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得到硅酸

BCO2通入Ca(ClO)2溶液中得到次氯酸

CCO2通入BaCl2溶液中得到BaCO3沉淀

DCO2通入NaOH溶液中得到Na2CO3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与水反应生成强碱的是

ANa2O

BCO2

CSO3

DNH3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A用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为2

B电解氯化镁溶液在阴极析出金属镁。

C向Na2CO3与NaOH的混合溶液中只需加入酚酞试液,即可确认NaOH的存在

D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可先将氯化亚铁溶解在盐酸中,再加入蒸馏水稀释,最后加入少量铁屑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的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两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也相同

CSiO2是酸性氧化物,只能与碱反应而不能与酸反应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丁达尔现象实验可以区分食盐水和淀粉溶液

B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

CNO2、SO2溶于水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可得到同一种氯化物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①FeCl2 ②H2SO4 ③NH4NO3 ④HCl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全部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应用或制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

B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盐酸,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充分搅拌再过滤

C自来水厂可用硫酸铁对水进行消毒杀菌

D常温下浓硝酸与铝不反应,可用铝制容器存放浓硝酸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反应中,观察不到颜色变化的是

A黄色的氯化铁溶液中加人足量铁粉

B往稀硫酸中通入氨气

C往品红溶液中通人足量二氧化硫气体

D一氧化氮气体暴露在空气中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二氧化氮通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B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

C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

D氨气通入氯化铝溶液中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硫酸溶液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NH4Cl

B(NH4)2CO3

CNaHCO3

DBaCl2

正确答案

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

BNa和Cs属于第IA族元素,Cs失去电子能力比Na强

CNa2O2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反应生成碱

D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l2和SO2的漂白原理不同,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BFeCl2和Fe(OH)3都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取

C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Na+

D常温下,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大量的CO2气体,结果有晶体析出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HCO3溶液和NaAlO2溶液混合会放出CO2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DAlCl3溶液和NaAlO2溶液加热蒸干、灼烧都得到Al2O3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有沉淀生成的是

A向NaCl溶液中加入KNO3溶液

B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K2CO3溶液

C向H2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D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制备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向FeCl3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制备Fe(OH)3胶体

B用铁和Cl2加热制取FeCl3

C用铜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制备CuS

D向铝盐溶液中不断滴入烧碱溶液制备Al(OH)3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促进身心健康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关注营养平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