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 共454题
(2015•上海二模)工业烧碱成分NaOH、Na2CO3和可溶于水但不与酸反应的杂质,工业纯碱成分Na2CO3、NaHCO3和可溶于水但不与酸碱反应的杂质.为测定碱中各成分的百分含量可采用滴定法、气体法等.
完成下列填空:
(1)滴定法测定工业烧碱样品:配制250mL待测液,所用的主要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______.
(2)测定工业烧碱的总碱量n Na2O(或总耗酸量):进行滴定时,先向盛待测液的锥形瓶中加______ 作为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
(3)气体法测定工业烧碱的Na2CO3含量(如图):
装置中B部分盛放的试液.______
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4)用中和滴定的氯化钡法测定工业烧碱中NaOH的含量时,可先在混合液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再以酚酞作指示剂,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目的.______
向混有碳酸钡沉淀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为什么不会使碳酸钡溶解而能测定氢氧化钠的含量.______
(5)用中和滴定的氯化钡法测定工业纯碱中NaHCO3的含量时,使用与测定烧碱相同的实验操作,过程稍作改变即可.简述该操作过程.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配制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精确度高的用电子天平,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所以需要的玻璃仪器为:电子天平(托盘天平),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电子天平(药匙);
(2)滴定终点溶液呈酸性,所以用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甲基橙,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故答案为:甲基橙;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3)酸与混合体系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用排饱和碳酸氢钠的方法,测得二氧化碳的体积,然后根据方程式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液漏斗与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起平衡气体压强便于酸液流下,消除添加酸的体积影响,
故答案为:饱和NaHCO3溶液; 平衡气体压强便于酸液流下,消除添加酸的体积影响;
(4)滴加氯化钡是将混合体系中的碳酸钠转化为碳酸钡,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钡的混合体系中滴入盐酸,首先反应的是氢氧化钠,碳酸钡与盐酸反应必须在酸性条件下,
故答案为: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在混合液中滴加盐酸,氢氧化钠与先盐酸反应.滴定终点时溶液呈弱碱性,碳酸钡无法反应;
(5)可以加碱将碳酸氢钠转化为碳酸钠,得到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体系,然后加入氯化钡,再加指示剂用盐酸滴定过剩的NaOH,过通过计算氢氧化钠的量来求纯碱中NaHCO3的含量即可,具体操作为:混合液中加入过量NaOH标准溶液,然后加过量的BaCl2,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NaOH,
故答案为:混合液中加入过量NaOH标准溶液,然后加过量的BaCl2,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NaOH.
解析
解:(1)配制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精确度高的用电子天平,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所以需要的玻璃仪器为:电子天平(托盘天平),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电子天平(药匙);
(2)滴定终点溶液呈酸性,所以用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甲基橙,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故答案为:甲基橙;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3)酸与混合体系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用排饱和碳酸氢钠的方法,测得二氧化碳的体积,然后根据方程式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液漏斗与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起平衡气体压强便于酸液流下,消除添加酸的体积影响,
故答案为:饱和NaHCO3溶液; 平衡气体压强便于酸液流下,消除添加酸的体积影响;
(4)滴加氯化钡是将混合体系中的碳酸钠转化为碳酸钡,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钡的混合体系中滴入盐酸,首先反应的是氢氧化钠,碳酸钡与盐酸反应必须在酸性条件下,
故答案为: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在混合液中滴加盐酸,氢氧化钠与先盐酸反应.滴定终点时溶液呈弱碱性,碳酸钡无法反应;
(5)可以加碱将碳酸氢钠转化为碳酸钠,得到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体系,然后加入氯化钡,再加指示剂用盐酸滴定过剩的NaOH,过通过计算氢氧化钠的量来求纯碱中NaHCO3的含量即可,具体操作为:混合液中加入过量NaOH标准溶液,然后加过量的BaCl2,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NaOH,
故答案为:混合液中加入过量NaOH标准溶液,然后加过量的BaCl2,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NaOH.
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用品,下列区分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热纯碱和小苏打时,苏打不分解,小苏打分解生成苏打和水、二氧化碳,有残留物,只是质量减轻,故A错误;
B、焰色反应检验的是元素的性质,苏打和小苏打中都含有钠元素,所以焰色反应一样,故B错误;
C、食醋和苏打反应时先生成小苏打,小苏打再和食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产生气泡速率较快的是小苏打,故C正确;
D、苏打和小苏打与石灰水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Na2CO3+Ca(OH)2=CaCO3↓+2NaOH、NaHCO3+Ca(OH)2=CaCO3↓+NaOH+H2O,
所以都看到白色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
(1)装置Ⅰ,Ⅱ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填装置序号)______.原理是:______
(2)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______.
A.Ⅳ比Ⅲ复杂
B.Ⅳ比Ⅲ安全
C.Ⅳ比Ⅲ操作简便
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3)若用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______.
(4)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
①当石灰水过量时,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5)装置Ⅲ的气密性如何检查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无论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Ⅰ无法鉴别;
实验Ⅱ中,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立即产生气泡,盐酸和碳酸钠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看到的现象不同,故能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故答案为:Ⅱ;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速率快;
(2)实验Ⅲ、Ⅳ相比,IV可以做到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III不能,故选D,
故答案为:D;
(3)碳酸钠直接加热,碳酸氢钠不直接加热,不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能分解而直接加热的碳酸钠不分解更能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
故答案为:NaHCO3;
(4)①当石灰水过量时,离子方程式按照碳酸氢钠的组成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OH-+Ca2+═CaCO3↓+H2O,
故答案为:HCO3-+OH-+Ca2+═CaCO3↓+H2O;
②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反应方程式为:2HCO3-+2OH-+Ca2+═CaCO3↓+H2O+CO32-,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是Na2CO3,
故答案为:Na2CO3;
(5)检查各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将导气管末端插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或利用热毛巾捂容器对该仪器装置微热,观察导管末端有气泡逸出,且松开手后,观察到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好,
故答案为:将导气管末端插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或利用热毛巾捂容器对该仪器装置微热,导管末端有气泡逸出,且松开手后,观察到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好.
解析
解:(1)无论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Ⅰ无法鉴别;
实验Ⅱ中,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立即产生气泡,盐酸和碳酸钠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看到的现象不同,故能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故答案为:Ⅱ;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速率快;
(2)实验Ⅲ、Ⅳ相比,IV可以做到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III不能,故选D,
故答案为:D;
(3)碳酸钠直接加热,碳酸氢钠不直接加热,不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能分解而直接加热的碳酸钠不分解更能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
故答案为:NaHCO3;
(4)①当石灰水过量时,离子方程式按照碳酸氢钠的组成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OH-+Ca2+═CaCO3↓+H2O,
故答案为:HCO3-+OH-+Ca2+═CaCO3↓+H2O;
②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反应方程式为:2HCO3-+2OH-+Ca2+═CaCO3↓+H2O+CO32-,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是Na2CO3,
故答案为:Na2CO3;
(5)检查各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将导气管末端插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或利用热毛巾捂容器对该仪器装置微热,观察导管末端有气泡逸出,且松开手后,观察到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好,
故答案为:将导气管末端插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或利用热毛巾捂容器对该仪器装置微热,导管末端有气泡逸出,且松开手后,观察到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好.
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碳酸氢钠解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者加热时都有残留物,不能鉴别,故A错误;
B.二者都含钠元素,焰色反应都成黄色,不能鉴别,故B错误;
C.加入澄清石灰水,分别发生:Na2CO3和Ca(OH)2混合后生成CaCO3,发生Na2CO3+Ca(OH)2=CaCO3↓+2NaOH,NaHCO3可与澄清石灰水发生Ca(OH)2+NaHCO3═CaCO3↓+NaOH+H2O或Ca(OH)2+2NaHCO3═CaCO3↓+Na2CO3+2H2O,不能鉴别,故C错误;
D.加入醋酸,碳酸氢钠反应剧烈,可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下面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故A正确;
B.碳酸氢钠水解而使碳酸氢钠呈弱碱性,能中和胃酸,故B正确;
C.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所以属于盐,碳酸根离子水解而使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
D.碳酸钠的构成微粒是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且碳酸钠易溶于水,所以碳酸钠既是钠盐、又是碳酸盐、还是可溶性盐,故D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