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分)

材料:2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堪称“奇迹’的经济增长,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03年,中国创造的CDP不足全球的4%.但巳成为世界资源增量需求的绝对主力。中国的资源消耗占全球总消耗的比重及其变化如下表所示。

(1)根据表中数据归纳说明中国何以成为世界资源增量需求的绝对主力。(4分)

(2)目前,我国一批主力矿山的资源日渐枯竭,2/3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老年期。面对这种现状,请你为我国重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应对措施。(8分)

(3)资源型城市的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资源型城市犹如我国的“工业粮食主产区”,资源枯竭威胁着资源型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如图是我国华北地区某资源型城市示意图,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市所在的地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请你就这一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正确答案

(1)(4分)1994年以来我国的资源消耗占全球总消耗的比重大,且持续上升

(2)(8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国外资源。(若其他答案合理,亦可得分,)

(3)(8分)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发展新兴产业(或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若其他答案合理,亦可得分,)

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问题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1)我国近十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大量排放废弃物的基础上,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表中可以看出,1994~2003年,我国主要资源的消耗量占全球总消耗量的比重除原油、乙烯外,均大幅增长;充分证明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对世界资源消耗总量的影响。(2)为保证我国资源型工业持续发展,可以从“开源、节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3)图中工业有钢铁、化工和电力,都是建立在煤炭资源基础上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可以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角度入手分析, 还可以从当地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考虑经济增长转型,增加产品附加值角度考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8分)2011年3月,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发生地震海啸和利比亚遭受多国部队军事打击等事件,导致全球石油价格大幅震荡。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世界核电站分布图。图中A为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地;图中B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2011年3月11日因地震海啸导致泄漏;图中C为利比亚,3月19日开始遭受多国部队军事打击。

材料二 下图为2011年2—3月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材料三 利比亚是北非重要产油国,石油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原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除石油外,还有铁、钾、锰、磷酸盐、铜等资源。利比亚有2700多年的历史,有古罗马的斗技场遗址和其他朝代的古堡、宫苑、清真寺等名胜古迹,同时地中海沿岸是夏季游览和疗养胜地,多年来都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

(1)当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发生时,该地吹       风,污染空气首先飘往   洲;被日本福岛核泄漏污染的海水将首先流往     洲。(6分)

(2)世界核电站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6分)

(3)3月11日至3月25日期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特点为:              。根据材料,分析其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

(4)根据材料三,试分析利比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10分)

正确答案

(1)东风或偏东风(2分);欧(2分);北美。(2分)

(2)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东亚(答其中两个且全对者给1分, 3个区域全答对者给2分,其他情况不给分);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沿海(沿河)地区。(每点2分,满分6分)

(3)先降后升。(2分)下降原因:日本经济发达,是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地震导致消费量减少。(2分)上升原因:利比亚是重要石油生产国,战乱导致石油生产和出口量下降。(2分)(原因分析必须结构完整、逻辑清晰才各给2分,只照搬材料未写出地震导致日本石油消费量减少,战乱导致利比亚出口量下降给0分)

(4)问题:以原油出口为主,产业结构单一;(2分)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下。(2分,若只答到经济效益低下也可给分)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旅游业;(2分)第二产业向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石油加工、金属冶炼、化学工业等工业;(2分)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2分)(每点2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1)虽然该地处于西风带,但该道题问的是核泄漏发生时,短时间内的风向,读图直接可得。受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影响,日本核泄漏污染的海水将向北美洲流。(2)直接从材料一图示判断,注意归纳分布的规律。(3)根据材料二的图示判断,主要从日本的核泄漏对经济的影响和利比亚战争对石油生产的影响分析。(4)材料反映利比亚的产业高度集中于原油生产,产业结构单一,且附加值低,改善措施主要从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产业的深加工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中国能源消费构成图和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根据材料比较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差异。(4分)

(2)近年来由于国内能源运输工程的建设,上海的能源结构有了较大改善,其中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例明显上升,试分析该种能源消费比例上升带来的有益影响。(4分)

(3)我国能源消费长期以来都是以某一种能源为主,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

正确答案

(1)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天然气为主;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   

(2)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减少废气排放,提高空气质量。

(3)形成原因:我国煤炭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煤炭开采价格低,且技术难度不高。不利影响:煤炭发热量低;利用不便;燃烧过程产生的废渣、废气多,污染严重。

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运用能力(能源问题)。

(1)分析结构不仅要注意数量的变化,还要注意比重的大小。

(2)借鉴西气东输对东部的有益影响,主要从环境角度分析。

(3)我国的能源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主要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且开采难度等方面分析。不利影响主要是由于煤炭燃烧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且利用率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当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是我国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正确答案

正确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阶段性原则。持续性原则要求对资源的利用要提高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是自然资源能够永续利用。所以当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是我国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题叙述正确。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能源结构的多元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