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条件下能稳定共存的是 ( )

ANH3、O2、HCl

BN2、H2S Cl2

CCO2、NO、O2

DN2、O2、CO2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ANaHSO4

BNaHCO3

CNa2SO3

DNH4NO3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Fe②NH4HCO3③Al2O3④Al(OH)3⑤Al

A①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全部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Na2O2、Cl2、SO2等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Cl2、SO2依次属于电解质、单质、非电解质

B标准状况下,1 mol Na2O2和22.4LSO2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A

C等物质的量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褪色更快

D在Na2O2中阴阳离子所含的电子数目相等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定性分析正确的是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两者均有氧化性

BSiO2、Al2O3均可和酸与碱反应,说明两者均为两性氧化物

C浓硫酸、浓硝酸在常温下均能使铁铝钝化,说明两者均有强氧化性

D钠、铁的金属性均比铜的强,说明两者均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基于下列各现象或事实,对其原理的解释中,合理的是

A漂白粉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漂白粉的主要成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B浓硫酸敞口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分数减小: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C常温时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产生了“钝化”现象

D亚硫酸钠溶液能使溴水褪色:亚硫酸钠具有强氧化性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将2体积的SO2和1体积的Cl2(同温、同压下)充分混合后,通入加有品红溶液的氯化钡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溶液褪色

B产生白色沉淀

C溶液不褪色

D产生黄色沉淀

正确答案

A,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下列四种情况:①崇明岛的形成②用黄豆制豆腐 ③向Fe(OH)3胶体中滴加适量盐酸生成红褐色沉淀 ④钢笔灌用不同牌号蓝墨水易发生堵塞。能用有关胶体的知识解释的是:

A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所描述的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电解质溶液导电

B碳酸氢铵固体加热后转化为气态物质

C干冰在空气中放置转化为气态物

D蓝矾加热后变为白色的固体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B二氧化硫可用于消毒杀菌和漂白纸张草帽等

C过氧化钠、烧碱、纯碱分别属于碱性氧化物、碱、盐

DNa、Al、Cu可以分别用热还原法、热分解法和电解冶炼法得到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的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原子利用率越高意味着生产过程中废物的排放量越少,对环境的影响越小。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

D铜和浓硝酸制备硝酸铜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氨气遇浓盐酸产生白烟

B碳酸氢钠比碳酸钠稳定

C硅酸盐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D硅酸盐不怕酸碱腐蚀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久置空气中会发生颜色变化,但颜色变化不是由于跟氧气反应引起的是

A过氧化钠固体

B苯酚晶体

C硫酸亚铁晶体

D亚硫酸钠固体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其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

AAl具有良好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

BNaHCO3能与碱反应,食品工业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CNH3能与Cl2生成NH4Cl,可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有泄漏

DK2FeO4能与水作用生成Fe(OH) 3胶体和O2,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l2(SO4)3可除去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B氯气与石灰乳反应能得到含氯漂白剂

C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排放

D工业上硝酸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和染料等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促进身心健康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关注营养平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