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结构的多元化
- 共146题
(本题13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上海目前每年消耗煤铁4200多万吨,占全市能源总量的70%左右,其煤铁消耗量和消耗密度居全国大城市之首。超大量用煤不仅影响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也给上海及周边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有关部门测算,上海每年酸雨发生率为11%,江苏省为21%,杭州等等浙江省主要城市高达50%。假如这些地区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可减少90%以上的氮.硫氧化合物和98%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1)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2)上海煤炭的主要来源地是安徽淮南、淮北、江苏徐州、山西等地,其中山西大同的煤炭运往上海,经济合理的运输线路如何?
(3)天然气的使用对上海等地区的意义有哪些?
(4)从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状况来看,本区利用天然气的不利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排出SO2等有害气体,形成酸雨、酸雾;排放大量CO2气体,使温室效加强,全球变暖;产生废渣、粉尘,污染环境;废弃物污染水源。(每点1分,共4分)
(2)大同 -- 大秦线--- 秦皇岛---海运---上海(2分)
(3)缓解该地区能源短缺的状况;进一步发挥经济优势;改善能源结构,改善环境。(每点1分,共3分)
(4)主要分布在离本区较远的西部地区;沿海天然气开发成本高;现在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不能完全满足本区对天然气利用的需要。(共4分)
试题分析:(1)煤炭燃烧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从废气排放产生大气污染、酸雨和全球变暖等问题;废渣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分析。(2)大同到上海铁路直达运量大,也没有直达线路,故主要采用海陆联运分析。(3)天然气使用的意义主要从解决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等方面分析。(4)从我国天然气的分布来看,天然气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距离上海远,交通运输运量大,运力不足等。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我国的能源资源的消费、分布状况;煤炭与天然气的优缺点比较;能源运输等内容。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土资源部2009年9月25日宣布,我国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实物样品,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次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可燃冰”的国家。据粗略估算,该地区可燃冰的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的油当量。
材料二 世界已探知的“可燃冰”分布
(1)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作为能源,可燃冰具备的特点可能包括( )2分
①可再生 ②使用方便 ③燃烧值高 ④清洁无污染
(2)结合材料二,描述已探知可燃冰的分布规律。(4分)
(3)试分析我国陆域发现可燃冰的重要意义。(6分)
正确答案
(1)D
(2)主要分布于陆地的近海地区(海洋大陆架)。
(3)“可燃冰”作为“后石油时代”的重要替代能源,对我国扩大新的清洁能源领域,增强我国能源战略储备,促进能源多样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略
200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50%,我国正在谋求多元化进口通道并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一: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核电增长图
材料三: 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预测变化趋势
(1)线路①油气主要来自 ______ 地区,线路④油气主要来自_______(国家)。(4分)
(2)分别说明西南、东北油气进口通道施工建设中在自然因素上可能遇到的困难。
(3)西南油气通道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4)说明我国大规模发展核电的条件
(5)分析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变化的原因。
正确答案
(1)南美(拉美)或非洲 哈萨克斯坦(4分)
(2)西南通道:地质复杂,多滑坡、泥石流;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雨季长,雾气重;森林茂密,地面湿滑等。(3分,每点1分)
东北通道:严寒且寒冷期长;冻土、沼泽面积广;森林茂密、积雪厚等。(3分,每点1分)
(3)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每答1点2分,满分6分)
(4)技术成熟;经济实力提高;能源需求量大;政策支持等。(每答1点2分,满分6分)
(5)技术进步,风电规模扩大,风电成本下降。(3分)
煤炭资源价格上涨,环境成本不断增加,火电成本上升。(3分)
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8分)
材料一:我国三大产业能源消耗量统计情况。
表1、我国三大产业能源消耗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
表2、我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
表3、我国三大产业单位产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材料二: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流场分布图。
材料三: 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三大产业能源消费增长最多的是第____________产业(2分),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升幅最大的是____________产业(2分)。
(2)同第二产业单位能耗相比,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同属于单位能耗较少产业。但由于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潜力很大(2分),从全国经济整体角度来看,____________产业节约能源的作用要优于_____________产业(2分)。
(3)从材料二回答,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_。
(4)(2分)在全球化背景下,广东省发展成为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从地理位置分析其主要的优势区位条件____________。
(5)(4分)根据材料三回答我国东、中、西部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
(6)(12分)从开源节流与区际协作等方面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缺的对策及其理由。
正确答案
(1)二(2分) 三(2分)
(2)第三产业(2分) 第三 第一 (2分)
(3)从北部、西部向东、向南流动(2分)
(4)濒临我国南海,海运便利(2分)
(5)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用电量和发电量都大,且用电量大于发电量(2分);中、西部地区发电量大于用电量,电量有余(2分)
(6)对策:开发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2分);在节流方面,降低能耗,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第三产业比重(2分)。在区际协作方面,实施产业转移;进行能源跨区域调配(2分)。
理由:东部地区常规能源少,且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能源消费量大(2分);中西部地区能源丰富,能源生产量大于消费量(2分);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2分)
(1)根据图表分析,我国的第二产业能源消耗量大,增长比重也较大,所以能源消费增长最多的是第二产业。我国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升幅最大的是第三产业
(2)同第二产业单位能耗相比,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同属于单位能耗较少产业。但由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从全国经济整体角度来看,第三产业节约能源的作用要优于第一产业。
(3)根据图示: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的流动方向是从北部、西部向东、向南流动。北部、西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区,而东部和南部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能源消耗大。
(4)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广东省濒临我国南海,海运便利,从地理位置看适合发展成为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5)根据图示:东部地区用电量和发电量都大,且用电量大于发电量;中西部地区能源丰富,能源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6)根据材料三,东部地区常规能源少,且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能源消费量大;中西部地区能源丰富,能源生产量大于消费量;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开源方面可以开发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在节流方面,降低能耗,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第三产业比重;在区际协作方面,实施产业转移;进行能源跨区域调配。
左图为“2000~2005年我国三大产业用电量柱状图”,右图为“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三大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大的是第 产业,其原因主要是 (2分)
(2)根据图12概括我国东、中、西部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2分)
(3)请从开源、节流、区际协调三方面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缺的对策及其理由。(6分)
正确答案
(1)二 工业快速发展(工业是用电大户)
(2)东部地区发电量、用电量都大;东部地区用电量大于发电量;中、西部地区发电量大于用电量
(3)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能源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快,原因是我国工业发展迅速。
(2)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电力消费大于生产,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电力生产大于消费,这主要是由于生产发展和能源分布的地区不平衡造成的。
(3)要注意区分缓解我国东部地区电力紧张的开源和节流措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