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4.在中央集权体制初创的秦朝,选用啬夫的是(    )

A太尉

B皇帝

C郡守、县令

D丞相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郡县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5.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   )

A汉代益州郡

B唐代扬州

C宋代扬州

D元代顺宁府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郡县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郡县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2. 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郡县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郡县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5.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

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郡县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8 分

  37.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经历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正确答案

(1)郡县制度: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尊儒制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

  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

  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了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2)略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郡县制行省制度内阁的设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6 分

38.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三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着重号为本试卷所加)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正确答案

(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官僚腐败,具有进步性;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

(3)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郡县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愿意(     )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郡县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两晋应为(   )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土生金,木克土。通过禅让,魏与西晋应属于相生关系,故选A

知识点

郡县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2.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回答第12、13题。

图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郡县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60 分

  3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材料一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

刘邦称帝之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南越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工具,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赵佗又以财物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遣使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

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王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一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朝对岭南地区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平定南越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3)从军事角度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并说明原因。

(4)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

(5)西汉王朝建立之后,立足现实,采取措施,巩固政权,加强中央集权。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分析。

材料三

白驹过隙越千年,往事如烟话沧桑。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拥有超过6000万人口的中国最密集的城市群,年工业生产总值超过7000亿美元的“世界工厂”。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地区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毗邻香港的独特区位优势、低廉的土地成本和内地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吸引外来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的“三来一补”贸易,逐步在家电、电子信息、玩具、服装等产业领域形成巨大的生产规模,占据了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创立了快速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珠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近年来,对珠三角上述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争论逐步增多,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这一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6)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经济知识,联系当前实际对该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简要评析。

正确答案

(1)

①变化:从承认南越国半独立状态到制度统一,从尽力维持和平到武力解决。

②原因:汉朝社会经济状态从凋敝到繁荣;汉朝政治上从分封诸侯王到全面解决诸侯王问题,北方匈奴的威胁基本解决;南越国经济发展,分立的趋势明显。

(2)结束了南越的分立局面;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管理;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3)主要目的是运输粮食等物资,保障军队的后勤供给。

原因是(对秦政权而言,岭南地区位置偏远,远途劳军以至长期统治,保障后勤供给尤为重要。)岭南地区地形崎岖(丘陵广布),植被茂密,陆路交通不畅。在当时的条件下,大量物资的运输以水路为主。南岭阻断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水路联系。

(4)(南岭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灵渠连接湘江和漓江,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扩大了水路交通运输的范围;促进了岭南地区与长江流域以至北方地区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5)西汉王朝建立之初,面临经济凋敝、南越割据等各种矛盾,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平衡,其中经济凋敝与王朝稳定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主次矛盾相互影响。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着力发展经济,而对南越采取安抚政策。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国力强盛后,消除地方割据、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统治者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汉武帝平定内乱、设置郡县。

(6)

①长处:产业容易被复制并产生规模效应;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便捷;可以充分利用外资。(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给相应分数)

②局限性:对政策依赖性强;易受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处于制造业产业链的低端,利润微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易受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短缺的制约。(答出任意三项可得满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郡县制秦始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7 分

  3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 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暴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 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益多安。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图15、16、17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材料四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

(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则,不变更其条件……

(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原因。

(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点意义。

正确答案

(1)

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

顾炎武:鄂县橱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2)

看法:丑化中国,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

成因: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晚清政府腐朽没落。

外部原因: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

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

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4)

表现: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国内外环境: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国。

意义: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郡县制武昌起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    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郡县制行省制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正确答案

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的“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郡县制
下一知识点 : 古代中国的经济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