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木炭与浓硝酸共热,产生的气体分为①②两份,将第一份气体先导入适量蒸馏水中再导入澄清石灰水中,将第二份气体直接导入澄清石灰水中,则石灰水的变化可能是(  )

A①不变浑浊②变浑浊

B①变浑浊②不变浑浊

C①变浑浊②变浑浊

D①不变浑浊②变浅黄色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木炭与浓硝酸共热可以得到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两种气体,气体先导入适量蒸馏水中,二氧化氮溶于水,得到硝酸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碳几乎不溶于水,再导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即①变浑浊;气体直接导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氮溶于水,得到硝酸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会被硝酸溶解,即②不变浑浊.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示变化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依据转化关系为:a→b→d→a;c→a c→b;

①NO NO2HNO3NO;N2NO、N2不能一步转化NO2,故①错误;

②Na2ONa2O2NaOH不能一步转化为Na2O,故②错误; 

③FeCl2 FeCl3CuCl2FeCl2;Fe FeCl2、Fe FeCl3,故③正确; 

④Al2O3NaAlO2Al(OH)3 Al2O3;Al Al2O3、Al NaAlO2,故④正确;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现有下列4种物质:①NH3、②NO2、③FeCl2溶液、④NaHCO3溶液.其中,常温下为红棕色气体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焰色反应呈黄色的是______;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NH3、②NO2、③FeCl2溶液、④NaHCO3溶液中,常温下为红棕色的气体是②;

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①;

焰色反应时,由于含有钠元素的物质进行该实验时火焰会是黄色的,所以焰色反应呈黄色的是④,

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是亚铁离子的特征性质和反应现象,反应为: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所以是③,

故答案为:②;①;④;③;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等体积的NO2和N2的混合气体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总体积的(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假定的N2和NO2体积分别为V,设V体积的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的体积为x,

3 NO2+H2O=2HNO3+NO

3               1

V               x

x=

则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V+=

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总体积的=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2,NO2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日光照射下,NO2发生一系列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反应,从而不断产生O3,加重空气污染.反应过程为①2NO2→2NO+2O,②2NO+O2→2NO2,③O+O2→O3下列对该反应过程及产物叙述正确的是(  )

ANO2起催化剂作用

BNO起催化剂作用

CNO2只起氧化剂作用

DO3与O2互为同分异构体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分反应中反应物有O3、NO、O、NO2,生成物有NO2、O2、NO、O2 合在一块是:O3+NO+O+NO2═NO2+O2+NO+O2,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相同的要消去即:O3+O═2O2,由方程式可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都参加了反应,但最后又生成了它们,说明它们是催化剂,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A、根据反应过程,可以知道二氧化氮的作用是催化剂和氧化剂,故A正确;

B、根据反应过程以及反应2NO+O2→2NO2,知道一氧化氮的作用是还原剂,催化剂应为前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在后一个反应生成,故B错误;

C、根据反应过程,可以知道二氧化氮的作用是催化剂和氧化剂,故C错误;

D、氧气和臭氧是氧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N2O是一种有甜味、能溶于水、能助燃的无色气体,它能刺激神经使人发笑,俗称“笑气”;它具有麻醉作用,曾用作牙科麻醉剂.现有等物质的量的笑气和二氧化碳,下列数值不一定相同的是(  )

A体积

B电子数

C原子数

D分子数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笑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每个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相等、每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相等,

A.只有温度和压强相同时,气体摩尔体积才相同,因为没有温度和压强所以无法判断两种气体体积大小,故A选;

B.等物质的量的笑气和二氧化碳含有的分子个数相等,每个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相等,所以等物质的量的笑气和二氧化碳含有的电子数相等,故B不选;

C.等物质的量的笑气和二氧化碳含有的分子个数相等,每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相等,所以等物质的量的笑气和二氧化碳含有的原子个数相等,故C不选;

D.根据N=nNA知,等物质的量的笑气和二氧化碳含有的分子数相等,故D不选;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2H++2NO2-═NO↑+NO2↑+H2O.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检验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

★NO和NO2部分性质如下表所示: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从左向右连接):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装好仪器后,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2)打开弹簧夹,通一会儿N2,目的是______

(3)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的硫酸后

①确认A中产生气体含有NO2,依据的现象是______

②确认A中产生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______

③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

(4)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______

(5)工业生产中氮氧化物的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可采用如下方法处理氮氧化物:

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则CH4将NO2还原为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C吸收水蒸气,B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D检验NO,E冷却二氧化氮,利用检验NO,所以装置的连接为A→C→E→D→B,装置在进行反应之前要进行气密性检查,故答案为:C;E;D;B;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NO很容易被氧气氧化,装置中有空气,无法检验有NO生成,所以通氮气的目的是排尽整个装置中的空气,防止产生的NO被氧化生成NO2

故答案为: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避免氧气与NO反应;

(3)①A中出现红棕色气体,确认A中产生气体含有NO2,故答案为:A中出现红棕色气体;

②D中无色气体变成红色,说明含有NO气体,故答案为:D中出现红棕色气体;

③二氧化氮的液化温度是21℃,低于此温度时,二氧化氮气体变成液态,故答案为:冷凝,使NO2完全液化;    

(4)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二氧化氮、氧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4NO2+O2+4NaOH=4NaNO3+2H2O,如果没有装置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造成干扰,

故答案为:水会与NO2反应产生NO,影响NO的确定;

(5)已知:①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1

②2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则CH4将NO2还原为NO的反应CH4(g)+4NO2(g)=4NO(g)+CO2(g)+2H2O(g)可以是①×2-②得到,所以△H=2×(-867kJ•mol-1)+1160kJ•mol-1=-574kJ•mol-1

故答案为: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解析

解:(1)C吸收水蒸气,B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D检验NO,E冷却二氧化氮,利用检验NO,所以装置的连接为A→C→E→D→B,装置在进行反应之前要进行气密性检查,故答案为:C;E;D;B;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NO很容易被氧气氧化,装置中有空气,无法检验有NO生成,所以通氮气的目的是排尽整个装置中的空气,防止产生的NO被氧化生成NO2

故答案为: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避免氧气与NO反应;

(3)①A中出现红棕色气体,确认A中产生气体含有NO2,故答案为:A中出现红棕色气体;

②D中无色气体变成红色,说明含有NO气体,故答案为:D中出现红棕色气体;

③二氧化氮的液化温度是21℃,低于此温度时,二氧化氮气体变成液态,故答案为:冷凝,使NO2完全液化;    

(4)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二氧化氮、氧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4NO2+O2+4NaOH=4NaNO3+2H2O,如果没有装置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造成干扰,

故答案为:水会与NO2反应产生NO,影响NO的确定;

(5)已知:①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1

②2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则CH4将NO2还原为NO的反应CH4(g)+4NO2(g)=4NO(g)+CO2(g)+2H2O(g)可以是①×2-②得到,所以△H=2×(-867kJ•mol-1)+1160kJ•mol-1=-574kJ•mol-1

故答案为: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寿光市校级月考)工业上硝酸的制备和自然界中硝酸的生成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区别.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路线Ⅰ、Ⅱ、Ⅲ是雷电高能固氮过程中硝酸的生成途径.

(1)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写出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下列环境问题与NO2的排放有关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赤潮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E.酸雨.

正确答案

解:(1)反应①是氨气的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反应Ⅲ是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3NO2+H2O=2HNO3+NO;

(2)A.造成赤潮的物质是N、P化合物,故A错误;

B.光化学烟雾,是城市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合物(NOx)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链式大气化学反应生成以臭氧(O3)为代表的刺激性二次污染物,与NO2有关,故B正确;

C.引起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破坏了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故C错误;

D.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而不是二氧化氮,故D错误;

E、酸雨是因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以及一些工业气体的排放,与二氧化氮的排放有关,故E正确;

故答案为:BE.

解析

解:(1)反应①是氨气的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反应Ⅲ是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3NO2+H2O=2HNO3+NO;

(2)A.造成赤潮的物质是N、P化合物,故A错误;

B.光化学烟雾,是城市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合物(NOx)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链式大气化学反应生成以臭氧(O3)为代表的刺激性二次污染物,与NO2有关,故B正确;

C.引起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破坏了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故C错误;

D.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而不是二氧化氮,故D错误;

E、酸雨是因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以及一些工业气体的排放,与二氧化氮的排放有关,故E正确;

故答案为:BE.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实验室收集NO、NO2两种气体(  )

A均可用排水法

B均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CNO用向上排空气法、NO2用排水法

DNO用排水法、NO2用向上排空气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一氧化氮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反应方程式为2NO+O2=2NO2,且一氧化氮不和水反应,所以NO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

NO2和O2不反应,但能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氮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盛放浓硝酸的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乙、丙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

______;装置丙中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为了探究NO的还原性,可以在装置丁的导气管C中通入一种气体,通入的这种气体的名称是______

(4)取下装置丙中的试管D,在其中滴加FeSO4溶液,溶液变为______色,为了证明铁元素在该反应中的产物,可以再在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______色.有关方程式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装置甲中盛放浓硝酸的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烧瓶中发生浓硝酸与铜片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铜和浓硝酸在装置甲中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乙装置,所以装置乙中出现的现象为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经导管进入丙装置和水反应3NO2+H2O═2H++2NO3-+NO,所以装置丙中出现的现象蒸馏水中有气泡产生,生成无色气体,

故答案为:生成红棕色气体;蒸馏水中有气泡产生,生成无色气体;3NO2+H2O═2H++2NO3-+NO;

(3)因在常温下一氧化氮易被氧气氧化成红肿色的二氧化氮,所以为了探究NO的还原性,可以在装置丁的导气管C中通入氧气,

故答案为:氧气;

(4)丙装置中的液体为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的硝酸,硝酸具有氧化性,硫酸亚铁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H++NO3-+3Fe2+=NO+H2O+3Fe3+;铁离子和硫氰根离子反应Fe3++3SCN⇌Fe(SCN)3生成血红色的络合物,可证明三价铁离子的生成,

故答案为:黄 红(或“血红”);4H++NO3-+3Fe2+=NO+H2O+3Fe3+;Fe3++3SCN⇌Fe(SCN)3

解析

解:(1)装置甲中盛放浓硝酸的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烧瓶中发生浓硝酸与铜片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铜和浓硝酸在装置甲中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乙装置,所以装置乙中出现的现象为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经导管进入丙装置和水反应3NO2+H2O═2H++2NO3-+NO,所以装置丙中出现的现象蒸馏水中有气泡产生,生成无色气体,

故答案为:生成红棕色气体;蒸馏水中有气泡产生,生成无色气体;3NO2+H2O═2H++2NO3-+NO;

(3)因在常温下一氧化氮易被氧气氧化成红肿色的二氧化氮,所以为了探究NO的还原性,可以在装置丁的导气管C中通入氧气,

故答案为:氧气;

(4)丙装置中的液体为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的硝酸,硝酸具有氧化性,硫酸亚铁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H++NO3-+3Fe2+=NO+H2O+3Fe3+;铁离子和硫氰根离子反应Fe3++3SCN⇌Fe(SCN)3生成血红色的络合物,可证明三价铁离子的生成,

故答案为:黄 红(或“血红”);4H++NO3-+3Fe2+=NO+H2O+3Fe3+;Fe3++3SCN⇌Fe(SCN)3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氨硝酸硫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