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 共454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设计
如下的探究方案,请你参与并完成该探究方案.
(1)提出假设:Na2C03或NaHC03加热分解时可能有C02生成.
(2)设计实验:①利用如图装置分别对一定量的Na?C03和 NaHCOa进行加热;②为了检验CO2的生成,试管B中应加人的物质是______(填“澄清的石灰水”或“NaOH 溶液”).
(3)现象与结论:同学们发现只有在加热NaHCO3时,试管B中才有气泡产生且有______沉淀生成(填沉淀的颜色),说明NaC0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是Na2CO3______NaHC03(填“>”或“<”);由此得出结论:除去Na3C03固体中混有的NaHC03杂质的方法是______.
(4)某同学在探究NaHCO3的热稳定性时,称取了 8.4g NaHCO3,充分加热,请你计算理论上可产生C02气体的体积为______L(标准状况).
正确答案
解:(2)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所以无法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试剂为澄清石灰水,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
(3)碳酸钠加热不分解,而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溶液变浑浊,生成了白色沉淀碳酸钙,说明碳酸钠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所以除去Na3C03固体中混有的NaHC03杂质,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完成,
故答案为:白色;>;加热;
(4)碳酸氢钠分解的关系式为:2NaHCO3~CO2,8.4gNaHCO3的物质的量为0.1mol,完全分解可以生成0.05mol二氧化碳,标况下0.05mol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4L/mol×0.05mol=1.12L,
故答案为:1.12.
解析
解:(2)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所以无法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试剂为澄清石灰水,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
(3)碳酸钠加热不分解,而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溶液变浑浊,生成了白色沉淀碳酸钙,说明碳酸钠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所以除去Na3C03固体中混有的NaHC03杂质,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完成,
故答案为:白色;>;加热;
(4)碳酸氢钠分解的关系式为:2NaHCO3~CO2,8.4gNaHCO3的物质的量为0.1mol,完全分解可以生成0.05mol二氧化碳,标况下0.05mol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4L/mol×0.05mol=1.12L,
故答案为:1.12.
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2CO3和NaHCO3稀溶液.下列鉴别方法和所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分别滴加Ba(NO3)2溶液,Na2CO3和Ba(NO3)2溶液产生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为:Ba(NO3)2+Na2CO3═BaCO3↓+2NaNO3,NaHCO3与Ba(NO3)2不反应,故A正确;
B.加入CaCl2溶液只有Na2CO3生成沉淀,CaCl2+Na2CO3═CaCO3↓+2NaCl,NaHCO3不反应,故B正确;
C.Na2CO3较NaHCO3水解程度大,分别滴加酚酞试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溶液,故C正确;
D.碳酸钠、碳酸氢钠都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中,Na2CO3水解程度大于NaHCO3,所以Na2CO3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pH大,故D错误;
故选:D.
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某学生在A的侧管中装入0.01mol Na2CO3,在B的侧管中装入0.01mol NaHCO3,并且A、B中分别有1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碳酸钠和酸反应分步进行,先生成碳酸氢钠,后碳酸氢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小,故A错误;
B.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相同,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说明氯化氢的物质的量大于或等于0.02mol,其浓度大于或等于2mol/L,故B正确;
C.碳酸钠和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HCO3-+H+=CO2 ↑+H2O,碳酸氢钠和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 ↑+H2O;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所需酸的物质的量范围是:0<n(HCl)<0.02mol,所以其浓度小于2mol/L,故C错误;
D.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Na2CO3和 NaHCO3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同,故最终两试管中Na+的物质的量一定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对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可得到NaHCO3沉淀,说明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故A错误;
B.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钠较稳定,一般条件下加入不分解,所以热稳定性:Na2CO3>NaHCO3,故B错误;
C.分别滴加HCl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HCO3-+H+═H2O+CO2↑,相同条件下NaHCO3比Na2CO3反应放出气体剧烈,故C正确;
D.Na2CO3能够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加热能够分解生成碳酸钠,二者能够相互转化,故D错误;
故选C.
(2015秋•宜春月考)为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并验证其产物与过氧化钠的反应,按以下装置图进行实验,填写有关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每反应1molNa2O2转移______mol电子
(4)E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并利用其产物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由实验装置可知,A中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B中浓硫酸干燥气体,C中发生2Na2O2+2CO2=Na2CO3+O2,D中吸收二氧化碳,E为排水法收集氧气,
(1)A中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
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CO2↑+H2O;
(2)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干燥二氧化碳;
(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Na2CO3+O2,由O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为0可知,每反应1molNa2O2转移1mol电子,
故答案为:2Na2O2+2CO2=Na2CO3+O2;1;
(4)E中收集的气体主要是O2,
故答案为:O2.
解析
解: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并利用其产物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由实验装置可知,A中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B中浓硫酸干燥气体,C中发生2Na2O2+2CO2=Na2CO3+O2,D中吸收二氧化碳,E为排水法收集氧气,
(1)A中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
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CO2↑+H2O;
(2)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干燥二氧化碳;
(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Na2CO3+O2,由O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为0可知,每反应1molNa2O2转移1mol电子,
故答案为:2Na2O2+2CO2=Na2CO3+O2;1;
(4)E中收集的气体主要是O2,
故答案为:O2.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