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8.这种密折治国术为什么独独盛行于雍正时期?雍正和别的君主相比,有着非同寻常的资质:一是精力过人,普天之下无事不想过问和插手,在这种雄主的手下,官员可别指望有什么隐私,妻妾争风的家丑不过夜就被雍正知道了。二是多疑忌刻,雍正最忌官僚结党,而这类实质为“小报告”的密折正是防范臣下欺蒙的利器。材料中的密折制度表明(    )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重要表现

B清朝官员贪污腐化现象严重

C雍正皇帝精力旺盛,才智过人

D官员的各种行为都被皇帝所掌控

正确答案

A

解析

知识点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7.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8.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    )

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

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2.一位清朝皇帝曾赋诗言志:“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诗中壮志因何事而发?

A抗击沙俄入侵

B设置伊犁将军

C平定准噶尔叛乱

D收复台湾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8.这种密折治国术为什么独独盛行于雍正时期?雍正和别的君主相比,有着非同寻常的资质:一是精力过人,普天之下无事不想过问和插手,在这种雄主的手下,官员可别指望有什么隐私,妻妾争风的家丑不过夜就被雍正知道了。二是多疑忌刻,雍正最忌官僚结党,而这类实质为“小报告”的密折正是防范臣下欺蒙的利器。材料中的密折制度表明(    )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重要表现

B清朝官员贪污腐化现象严重

C雍正皇帝精力旺盛,才智过人

D官员的各种行为都被皇帝所掌控

正确答案

A

解析

知识点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5.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主张:“操兵之道,不独执旗走阵于场肆,而后谓之操;虽闲居坐睡嬉戏,亦操也……兵虽静处闾阎(街巷),然亦谓之操,乃真操也。” 可见戚继光更强调士兵的(   )

A队形操练

B武艺训练

C阵法演练

D习惯养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方式不尽相同。其中,在农民战争基础上创建的王朝是(  )

A秦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正确答案

D

解析

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通过兼并战争建立的,隋朝和宋朝都是由外戚或者大将篡权建立的王朝。只有明朝是由参加元末农民起义的农民领袖朱元璋建立的朝代。

知识点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7.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

A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松弛

C市民阶层的兴起

D社会风尚的变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立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6.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

①崇尚儒家文化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全国政权,存在满汉矛盾。作为在汉族地区成长起来的满族政治家,康熙帝善于学习和创新,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他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知识点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3.准确性与具体性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回答23—24题。

法国史学家谢和耐说,中国“是一个面积可与整个欧洲相匹,具备近3000年有记载历史的国度”,“任何对它的有效论述都必须涉及确切的时间和地点,再不许奢谈什么‘永恒不变’中国了”。他强调的是(      )

A中国历史比欧洲历史更加复杂

B中国有确切记载的历史长达3000年

C中国历史不存在任何不变的成分

D研究中国历史要注意时空的复杂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5.一位学者在研究解缙(1369—1415)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有关情况时,想了解当时的都城,他应查阅的地图(局部)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正确答案

(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

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2)概括综合。

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及影响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5 分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到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正确答案

(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下一知识点 : 古代中国的经济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