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通常状况下,NO2和SO2很容易发生反应生成NO和SO3,该反应为不可逆反应。现将NO和SO2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100 mL的容器中,充满后,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密封。

(1)向容器中通入O2的体积,x     数值范围内才能保持容器内的压强不变。

(2)要使容器内只含有NO2和SO3两种气体,必须通入O2    mL。

(3)若向容器中通入40 mL O2后才开始出现红棕色,且不褪色,则原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为    m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此时SO3为气体,且不考虑2NO2N2O4的反应)。

正确答案

(1)0<x≤50 (2)50 (3)20

NO2+SO2NO+SO3 2NO+O22NO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8分)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稀硝酸被铜还原的产物是NO而不是NO2

(1)空气对实验影响很大。为了预先除去装置中的空气,在A装置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被除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2)关闭弹簧夹a和d,打开b,由分液漏斗向试管B中滴加稀硝酸,装置C中的气体呈__________色,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闭弹簧夹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A 装置换成鼓气球,鼓入少量空气,C中气体的颜色变为________色,此时弹簧夹b应打开,d应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

(4)实验结束时,如何操作才能使装置中的有毒气体被E中的溶液充分吸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8分)(每空2分)

(1)H2、在E的出口处检验氢气纯度;氢氧化钠溶液

(2)无、储存气体;防止一氧化氮逸出(3)红棕;关闭

(4)鼓入足量空气后再将弹簧夹d慢慢打开,继续鼓气直至装置中的气体颜色完全褪去(其他合理答案可得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6分) 9.6克Cu与足量的稀硝酸完全反应,试求:①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②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③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

正确答案

(6分)(1)0.4mol  (2)0.1 mol (3)2.24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有N2、NH3、NO2组成的混合气体10L.此混合气体通过稀H2SO4时,溶液增重12.5g,混合气体体积减少到3.28L(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则此混合气体中三种成分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正确答案

此混合气体中N2有1.04升,NH3有2.24升,NO2有6.72升。

据题意,混合气体通过稀H2SO4时的反应为:2NH3+H2SO4=(NH4)2SO4

混合气中的NH3留在溶液中,增加了质量,并使混合气的体积缩小.同时3NO2+H2O=2HNO3+NO也使溶液增加了质量和气体体积缩小了,生成的NO气的体积是混合气中NO2体积的1/3.通过稀硫酸后的气体是原混合气中的N2和新生成的NO气的混合气体。

稀硫酸溶液质量的增加量是原混合气中NH3的量和NO2跟水反应与生成NO的质量差。

设:原混合气中的NO2为xL,NH3为yL,则N2为(10-x-y)L。

根据题意,可到方程组: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3分)氨是最重要的氮肥原料。在课本里学到的合成氨技术叫哈伯法,近一个世纪,合成氨需要高温高压似乎是天经地义了。然而,最近有两位希腊化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如图),氢气和氮气便可在电极上合成氨,转化率竟然高达78%。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哈伯法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其反应条件中,符合平衡移动原理的反应条件是                       

(2)新法合成氨的电解池中能否用水溶液作电解质?       (填“能”、“不能”)

为什么?                                                   

(3)电解池中,阳极发生     (填得或失)电子氧化反应,变价元素化合价      (填升高或降低)

(4)新法合成氨中所用的电解质(如图中黑细点所示)能传导H+,试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阳极:                         ;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分)

(1)(3分,其中方程式2分)N2 + 3H2 2NH3         高压

(2)(2分) 不能,  此时水不是液态;

(3)(2分)失     升高

(4)(6分)阳极:3H2 – 6e- ="=" 6H+   (注:生成的H+通过电解质传导到阴极),

阴极:N2 + 6H+ + 6e- ="=" 2NH3

总反应:N2 + 3H2 2NH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7分)写出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图方框内画出氨气的收集装置(夹持装置可略去)

 

正确答案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元素。2004年7月德俄两国化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晶体片段结构如图所示。每个氮原子都通过3个单键与其它氮原子结合并向空间发展构成立体网状结构。这种高聚氮的N-N键的键能为160kJ/mol,而N2的键能为942kJ/mol。

⑴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固态高聚氮爆炸成氮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⑵N≡N的键能为942 kJ·mol-1,N-N单键的键能为247 kJ·mol-3计算说明N2中的         键比          键稳定(填“”“”)。

⑶Li3N晶体中氮以N3-存在,基态N3-的电子排布式为           

⑷2008的秋天,毒奶粉事件震惊全国,这主要是奶粉中含有有毒的三聚氰胺  

()。

下列关于三聚氰胺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所有氮原子采用sp3杂化

B.一个分子中共含有15个σ键

C.属于极性分子,故极易溶于水

D.形成的晶体熔点较高

⑸继C60后,科学家又合成了N60、Si60、KnC60等,C、Si、N、K原子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           

正确答案

⑴2N(s)=N2(g) △H= -462kJ/mol

(2)    

⑶1s22s22p6

⑷B

⑸N>C>Si >K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氮元素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回答下列与氮及其化合物有关的问题。

Ⅰ.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德国化学家哈伯、波施等科学家成功地开发了将氮气转化为氨气的生产工艺。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Ⅱ.氨气通入水中可制得氨水,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变红。请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Ⅲ.氨气可以跟多种物质发生反应,请将上图实验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在横线上:                                                       

正确答案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7分)按图所表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锥形瓶口上方有白烟生成,请将可能观察到的其他现象补齐___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由于气温的原因,上述实验一段时间后现象不太明显,应该向锥形瓶内加入下列哪种物质才能看到明显的现象________(填字母)。

(3)经过对比试验证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用空气代替氧气的实验效果较差,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在锥形瓶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生成,铂丝保持红热;4NH3+5O2=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NH3+HNO3=NH4NO3(2)A B D(3)空气中含氧的体积分数低。

根据NH3能被催化氧化为NO,NO与O2反应生成NO2,进而生成 HNO3、NH4NO3的性质不难判断.锥形瓶上方的白烟为NH4NO3,依次可推知锥形瓶内的现象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了使气体NH3能从浓氨水中逸出,由NH3+H2O⇋NH3·H2O⇋NH4++OH知,可向其中加入强碱、铵盐或加热,但由于浓H2SO4与氨水反应消耗氨,故加浓H2SO4不能放出NH3.空气中含氧的体积分数低,不利于氨的氧化;氮气不能发生反应,但其挥发带走热量,使反应物温度降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6分)有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500ml的稀硝酸中,放出NO22.4L(标况下)并余5.44g Fe,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20.16LCl2(标况),恰好能使溶液中的Fe2+全部氧化。求:(1)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混合物中Fe的质量分数

正确答案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氨硝酸硫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