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共197题
7.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0.下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海昏侯墓的发掘是近年史学考古上的重大事件。海昏侯墓墓主刘贺,曾当过27天西汉皇帝,后被辅政大臣、博陆侯霍光率领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为理由奏请太后废黜。这一历史事件说明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皇帝行为不俭,可以被合法废黜,说明这一时期官僚集团对皇权存在一定程度制约,因此B项说法正确;材料“霍光率领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为理由奏请太后废黜”,说明霍光的行为程序合法,故A项错误;“天人感应”是指外界与人行为的感应,犹指自然现象之于人事的感应,博陆侯霍光废刘贺与此无关,故C项错误;因为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强化了中央集权,所以D项与史实不符;故本题答案为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旨在考查分析理解材料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霍光”“荒淫迷惑”“废黜”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采取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C项说法具有较强的迷惑性。
知识点
5.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削弱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正确答案
知识点
9.“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行政管理体制?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8.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藩台”。该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7.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经历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正确答案
(1)郡县制度: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尊儒制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
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
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了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2)略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 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2.图为《岛夷志略》片段。从其内容判断,该著作的出现应不晚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0.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魏国所辖地区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0. 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理,其中管辖琉球的机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0.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分别设置了(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