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带______电荷,丝绸带______电荷,用毛皮摩擦橡胶

棒时,橡胶棒带______电荷,毛皮带______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异种电荷

相互______

正确答案

排斥

吸引

解析

解: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带正电荷,丝绸带负电荷,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橡胶棒带负电荷,毛皮带正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正;负;负;正;排斥;吸引.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所示,将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移近在一个带正电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会张开,则(  )

A验电器的箔片带正电

B验电器的小球带正电

C若用金属网罩将验电器罩住,验电器箔片将合拢

D若用金属网罩将验电器罩住,让网罩接触到验电器小球,箔片将继续张开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A、将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移近在一个带正电的金属球,由于静电感应验电器(导体)两端出现等量正负感应电荷,近端的电荷的电性与带正电的金属球相反,带负电,所以验电器的小球带负电,远端的金属箔片电荷带正电,故A正确,B错误;

C、物理学中将导体中没有电荷移动的状态叫做静电平衡.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由此可推知,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一个验电器用金属网罩罩住,当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箔片不张开,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静电屏蔽.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B物体带电量有可能是3×10-19C

C物体所带电量可能很小,可以小于元电荷

D经过摩擦使某物体带正电是因为产生了额外的正电荷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D、摩擦起电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故A正确,D错误;

B、C、电子的带电量最小,质子的带电量与电子相等,电性相反,人们通常将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元电荷为:e=1.60×10-19C,物体的带电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故B错误,D错误;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物体所带的电荷量为-5.76×10-14C,则该物体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了______个电子.

正确答案

得到

3.6×105

解析

解:某物体所带的电荷量为-5.76×10-14C,则该物体得到电子,

n==3.6×105个,

故答案为:得到;3.6×105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传导起电,即一个带电体与另一个不带电物体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

B两个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

C缺少条件,不能判定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一个带电物体与另一个不带电物体接触,电荷会转移到不带电物体上,所以一定带同种电荷,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靠近不带电的金属导体AB的A端,由于静电感应,导体A端出现负电荷,B端出现正电荷,关于导体AB感应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接触一下导体的A端,导体将带正电荷

B用手接触一下导体的正中部位,导体将不带电

C用手接触一下导体的任何部位,导体将带负电

D用手接触一下导体AB后,只要带正电小球不移走,AB不可能带电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如图枕型导体在带正电的小球附近时,枕型导体上的自由电子会向金属棒的左边运动,金属棒的左端因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右端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而用手接触一下导体的任何部位,右端的正电荷被用手触碰后,大地的电子经过导体与其中和,因此导体将带负电;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15春•石家庄校级月考)有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和B,分别带有+10Q和-1Q的电量,用绝缘支柱固定在相距r的两处,则两球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______.现用第三个不带电的相同的小球C,反复不断地与A、B两球轮流接触许多次后,把C移开,此时A、B两球相互______ (吸引或排斥),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为______

正确答案

10

排斥

9

解析

解:根据库仑定律,原来两球之间的库仑力为:=10

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两球间的库仑力沿AB连线向内.

带电体相互接触后移开,同种电荷电量平分,异种电荷电量先中和再平分.

将A、B固定起来,然后让C球反复与A、B球接触,最后移走C,

所以A、B、C最终带电量q==3Q

根据库仑定律,后来的库仑力为:=9

由于两球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故方向沿AB线向外.

故答案为:10,沿AB线向内,9,沿AB线向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B,A球所带电荷量为q,B球所带电荷量为-q,现要使A、B所带电荷量都为-q,应该怎么办?

正确答案

解:先用手接触一下A球,使大地上的电子移动到A球上中和A球的正电荷,再将A、B接触一下,分开A、B,此时A、B所带电荷量都是-q,再用手接触一下A球,再将A、B接触一下再分开,这时A、B所带电荷量都是-q.

答:先用手接触一下A球,使A球带电被中和,再将A、B接触一下,分开A、B,再用手接触一下A球,再将A、B接触一下再分开即可.

解析

解:先用手接触一下A球,使大地上的电子移动到A球上中和A球的正电荷,再将A、B接触一下,分开A、B,此时A、B所带电荷量都是-q,再用手接触一下A球,再将A、B接触一下再分开,这时A、B所带电荷量都是-q.

答:先用手接触一下A球,使A球带电被中和,再将A、B接触一下,分开A、B,再用手接触一下A球,再将A、B接触一下再分开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多少个电子的电荷量等于-3.2×10-5C?干燥的天气一个人脱了鞋在地毯上走,身上聚集了-4.8×10-5C的电荷.此人身上有多少个剩余电子?他的质量增加了多少?(电子质量me=9.1×10-31kg,电子电荷量e=1.6×10-19C)

正确答案

解:每个电子电荷量为q=1.6×10-19C;

则-3.2×10-5C的电量需要的电子为n==2×1014个;

干燥的天气一个人脱了鞋在地毯上走,身上聚集了-4.8×10-5C的电荷.

此人身上有电子为n′==3×1014个;

电子质量me=9.1×10-31kg,所以他的质量增加m=3×1014×9.1×10-31kg=2.73×10-16kg.

答:2×1014个电子的电荷量等于-3.2×10-5C;

此人身上有3×1014个剩余电子,他的质量增加2.73×10-16kg.

解析

解:每个电子电荷量为q=1.6×10-19C;

则-3.2×10-5C的电量需要的电子为n==2×1014个;

干燥的天气一个人脱了鞋在地毯上走,身上聚集了-4.8×10-5C的电荷.

此人身上有电子为n′==3×1014个;

电子质量me=9.1×10-31kg,所以他的质量增加m=3×1014×9.1×10-31kg=2.73×10-16kg.

答:2×1014个电子的电荷量等于-3.2×10-5C;

此人身上有3×1014个剩余电子,他的质量增加2.73×10-16kg.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橡胶棒带______电荷,毛皮带______电荷.当橡胶棒带有3.2×105C的电量时,电荷量为1.6×10-19C的电子有______个从______移到______上.

正确答案

解: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橡胶棒带负电荷,毛皮带正电荷,

电子从毛皮移到橡胶棒;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2×1014

故答案为:负,正,2×1014,毛皮,橡胶棒.

解析

解: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橡胶棒带负电荷,毛皮带正电荷,

电子从毛皮移到橡胶棒;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2×1014

故答案为:负,正,2×1014,毛皮,橡胶棒.

下一知识点 : 电场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电荷:库仑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