O=2Al(OH)3↓+3CO2↑;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关系式计算等。

解题思路

根据铝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关系式计算等,难度中等,关键根据实验流程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发生的离子反应,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是一道不错的能力考查题。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调整pH,提供CO32-,使Co2+沉淀为CoCO3

解析

碳酸钠溶液在过程Ⅲ中铝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在过程Ⅳ中调整pH,提供CO32-,使Co2+沉淀为CoCO3

故答案为:调整pH,提供CO32-,使Co2+沉淀为CoCO3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关系式计算等。

解题思路

碳酸钠溶液在过程Ⅲ中铝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在过程Ⅳ中调整pH,提供CO32-,使Co2+沉淀为CoCO3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关系式计算等,难度中等,关键根据实验流程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发生的离子反应,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是一道不错的能力考查题。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A.Na2CO3溶液中电荷守恒:c(Na+)+c(H+)=c(HCO3-)+c(OH-)+2c(CO32-),故A错误;

B.碳酸根离子发生水解以及水的电离,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c(Na+)>c(CO32-)>c(OH-)>c(HCO3-)>c(H+),故B正确;

C.碳酸根离子发生水解以及水的电离,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c(Na+)>c(CO32-)>c(OH-)>c(HCO3-)>c(H+),故C正确;

D.Na2CO3溶液中质子守恒:c(H+)═c(OH-)+c(HCO3-)+2c(H2CO3),故D正确;

故选:BC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关系式计算等。

解题思路

A.根据电荷书恒判断;

B.根据碳酸根离子发生水解以及水的电离判断出离子浓度的大小;

C.根据碳酸根离子发生水解以及水的电离判断出离子浓度的大小;

D.根据质子守恒判断;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关系式计算等,难度中等,关键根据实验流程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发生的离子反应,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是一道不错的能力考查题。

第(6)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oCl2·2H2O

解析

CoCl2·6H2O~CoCl2

238             130

m             65mg     

解得:m=119mg

A物质的化学式为CoCl2·nH2O,

则有:

CoCl2·6H2O~CoCl2·nH2O    △m

238                                 18(6-n)

119mg                             119mg-83mg

解得:n=2,

所以A物质的化学式为:CoCl2·2H2O,

故答案为:CoCl2·2H2O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关系式计算等。

解题思路

根据关系式CoCl2·6H2O~CoCl2求出CoCl2·6H2O的质量,然后再根据差量法求出A物质的化学式。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关系式计算等,难度中等,关键根据实验流程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发生的离子反应,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是一道不错的能力考查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一位同学在复习时遇到这样一道习题: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OH-、Na+、NO3-”,加入铝粉后,只产生H2,问该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存在哪几种离子。

(1)加入铝粉产生H2,说明铝具有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该同学分析:若H+大量存在,则NO3-就不能大量存在。

设计实验证实如下:

① 盐酸溶解Al2O3薄膜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② 根据现象ⅱ,推测溶液中产生了NO,为进一步确认,进行如下实验:

a. 浅棕色气体是______。

b. 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

c. 实验1、2说明反应生成了NO,将生成NO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3)再假设:若OH-大量存在,NO3-也可能不能大量存在。

重新设计实验证实如下:

为确认“刺激性气味”气体,进行如下实验: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未变蓝;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①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_。

② 产生该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在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结果只检验出有H2生成,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实验结果证实:NO3在酸、碱性环境中都有一定的氧化性,能氧化铝单质,产生含氮化合物。习题中的无色溶液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Na+和OH-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还原性

(2)① 6H+ + Al2O3 == 2Al3+ + 3H2O

② a.NO2

b. 对比实验,排除氧气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可能

c. 1,1,4H+,1,1,2H2O

(3)① NH3

② 8Al +3NO3- + 5OH- + 2H2O == 3NH3↑+ 8AlO2-

(4)2Al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铝的化学性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将5.4 g Al 投入到200mL 2.0 mol/L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为()

AHNO3溶液

BBa(OH)2溶液

CH2SO4溶液

DHCl溶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铝的化学性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0.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在其中加入金属铝,发生反应并放出H2,此溶液最多能含有上述离子中的几种(    )

A5种

B4种

C3种

D2种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铝的化学性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8.对于Al与重氢氧化钠(NaOD)的水溶液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成的氢气中只含有D2

B生成的氢气中含有H2、HD、D2

C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D生成的氢气中只含有H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铝的化学性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0.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

C铝与氧气反应是放热反应

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铝的化学性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8.对于Al与重氢氧化钠(NaOD)的水溶液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成的氢气中只含有D2

B生成的氢气中含有H2、HD、D2

C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D生成的氢气中只含有H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铝的化学性质
下一知识点 : 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铝的化学性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