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25克胆矾(CuSO4·5H2O)或蒸发掉55克水均可得到饱和溶液,求该温度时硫酸铜的溶解度。

正确答案

25g

设想将原来的不饱和硫酸铜溶液分解成两部分(化复杂为简单):一部分是饱和溶液,另一部分是55克水,而在这55克水中若溶解25克胆矾(内含16克CuSO4和9克H2O),则也恰好成为该温度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

解:设该温度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x,则:

(55+9):16=100:x

解之得x=2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实验员不慎忘了给新配制的溶液贴标签,只知道这四瓶液体是: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淀粉酶溶液和蒸馏水。现有碘试剂和三氯乙酸(会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溶液变浑浊),请你用这两种试剂,以最佳方法和步骤区分四种未知溶液。

正确答案

(1)将四种溶液各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分别滴入三氯乙酸,溶液变浑浊的是蛋白质溶液和淀粉酶溶液,不变浑浊的是淀粉溶液和蒸馏水。

(2)另取少量淀粉溶液和蒸馏水置于试管中,分别滴入碘试剂,溶液变蓝色的是淀粉溶液,另一种是蒸馏水。

(3)另取蛋白质溶液和淀粉酶溶液,分别滴加淀粉溶液1~2 mL,过一段时间(5 min以后),然后分别滴加碘试剂,溶液变蓝色的是蛋白质溶液,不变蓝色的是淀粉酶溶液。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首先可以用三氯乙酸将四种溶液分成两组:(1)蛋白质溶液、淀粉酶溶液;(2)淀粉溶液、蒸馏水;然后用碘试剂检验出淀粉溶液;再用淀粉溶液检验出淀粉酶和蛋白质溶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向1000克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干燥后得到蓝色固体19.6克。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盐酸,最后得到6.4克固体,求原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正确答案

4.8%

这是一道综合性题目,根据题意,可将该题分解化复杂为简单。先计算得到19.6克氢氧化铜,有多少克硫酸铜参加了反应?(32克);再计算与铁粉反应生成6.4克铜,有多少克硫酸铜参加了反应?(16克);再求出硫酸铜的总质量是多少克?(48克);最后可得出结果。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08年11月1 日上午lO时许,在镇江支路12号青岛亨通达实业有限公司热电厂院内,8 231.25公斤含有三聚氰胺(结构简式为:)的乳制品在工商、质监等部门的监管下,和煤炭掺搅在一起填炉焚烧销毁.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三聚氰胺属于                 

A.铵盐    B.高分子化合物    C.有机物    D.蛋白质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煤炭    B.三聚氰胺     C.不含三聚氰胺的奶粉    D.聚乙烯

(3)奶粉中含有蛋白质,溶于水后形成的分散系称为            ,若用一束光照射该分散系,会发现                         

(4)三聚氰胺的化学式是                ,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不法商人及企业在奶粉及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的目的是                          

正确答案

 丁达尔效应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          ,加热到沸腾后,向其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

(2)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20mL蒸馏水后,向烧杯中加入1mL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上述操作(1)中制取的物质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两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     (填“甲”或“乙” )烧杯中的液体会产生_________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正确答案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将FeCl3浓溶液滴入冰水中形成的分散系是________;将FeCl3溶液滴入到沸水中形成的分散系是________;将FeCl3溶液滴入到氢氧化钠中形成的分散系是________;将硅酸钠溶液滴入到HCl溶液中形成的分散系是________;将HCl溶液滴入到硅酸钠溶液中形成的分散系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溶液 胶体 悬浊液 胶体 悬浊液

FeCl3浓溶液滴入冰水中是氯化铁溶液的稀释,所以所得分散系仍为溶液;而滴入沸水中时则容易产生氢氧化铁胶体粒子而形成胶体。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胶体是一类重要的分散系,你知道在化学实验室里怎样制备胶体吗?

(1)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2)某同学往沸水中加入FeCl3溶液,得到的液体用光束照射时,没有看到光亮的通路,请你帮助他分析其中的原因。

正确答案

(1)CD (2)FeCl3溶液不是逐滴加入;FeCl3溶液不是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水的温度不保持在100℃;FeCl3溶液浓度太稀等。

根据胶体的概念,可知胶体属于混合物,由于胶体粒子直径较小,溶液和胶体均可以通过滤纸,即不能用过滤法分离胶体和溶液,应该采用渗析法分离。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具有,故可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KMnO4溶液中分散质的离子直径小于1nm属于溶液,而不是胶体。制备Fe(OH)3时,因该是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溶液出现红褐色,得到的即为Fe(OH)3胶体。据此可以分析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6分)有以下物质(请根据题意填序号)

G、 CaO     H、NaOH   I、蔗糖       J、HCl    K、盐酸

(1)属于电解质的是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正确答案

(6分)   EFGHJ      (2)   I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9分)分别设计化学实验,用最佳方法证明明矾溶于水时发生的下列变化:

供选用的药品和仪器:明矾溶液、甲基橙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NaOH溶液、酒精灯、半透膜、电泳仪、聚光束仪等。

(1)证明明矾发生了水解反应:                                                  

(2)证明其水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3)证明生成了胶体:                                                          

正确答案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pH<7证明发生了水解反应

(2)加热后,再用pH试纸测定其pH,pH减小,证明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3)用聚光束仪,有丁达尔效应,证明生成了胶体

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可操作性强,现象明显。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5分)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空。

(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         

(2)一束光线通过Fe(OH)3胶体,可看到光亮的通道,这种现象叫       

(3)将淀粉和食盐的混合溶液放在半透膜制成的口袋中,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从而使淀粉与NaC1分离,这种方法叫        

(4)Fe(OH)3胶体加入硅酸胶体后变浑浊,这是发生了       

(5)向油脂皂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细粒食盐使肥皂析出,这种操作是      

正确答案

(1)E  (2)F  (3)A  (4)B   (5)C

下一知识点 : 离子反应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的分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