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在小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其中加入5滴______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2)Fe(OH)3胶体吸附多余Fe3+生成带电Fe(OH)3胶粒,胶粒带相同电荷,相互排斥,使得氢氧化铁胶体分散系比较稳定.现将Fe(OH)3固体粉碎使粒子直径在10-9~10-7m,并悬浮于水中,再向悬浊液中加入______或______,即可制得Fe(OH)3胶体.(填两类不同物质)

正确答案

(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应立即停止加热,即可以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故答案为:饱和FeCl3溶液;红褐;

(2)Fe(OH)3吸附Fe3+,使之成为带正电荷的胶体粒子,同性相斥,粒子之间不易聚集,从而成为稳定的Fe(OH)3胶体,此外加入适量强酸溶液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故答案为:含Fe3+的盐溶液(如FeCl3); 适量强酸溶液(如盐酸).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纳米ZnS具有独特的光电效应,在电学、磁学、光学等领域应用广泛。以工业废渣锌灰(主要成分为Zn、ZnO,还含有Fe2O3、FeO、Cu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纳米ZnS的工业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FeO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将酸浸的尾气循环利用,加入的X气体可以是     

(3)流程中加入ZnO调pH的目的是                                   

(4)滤渣2中的成分是        

(5)已知ZnS的溶度积Ksp=1.6×10-24,溶液中Zn2+浓度为0.01mol·L-1,则溶液中S2—浓度大于     mol·L一1,才生成ZnS沉淀。

(6)试设计简单实验方案,判断所得ZnS样品颗粒是否为纳米级                 

正确答案

(1)3FeO+10H++NO3=3Fe3++NO+5H2O   (2分)

(2)空气(或O2)                      (2分)

(3)除去溶液中的Fe3+                   (2分)

(4)Cu、Zn                            (2分)

(5)1.6×10—22                         (2分)

(6)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让一束光照射,若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是纳米级,否则不是。                    (2分)

试题分析:(1)HNO3把FeO氧化为Fe3+,HNO3被还原为NO,配平可得离子方程式:3FeO+10H++NO3=3Fe3++NO+5H2O

(2)NO与O2、H2O反应可生成HNO3,实现尾气循环利用,所以X气体为空气(或O2)。

(3)加入硝酸后,与Fe2O3、FeO反应生成Fe3+,流程中加入ZnO调pH可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所以加入ZnO调pH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Fe3+ 

(4)加入Zn后,Zn与Cu2+反应生成Cu,所以滤渣2中的成分是Cu、Zn

(5)c(S2‾)= Ksp÷c(Zn2+)=1.6×10-24÷0.01=1.6×10—22mol•L‾1,所以溶液中S2—浓度大于1.6×10—22mol•L‾1,才生成ZnS沉淀。

(6)纳米级颗粒与水混合可形成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实验方案为: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让一束光照射,若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是纳米级,否则不是。sp的计算。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分)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                                  

                                                                      

正确答案

向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铁饱和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抗酸药每片含碳酸钙500mg,氢氧化镁174mg,该药可中和多少克溶质质量分数为7.3%盐酸?

正确答案

8g

试题分析:每片含碳酸钙500mg,氢氧化镁174mg

则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是0.5g÷100g/mol=0.005mol

氢氧化镁的物质的量是0.174g÷58g/mol=0.003mol

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

CaCO3+2HCl=CaCl2+CO2↑+H2O

1mol  2mol

0.005mol 0.01mol

Mg(OH)2+2HCl=MgCl2+2H2O

1mol       2mol

0.003mol   0.006mol

所以消耗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0.016mol

氯化氢的质量是0.016mol×36.5g/mol=0.584g

则盐酸的质量是0.584g÷7.3%=8g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试题贴近生活实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答题能力。明确反应的原理是答题的根据。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校课外小组同学制备Fe(OH)3胶体,并研究该胶体的性质。

(1)该小组同学采用了以下操作制备胶体,请将空白处填写完整。

取一个烧杯,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杯中滴加1mL~2mL饱和__________溶液,继续煮沸,至出现_________后,停止加热;

   

(2)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上左图所示,放置2min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填写“有”或“无”)_________ 丁达尔现象:再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半透膜内的液体倒入U 型管中,如上右图所示,在液体上方加入少量电解液以保护胶体,接通直流电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填“阴”或“阳”)_____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6分)(1)FeCl3       红褐色

(2)无   有白色沉淀

(3)阴    Fe(OH)3胶体粒子带电

(1)考查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应该用新制的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出现红褐色后即可。

(2)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是可以的。所以半透膜外的液体是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由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

(3)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所以向阴极移动,即阴极附近溶液颜色加深。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1)先出现红色沉淀,原因是                          

(2)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最后溶液颜色加深,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若用稀盐酸代替HI稀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变化现象(填写上面各题序号)                  

正确答案

(1)加入电解质,胶体聚沉(1分)(2)Fe(OH)3+3H+==Fe3++3H2O(3)2Fe3++2I- ==2Fe3+ +I2  (4)(1)(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而溶液不具有此性质,故A正确;

B.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的作用不相同,故B正确;

C.铁或铝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起到保护作用,故C正确;

D.检验SO42-向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不能排除银离子的干扰,则应先加盐酸酸化,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Fe(OH)3胶体制备,是向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并继续加热至液体变成红褐色,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Fe(OH)3胶体中常混有FeCl3和HCl,将其装入半透膜袋,浸入蒸馏水中进行分离,该分离方法称为______,若在盛有红褐色Fe(OH)3胶体的U形管的两个管口插上电极,并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______极(填阴、阳)颜色变深.

(2)分类方法是研究物质和化学反应的重要方法.

对HCl(盐酸)、H2SO4(硫酸)、HNO3(硝酸)、H3PO4(磷酸)、H2S(氢硫酸)进一步分类时有多种分类角度,根据某些标准进行分类.

①根据某分类标准,只有一种物质与HCl同属一类,该物质是______,分类标准是______

②氧化钙、氢氧化钙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共同点是______,由此可得出氧化钙属于碱性氧化物.根据上述信息的启示,N2O5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1)制备胶体的原理是利用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Fe(OH)3胶体中常混有FeCl3和HCl,分离应采用渗析的方法;Fe(OH)3胶粒吸附了正电荷,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向阴极移动,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故答案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渗析;阴;

(2)①H2S和HCl都是无氧酸,H2SO4(硫酸)、HNO3(硝酸)、H3PO4(磷酸)都是含氧酸;故答案为:H2S;是否是无氧酸;

②氧化钙、氢氧化钙分别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盐和水;N2O5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2O5 +2NaOH═2NaNO3+H2O,离子方程式:N2O5 +2OH-═2NO3-+H2O,故答案为:都生成盐和水;N2O5 +2OH-═2NO3-+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5分)氢氧化铁胶体是中学中最重要的胶体,根据有关知识填空: 

(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取25mL蒸馏水,将其        ,向其中逐滴加入1~2mL            ,继续煮沸至            ,停止加热。

(2)将制备好的氢氧化铁胶体装入电泳装置,接通直流电,一段时间之后, ___极颜色加深。(填:“阴”或“阳”)

(3)向制备好的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加入硫酸能看到什么现象________(填序号)

A、生成大量沉淀   B、先沉淀再溶解    C、溶液澄清透明

正确答案

(5分)

(1)煮沸;;饱和FeCl3溶液;溶液呈红褐色。(每空1分)

(2)阴(1分)  

(3)B(1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6分)某校课外小组同学制备Fe(OH)3胶体,并研究该胶体的性质。

(1)该小组同学采用了以下操作制备胶体,请将空白处填写完整。

取一个烧杯,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杯中滴加5~6滴饱和_______  ___溶液,继续煮沸,至出现_____      ____后,停止加热;

(2)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上左图所示,放置2min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填写“有”或“无”)_________ 丁达尔现象:再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半透膜内的液体倒入U 型管中,如上右图所示,在液体上方加入少量电解液以保护胶体,接通直流电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填“阴”或“阳”)_____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6分)

(1)FeCl3   红褐色

(2)无   有白色沉淀

(3)阴    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

考查胶体的制备及胶体的性质。

(1)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应该用新配制的饱和的氯化铁溶液,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至出现红褐色后,停止加热。

(2)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袋外液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由于氯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所以加入硝酸银后能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

(3)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能吸附阳离子,因此带正电荷,所以胶粒向阴极移动,即阴极周围颜色逐渐变深。

下一知识点 : 离子反应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的分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