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中的物质均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 均是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1。甲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乙是一种常用的化肥。B、D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俗名是________。

(2)向A、D物质的水溶液中分别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均显红色,说明溶液均显________(填“酸”或 “碱”)性,其原理是否相同?____(填“相同” 或“不相同”),请用必要的文字加以解释并写出离 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气体D至饱和后,再通入足量的气体B可制得物质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小苏打

(2)碱;不相同;碳酸钠水解显碱性:CO32-+H2OHCO3-+OH-;氨气溶于水生成的NH3·H2O电离显碱性:NH3·H2ONH4++OH-,所以加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均显红色

(3)NaCl+CO2+H2O+NH3=NaHCO3↓+NH4C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2mol白色粉末X完全分解后,恢复至室温,生成白色固体e、无色液体a、无色气体b各1mol;A、B、E、e、X的 焰色反应均为黄色,且A、C、D均为单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分子式为____ ,E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写出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

(3)反应⑤中,每生成1 molD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

正确答案

(1)H2

(2)OH-+HCO3-==CO32-+H2O

(3)2mo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1)上述元素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可能是____________,F、G、H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__, E、F、G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本小题用化学用语回答)。

(2)A、B、D、F四种元素组成的受热易分解的化合物,写出少量该化合物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

(3)常温下,ACD3和盐A4C2D3的水溶液pH均为6。则两种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浓度之比是_____________ 。

(4)化学反应3A2(g)+C2(g)2CA3(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不断改变条件(不改变A2、C2和CA3的量),图中表示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关系,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A3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__________ 。温度为T℃时,将4mol A2和2mol C2放入1L密闭容器中,60s后测得C2的转化率为50%,则A2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C; Cl; Na+<F-<Cl-

(2)Ba2++HCO3-+OH-==BaCO3↓+H2O

(3) 10-2:1 (或1:100)

(4) t0~t1 ; 0.05mol/L﹒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B、C、D、E、F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物质A由1~2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请完成下列问题

(1)若常温下A为有色气体

①若F是一种金属单质,请写出B和适量F反应生成C与气体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C为直线型分子,E具有漂白性,物质F焰色反应呈黄色,请写出工业上制备物质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淡黄色固体,则A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①若物质B和D的式量相等,物质C的大量排放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即__________;

②若物质A和D的式量相等,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物质F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

(3)若物质A中一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总数的1/5,将B和D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按恰当比例混合,可得一不含金属元素的盐溶液,请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Fe+4H++NO3-=Fe3++NO↑+2H2O;②NH3+CO2+H2O+NaCl=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

(2);①形成酸雨;②Al3++3H2OAl(OH)3+3H+(3)Mg3N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0℃时加热NaHCO3的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1、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O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NaHCO3,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__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试剂X是________。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

(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8.3,则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3)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丙断言________(填“甲”或“乙”)的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HCO3-+H2O==H2CO3+OH- 

2、大于;2NaHCO3Na2CO3+CO2↑+H2O

3、(1)乙;B 

     (2)等于;甲(或高于乙) 

     (3)乙;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

下一知识点 : 焰色反应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