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硝酸硫酸
- 共7509题
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三种重要的酸。
(1)工业上生产盐酸与硝酸时,都要用到的气态反应物是_______;
(2)工业上生产硫酸与硝酸时,用到的相同的重要设备是_______;
(3)工业生产中欲制得高浓度的硫酸与硝酸,可使用的相同物质是_______;
(4)浓盐酸与浓硝酸暴露在空气中,相同的现象是_______;
(5)浓硫酸与浓硝酸都可用铁、铝容器贮存的相同原理是_______;
(6)实验室制备H2、CO2、H2S、SO2时,用盐酸和浓硫酸可制备的相同气体是_______。
正确答案
(1)都要用到H2;
制盐酸用Cl2和H2化合成HCl,制硝酸用氨氧化法,首先制得NH3,而合成NH3必须有H2。
(2)重要设备是吸收塔。(制HNO3那个是氧化炉)
(3)浓H2SO4。
浓H2SO4作吸水剂。
(4)产生白雾。
(5)铁、铝被浓H2SO4或浓HNO3钝化。
(6)SO2。
Zn和浓H2SO4共热产生SO2;CaCO3很难与浓H2SO4反应到底;H2S会被浓H2SO4氧化。
在新疆与青海两省区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每当牧民和牲畜进入后,风和日丽的晴天顷刻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常遭雷击而倒毙。奇怪的是这里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被当地牧民称为“魔鬼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魔鬼谷”牧草茂盛,四季常青的原因。
正确答案
N2+O2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特殊的地理条件造成了峡谷的特殊气候——多雷雨,是自然现象。
1.92 g Cu跟适量浓HNO3反应,Cu完全反应后,共收集到气体1.12 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正确答案
0.11 mol
在Cu与HNO3反应中,HNO3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氧化剂,被还原为NO或NO2,根据HNO3(氧化剂)NO、HNO3(氧化剂)
NO2可计算出作为氧化剂的n(HNO3)=
="0.05" mol;另一部分作为酸,根据Cu
2HNO3
Cu(NO3)2,可计算出作为酸的n(HNO3)=
×2="0.06" mol,两部分HNO3共0.05 mol+0.06 mol="0.11" mol。
在铂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氨气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若参加反应的NH3为6 mol,则反应中转移了__________mol电子。
正确答案
4NH3+5O24NO+6H2O O2 NH3 30
N由-3+2,1 mol转移5 mol e-。
将3.2gCu溶于30mL amol/L过量的硝酸中,假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和NO2,反应结束后,将所得溶液加水稀释至1000mL,测得c(NO3-)为0.2mol/L。求:
(1)稀释后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生成的气体中NO的物质的量为 ,
NO2的物质的量为 (用含a的关系式表示)
(3)用NaOH溶液吸收氮的氧化物是防止NOx污染的一种方法。原理为: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2+NO+2NaOH=2NaNO2+H2O
若生成的混合气体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则a的取值范围为
正确答案
略
如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的几种尾气吸收装置。从实验安全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当用于吸收HCl气体时(装置中液体为水,固体为碱石灰),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选填装置序号)。若用于吸收NH3,在上述已选用的装置中不宜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于吸收Cl2制取氯水,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a、d、e、h h NH3是碱性气体,不能用碱性的碱石灰吸收 g
吸收HCl时,a,d有足够的空间,不至于引起倒吸,e不与水接触,也不至于倒吸,h中的碱石灰与酸性HCl气体反应而吸收HCl气体;制氯水时,Cl2必须通入水中,且需吸收尾气防止污染,只能选g装置。
氨气与氟气在铜的催化作用下反应得到一种铵盐NH4F和一种含氮化合物A,A的分子结构呈三角锥形,分子中所有共价键之间的夹角都相等。
(1)A的化学式为 ,A的电子式为 。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现有1 mol混合气体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物NH4F中的N元素比A中的N元素多2.8 g,试计算原混合气中NH3和F2的物质的量可能各是多少?
正确答案
(1)NF3,(2)4NH3+3F2
3NH4F+NF3
(3)
略
将红热的固体单质甲放入显黄色的溶液乙中,剧烈反应产生混合气体A,A在常温下不与空气反应。
(1)试推断:甲为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丙为__________、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_。
(2)写出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 浓HNO3 Cu CO2和NO2 NO Cu(NO3)2溶液
(2)C+4HNO3(浓)CO2↑+4NO2↑+2H2O
①遇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气体可能是CO2,故A中可能有CO2气体。
②气体A溶于水生成的溶液与单质丙反应,得到蓝色溶液应为铜盐溶液,可能是单质铜溶于硝酸中,生成蓝色硝酸铜溶液。那么溶于水能生成硝酸溶液的气体应为NO2,所以气体A中可能有NO2。
③将①和②综合考虑,红热的固体单质甲应为木炭,投入显黄色的溶液乙(浓HNO3)中,可以产生混合气体CO2和NO2。
如图所示装置是某种气体X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必要时可加热)。所用的试剂从下列试剂中选取2—3种;硫化亚铁、二氧化锰、铜屑、氯化铵、稀硝酸、浓盐酸、蒸馏水。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气体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所选药品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用所选的药品发生反应生成X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刚开始时A中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O (2)稀HNO3 铜屑 蒸馏水洗去NO2
(3)3Cu+8H++2====3Cu2++2NO↑+4H2O
(4)铜屑溶解,溶液为浅蓝色,有气泡产生,瓶内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
制取X气体不需加热,收集X气体采用排水法(说明X不溶于水),由给出的试剂知,只有NO气体的制取和收集符合题意。
下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实验装置中能否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气体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Ⅱ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则: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硝酸,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空气,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充满整个干燥管,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止水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停止后,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空气推出),关闭止水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完成后,将注射器内的气体通入到NaOH溶液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Cu+8H++2====3Cu2++2NO↑+4H2O
(2)不能 因为烧瓶中有空气,空气中的O2能使NO转化为NO2,气体呈现红棕色
(3)关闭止水夹,将干燥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若干燥管内的液面比烧杯中液面低,且过
一段时间后干燥管内液面位置保持不变,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铜片溶解,且表面产生气泡,溶液变蓝,液面下降,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4)吸收氮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环境
(1)Cu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3Cu2++2NO↑+4H2O
(2)圆底烧瓶中有空气,空气中的O2能将NO氧化为NO2,气体呈红棕色,因此装置Ⅰ无
法证明Cu与稀HNO3反应生成的气体为NO。
(3)检查装置Ⅱ的气密性时,首先关闭止水夹,此时干燥管中封存部分空气,压强等于外
界大气压。然后将干燥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若干燥管内的液面比烧杯中液面低,且过一段
时间后液面位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若干燥管内液面上升,最终与烧杯中液面
相同,说明该装置漏气。
稀HNO3进入干燥管中,与铜片接触发生反应,产生NO气体和Cu(NO3)2,因此观察到铜片溶解,表面产生气泡,溶液变蓝;关闭止水夹后,产生的NO能使干燥管内液面下降。用注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NO气体,又从外界抽取空气,注射器内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NO+O2====2NO2,因此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4)实验完成后,注射器内的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氮的氧化物被NaOH吸收,能防止环境污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